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1508

 随缘522 2021-08-02
黄芪甘草汤
【方源】:《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120克,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功能益气升阳,固本培元。
【主治】:老人排尿时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深月久。
【方解】:本方主要用来治疗老人排尿茎痛症。方中黄芪补气培元,辅以甘草通淋止痛,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排尿时茎中作痛,为其辩证要点。
脘腹满胀者慎用,气实者禁用。
 
 
 
 
 
 
大菟丝子丸
【处方】 菟丝子 苁蓉各60克 黑附子 五味子 鹿茸 鸡腿胫 桑螵蛸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内虚里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备注】 本方原名"大菟丝子散",今据其用法,改为大菟丝子丸。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大菟丝子散
【处方】 菟丝子2两,苁蓉2两,黑附子1两,五味子1两,鹿茸1两,鸡(月坒)胵1两,桑螵蛸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内虚里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本方名大菟丝子散,据剂型当作“大菟丝子丸”。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大菟丝丸
【处方】 鹿茸3两,熟地3两,苁蓉3两,戟肉3两,茯苓3两,石斛3两,牛膝3两,防风3两,泽泻3两,川断3两,杜仲3两,小茴香3两,补骨脂3两,沉香3两,荜茇3两,桑螵蛸3两,萸肉2两,龙骨1两,菟丝子1两,附子1两,肉桂1两,川芎5钱,五味子5钱,覆盆子5钱。
【制法】 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 温固下元,升举督脉。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痛,目眩耳鸣,心悸气短,阳痿精泄。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淡盐汤送下。
【摘录】 《饲鹤亭集方》

 
 
 
大菟丝饼
【处方】 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泽泻1两,石龙芮1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桑螵蛸(炒)半两,芎半两,五味子半两,覆盆子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痿弱,元阳痼冷。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为“大菟丝丸”。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八
 
 
 
 
 
 
 
大透肌散
【处方】 人参、芍药、川芎、甘草、茯苓、白术、木通、陈皮、黄耆、糯米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健脾胃。主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清水煎服。
【摘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补遗》引《石氏秘传》

大投杯汤
【处方】 麻黄(去节)2两,杏仁(去皮尖及双仁)2两,桂心2两,黄芩2两,橘皮2两,石膏2两(碎),生姜6两(切),半夏(洗)3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茯苓4两,秦艽1两半,大戟1两,细辛1两,大枣20枚(擘),甘草2两(炙)。
【功能主治】 脚弱,举体肿满气急,日夜不得眠。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录】 《千金翼》卷十七
 
 
 
 
 
人参鹿茸丸
【方源】:《圣济总录纂要》
【组成】:人参0.9克,鹿茸30克,天花粉30克,山茱萸0.9克,桑螵蛸30克,鸡内金4枚,菟丝子45克,杜仲0.9克,黄芪(蜜炙)0.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蜜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6克,日服1~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也可改用汤剂水煎服,各药剂量须酌改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补气血,助肾阳。
【主治】:肾气亏损,小便频数,腰痠肢软,苔薄白,舌淡嫩,脉细软。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因肾虚引起的小便频多、腰痠症。方中鹿茸、桑螵蛸、菟丝子等补肾温阳涩精,人参、黄芪等益气扶正;辅以天花粉养阴生津,作为反佐,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尿流清长、小便频数,伴腰痠膝软、夜尿较多、脉细软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大便稀溏者,去天花粉,加补骨脂,芡实、淮山药;阳痿早泄者,加狗脊,仙灵脾;饮一溲二,形容消瘦者,加益智仁、附子、肉桂。
 
 
 
 
 
 
 
