分享

【科普向】离心性环状红斑

 一元堂中医张 2021-08-02

Image


离心性环状红斑又称持久性环状红斑、持久性渗出性红斑、持久性轮廓状红斑、持久性图状红斑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复发作的环状红斑型皮肤病,常并发其他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10月份好发,夏季多见,平均病程为11个月,多数病例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少数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状态。
多数病例原因不明,可能是对某些抗原的过敏反应。可疑抗原因素和伴发疾病主要有:感染,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药物,包括阿米替林、螺内酯、水杨酸、青霉素、维生素K等;内脏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孕酮皮炎、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Image



常见的环状红斑皮肤病

(1) 离心性环状红斑:分为浅表型和深在型,浅表型皮损为外缘隆起,内缘鳞屑;深在型皮损无鳞屑,浸润明显。预后与病因有关,少数与肿瘤相关。病理:浅表型表现为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深在型表现为真皮全层血管周围炎。

(2) 匐行性回状红斑:皮损奇异形态,可表现为同心圆,脑回状、水纹状。80%与肿瘤相关,肿瘤去除,皮疹消退。病理:真皮浅层血管炎。DIF:基底膜C3,C4,IgG阳性。

(3) 界线偏瘤型麻风:可出现环状红斑样皮损,边缘内清外浊,呈“打孔”现象。边缘浸润感明显,无鳞屑。病理可见真皮大量泡沫样细胞,有境界带, 抗酸可找到分枝杆菌。

(4) 结核样型麻风:表现为鱼鳞病样皮损,表面干燥脱屑,边缘隆起呈环状,特点为“高、清、鳞、圈”,有明显感觉障碍。病理为结核样肉芽肿,但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不易找到杆菌,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

(5)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皮损,很多环状皮损不完整,没有形成闭环,末端向内钩。环的外缘隆起,内缘鳞屑,有明显浸润感。要特别注意和深在型环状红斑鉴别,往往ANA、ENA有阳性。病理表现为界面皮炎伴全层血管周围炎,与环状红斑不同。

(6)扁平苔藓:可在消退期或一开始就表现为环状损害,早期呈紫色,后期呈青灰,环状扁平苔藓常见部位为皱襞部位或生殖器。病理表现为苔藓样改变, 后期为色素失禁。

(7)环状梅毒疹:在成人和新生儿均可发生,面颈部最常见,皮损稍突起,有浸润感,少量鳞屑,有时扁平湿疣也可环状,易误诊为离心性环状红斑、环状肉芽肿或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病理上可见浆细胞。梅毒血清检查可确诊。

特殊表现的环状红斑皮肤病

(1)不适当治疗后皮损不典型,如难辨认癣,由于HIV感染、口服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应用、长期不良刺激、外用糖皮质激素、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感染, 可出现不典型表现,临床极易误诊。

(2)非环状皮肤病呈环状,如湿疹、银屑病、荨麻疹消退期可呈环状,易误诊为离心性环状红斑、体癣等。

(3)环状皮肤病的特殊亚型不呈环状,如环状肉芽肿,可表现为丘疹性、结节性皮损,甚至线状损害。


找出病因,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但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病因,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局部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钙剂和维生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