参鹿补膏
【方源】:现代~《中药知识手册》
【组成】:红参80克,鹿肉100克,淫羊藿300克,狗脊(制)300克,白术(麸炒)300克,鸡血藤800克,党参200克,锁阳200克,续断200克,墨旱莲400克,玉竹(制)100克,仙鹤草40克,女贞子(制)600克,熟地黄400克。
【用法】:先将红参和鹿肉分别水煎,再将参渣和鹿肉渣与余药同煎,终将参汁、鹿肉汁、药汁混合后浓缩成膏。每服1匙(约15克),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效】:功能益气养血,补肾壮阳。
【主治】:阳虚畏寒,精神疲乏,气血不足,腰膝痠软等症。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腰痠膝软、阳虚畏寒等症、方中红参、党参、熟地等益气补血,鹿肉,淫羊藿、狗脊等补肾壮阳,辅以墨旱莲、女贞子等滋养肾精;药性平和,阴阳兼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畏寒肢冷、腰痠乏力、精神萎软、苔薄舌淡嫩、脉细弱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凡遇外感风邪或伤食不进,需暂停服用,服用期间禁食萝卜。
 
 
 
 
 
 
鹿角胶丸
【方源】:《医学正传》
【组成】:鹿角胶500克,鹿角霜250克,熟地黄250克,牛膝90克,茯苓90克,菟丝子90克,人参90克,当归120克,白术60克,杜仲60克,虎胫骨(炙)30克,龟板(炙)30克。
【用法】:先将鹿角胶用酒烊化,余药共研细末,倾入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姜、盐汤送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补肾填精。
【主治】: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者。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久病阴阳两亏而致下肢痿软者。方中鹿角、菟丝子等补肾壮阳,虎胫骨、牛膝等强筋壮骨,熟地、龟板等滋阴填精,人参、当归益气养血;阴阳双补,气血共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痿躄而四肢寒冷、神疲畏寒、舌淡红、脉沉细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耳鸣头晕者,加枸杞子、潼蒺藜;遗精早泄者,可加锁阳、苁蓉;小溲频数而清长者,加益智仁、肉桂;腰痠腰痛者,加巴戟天、淫羊藿;痿躄日久或高年正虚者,加猪骨髓粉,紫河车粉。
凡痿躄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者,非本方所宜。虚骨药源较紧张,如改汤剂可不用。
 
 
 
 
 
 
大通真圆
【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微炒)、蝉壳(去嘴.脚.微炒)、甘草(微炙赤)、白芜荑(微炒)、白术、白薇、芎(微炒)、干姜(炮),各半两;蚕纸(烧灰)二两半,人参(去苗)、川椒(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防风(去苗.叉)、石膏(研飞)、当归(去芦.微炒)、附子(炮.去皮.脐)、泽兰(叶)、桔梗(去苗)、柏子仁(微炒.别研),各一两;白芷、白芍药、食茱萸、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三分。
【炮制】 上件捣,罗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二钱分十圆。
【功能主治】 治气血劳伤,荣卫不足,寒客经络,侵伤腑脏,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容颜萎瘁,肌体瘦弱,胁肋虚胀,头目眩重,心忪短气,食减嗜卧,及因产劳伤,虚羸不复,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腹胁时痛,肢体疼倦,乍起乍卧,渐成劳损,并宜服之。
产后百日内,每日常服,能除宿血,养新血,益气补虚,调和冲任,不生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食前,当归酒研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通真丸
【处方】 蚕纸10张(烧灰),防风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桔梗1两(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白芷3分,当归1两(锉碎,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藁本半两,泽兰1两,白芜荑半两,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食茱萸3分,柏子仁1两(微炒),白薇半两,白术半两,苍术半两(锉碎,微炒),蝉壳半两(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劳气,经络不调,腹内时痛,面色萎黄,四肢羸弱,心神昏闷,不欲饮食,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
 
 
 
 
补虚益精。主五劳七伤
大通丸
【处方】 干地黄8两,天门冬6两,干姜6两,当归6两,石斛6两,肉苁蓉6两,白术6两,甘草6两,芍药6两,人参6两,麻子仁半两,大黄5两,黄芩5两,蜀椒3升,防风4两,紫菀5两,茯苓3两,杏仁3两,白芷1两。
【制法】 上为末,白蜜、枣膏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益精。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空腹服1丸,每日3次。
【摘录】 《千金》卷十九
 
 
 
 
 
龟鹿二仙胶
【方源】:《医方考》
【组成】:鹿角500克,龟板2500克,人参450克,枸杞子900克。
【用法】:上药熬制成膏。每服6~9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饮酒送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滋阴补血,养精助阳。
【主治】:虚劳肾亏,阴阳两虚,遗精阳痿,腰脊痠痛,瘦弱无力,目视昏花。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等虚劳之症。方用人参、枸杞合投,气血并补,龟板、鹿角阴阳双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神疲无力、精神痿软、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形寒体冷者,加附子、黄芪;大便稀溏者,加淮山药、补骨脂;月经稀少、带多不孕者,可加肉桂、当归、菟丝子、巴戟天。
凡口干咽燥、骨蒸潮热、舌红脉数等症属阴虚阳亢者,非本方所宜。
 
 
 
 
 
异功散
【方源】:《小儿药症直诀》
【组成】: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陈皮9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9克,加生姜5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主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为辅药。茯苓甘淡渗湿益脾,陈皮芳香健脾顺胃,理气调中,共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调中,为使药。全方配伍,达健脾益气,理气中胃之功。
【按语】:本方以胸脘痞闷、气虚乏力、纳呆为辨证要点。现代多用本方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泄泻、纳呆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带下、呕吐、脱发等。如见脾胃虚寒,加制附片、干姜、荜茇;湿盛,去人参、白术,加苍术、半夏、苡仁;气滞严重,加木香、枳壳;带下稀薄量多,加山药、白果;消化不良,加炒麦芽、焦山楂;脘腹胀痛,加元胡、乌药。
【同名方】
《疫痧草》异功散,由斑蝥、没药、血蝎、乳香、全蝎、玄参、麝香组成。功能活血解毒,祛风通窍。主治喉闭,烂喉风,喉蛾。本方只供外用,不可内服。
2、《医学正传》异功散,由木香、桂心、当归、白术、陈皮、茯苓、厚朴、人参、肉豆蔻、丁香、附子、半夏、生姜、大枣构成。功能回阳救逆。主治厥阴病舌卷卵缩,时发厥逆。
3、《证治准绳》异功散,由乌药、川芎、桔梗、牡丹皮、当归、白芷、白芍、延胡索、官桂、陈皮、干姜、生姜构成。功能调气活血、温中祛寒。主治妇人血气虚冷,头部昏痛,祛寒喜暖,四肢酸软。
【附方】
1、阿胶异功散(《中医治法与方剂》)即本方加阿胶构成。功能益气清热。主治咳血日久成疾,肌肉羸弱,四肢无力,五心烦躁,咽干烦赤,潮热自汗者。
2、六味异功散(《景岳全书》)由本方加干姜构成。功能健脾益胃散寒。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微滞者。
 
 
 
 
 
 
保元汤
【方源】:《博爱心鉴》
【组成】:黄芪20克,人参20克,肉桂8克,甘草5克。
【用法】:生姜一片,水煎温服。《景岳全书》加糯米一撮,无姜。
【功效】:补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症见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
【方解】:本方原治痘疮顶陷,血虚浆清,不能灌浆,属气弱阳虚之症。现用于虚损劳惧,元气不足者。其病机属元气不足。痘疮之毒,自内而出,气血充足,则成形浆满,痘疮发足而消。而因阳虚气亏,气血不足,故见痘疮顶陷,血虚浆清,不能灌浆;人身元气禀受于先天,本藏于肾,而赖后天水谷精微与吸人之气的荣养而滋生,若元气不足,则见虚损劳怯之象。治宜补气和中。今以此方温补元气,气溢体壮,虚损自愈。
【按语】:本方以少气怯寒、倦怠乏力、脉细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肝炎、哮喘、痘疹虚陷、过敏性紫癜、郁冒、怔仲、崩漏、疮疡经久不愈,以及防治腹部术后肠麻痹、肠黏连等。如见肾阳虚,加附子、补骨脂、肉苁蓉;阴虚,去肉桂,加麦冬、生地、玄参;水肿,加猪苓、泽泻、车前子;腹胀,加砂仁、木香;呕吐痰多,加陈皮、半夏;中焦虚寒,加荜茇、干姜。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抗炎、护肝、降低尿蛋白、降低血清肌酐、改善心泵功能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同名方】
1、《观聚方要补》保元汤,由桂枝、白术、炙甘草、人参、当归、生附子构成。功能益气固脱。主治中风虚脱,突然昏迷,四肢骤冷,脉细欲绝等。
2、《医学入门》保元汤,由人参、甘草、黄芪、生姜构成。功能补气温阳。主治小儿慢惊风,及痘疹形气不足,应出不出等症。
3、《医宗全鉴》保元汤,本方由人参、当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生姜、红枣构成。功能益气健脾,长肌敛疮。主治疮痈久不收口,面黄肌瘦,脓液清稀,纳差便溏等。
 
 
 
 
 
 
 
参芩白本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缩砂仁,桔梗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参1000克,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
【用法】:研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服下,小儿根据岁数酌减;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吐、或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方解】:方中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为君药。配以莲子之甘涩,苡仁、扁豆、山药之甘淡,辅助白术、即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更能促中心运化,使上下气机畅通,吐泻可止。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润肺。各药配伍,补其虚,除其湿,行气滞,调其气,两和脾胃,则诸症自解。
【按语】:本方以四肢乏力、脾虚夹湿、饮食不化、苔薄白腻、脉濡缓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肠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肾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糖尿病、肝硬化、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乳糜尿、水肿、阳痿、带下等。如见脾肾阳亏,加补骨脂、熟附片;虚寒滑脱,加赤石脂、诃子、禹余粮;胃纳不香、加神曲、麦芽、谷芽;湿热并重,加黄莲、黄柏;脘腹胀痛严重,加木香、枳壳;痰多者,加法夏、陈皮。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痉、护肝、对肠管蠕动有兴奋的抑制的双重作用。
【同名方】
1、《症因脉治》参苓白术散,由本方减莲子肉、白扁豆、砂仁构成。功能健脾化湿。主治脾虚气滞夹湿之症。
2、《医方集解》参苓白术散,由本方加陈皮构成。功能健脾补气,理气和胃。主治腕痞气滞不畅者,脾胃气虚夹湿。
 
 
 
 
 
 
症瘕
大通丸
【处方】 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砒黄1分(细研),巴豆1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芫花1两(醋拌,炒令黄),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麝香1钱(细研),黄丹1分(炒令紫色),猪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自然铜1两(细研,别用)。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黑豆面为丸,如绿豆大,以研了自然铜末滚过。
【功能主治】 症瘕。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煎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丈夫肾脏风,上攻下注,脚膝疼痛生疮;及小便膀胱宿冷,滞气攻刺腹胁;并妇人血风攻注,腰膝拘挛;风走注,身体疼痛,荣卫凝涩
大通丸
【处方】 金钗石斛1两,牛膝1两(酒浸),大附子2个1两(去皮脐),干姜3分(炒),豆蔻4个(去壳,面煨),槟榔4个,木香1分,菊花2两,硫黄1分,白花蛇(酒浸,去皮骨)2两,枸杞子2两(九蒸九晒,炒)。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丈夫肾脏风,上攻下注,脚膝疼痛生疮;及小便膀胱宿冷,滞气攻刺腹胁;并妇人血风攻注,腰膝拘挛;风走注,身体疼痛,荣卫凝涩。
【用法用量】 《圣济总录》: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如作细散,每服钱半匕,温酒、粥饮任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二引《博济》
 
 
 
 
 
虚劳,心腹积聚,胁肋刺痛,肌体羸瘦,不欲饮食;及八风十二痹,气血不荣
大通丸
【处方】 熟干地黄(焙)半斤,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术(锉)1两半,干姜(炮)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1两半,芍药1两半,人参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紫菀(洗)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防风(去叉)3分,麻仁(生研)3分,白芷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煮枣肉合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心腹积聚,胁肋刺痛,肌体羸瘦,不欲饮食;及八风十二痹,气血不荣。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壮筋养血汤
【方源】:《伤科补要》
【组成】:当归、白芍、川断、杜仲、生地、川芎、红花,丹皮、牛膝。
【用法】:水煎服。临床可按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功能养血活络,强筋壮腰。
【主治】:外伤筋络,筋骨不利。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血虚瘀滞之劳损。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合以杜仲、牛膝、川断强筋壮腰、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筋骨不便,肢体有瘀滞伤痕,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见血虚、加首乌、熟地、鸡血藤;气虚明显,可加黄芪、党参、白术;腰络损伤,还可以加地鳖虫,桑寄生等。
【附方】
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由熟地、当归、牛膝、白芍、山萸肉、茯苓、川断、五茄皮、杜仲、青皮构成;功能补益肝肾,活血强筋;主治下颏及肩关节习惯性脱臼,以及伤筋后腰膝酸痛等症。
 
 
 
 
 
补肾养血汤
【方源】:《伤科大成》
【组成】:熟地黄9克,补骨脂9克,菟丝子饼9克,丹参9克,茺蔚子9克,枸杞子4.5克,当归6克,杜仲3克,白芍3克,山茱萸3克,肉苁蓉3克,红花1.5克,核桃肉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强筋。
【主治】:关节脱位。
【方解】:主要用于在治疗肝肾不足,关节脱臼。方中地黄、补骨脂、菟丝子、杜仲、苁蓉、核桃肉补肾,辅以当归、丹参、白芍、茺蔚子、红花养血活血;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腰腿痠痛,习惯性关节脱臼,舌质薄淡、脉细,为其辩证要点。
【附方】
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由熟地、牛膝、山药、川断,威灵仙、杜仲、狗脊、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羌活、甘草、乌药、木瓜、地龙构成;功能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主治外伤性腰痛、腿痛。
 
 
 
 
 
绛矾丸
【方源】:《广温热论》
【组成】:皂矾(面裹烧红)15克,苍术15克,厚朴24克,陈皮18克,甘草(炒焦)9克。
【用法】:上药共为末,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每服4.5~6克,淡姜汤送下,日服2次。
【功效】:健脾,补血,燥湿,杀虫。
【主治】:脾胃不健,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等。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黄胖病。方中皂矾(含硫酸亚铁)善补缺铁性贫血,苍术、陈皮和胃益脾;补充铁剂而不伤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气短、萎黄浮肿、舌淡脉濡,为其辩证要点。
【附方】
术矾丸(《本草纲目》),又名伐木丸,由苍术、皂矾、黄酒曲构成;功能、主治与本方同。
 
 
 
 
 
小温中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苍术60克,香附60克,神曲60克,川芎30克,针砂9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醋糊为丸。每服6克,日服2次。
【功效】:功能消食助运,理气补血。
【主治】:食少运迟,面色萎黄,肢楚乏力,心悸头晕,或兼脘腹胀满,苔腻等。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黄胖病症。方中越鞠丸去山栀,助运消积,配以针砂补血,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面色苍黄、食少懒动,头晕心悸、舌苔厚腻,为其辩证要点。
【附方】:大温中丸(《丹溪心法》),由苍术、针砂、香附、厚朴、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甘草构成;功能养血消积,行气化湿;主治黄胖病,浮肿,舌苔厚腻,脘腹胀闷。
【同名方】:
1、由针砂、香附、山楂、黄莲、神曲、山栀、厚朴、苍术、川芎、半夏构成;主治气郁,消化不良。
2、由青皮、陈皮、黄莲、苍术、香附、半夏、针砂、白术、苦参构成;主治积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