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鉴赏——何适的《林中草亭图》

 hwzhuwei 2021-08-03

何适,字达生、三山、天游,号白石、白石道人,又号天台山人。何适的传世作品不多,其中一幅为其崇祯十一年(1638)所作的《林中草亭图》(见下图)。

此作为纸本设色,纵170.2厘米、横44.8厘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画面近似李流芳风格,显得清新自然。画家以深远法构图。前景石滩上一简陋草亭立于溪水边,河面上横架一座简易竹桥。近景树木以松树、枯枝为主,顺山石之势而生,显得高矮错落有致。中景两三座茅屋若隐若现,小溪蜿蜒消失于深山中。远景云烟弥漫,远山高耸,山石、树木在烟云的环抱下影影绰绰、深远莫测,似仙境一般。画家在画面左上方自题七律一首,并款署“戊寅腊月,三山何白石并题”。由款识可知,此作绘写深冬景象,具有苍凉荒莽之感。从远山的用笔用墨可以看出,何适笔意有戴进风格,继承了南宋水墨苍劲之风,用笔劲挺方硬,同时又有元人之意。他用渴笔勾勒峰峦山石,皴擦运用十分准确、灵活,线条流畅轻快、疏密得当。此作用墨浅淡,以淡墨、枯墨为主,山冈陵石的凹凸明暗则以横点点苔配上淡墨直皴的层层渲染加以表现,尽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代柳宗元《江雪》)的凝寒淡远之境。

藏品鉴赏——何适的《林中草亭图》

  何适跟随李流芳学画,必然得其风格与画学之意。二人所处的时代以及晚明时期画坛对董其昌画学的推崇,使得他们在画风上偏向于宋元风格。李流芳是董氏的追随者,其扮演的角色便是画史“正宗”脉系的发展者。董其昌所推崇的“摹古”思想,在李流芳的绘画风格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思想也传递给了何适。在何适的这幅《林中草亭图》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引经据典式的风格。画家以折带皴、披麻皴、解索皴等皴擦山石结构,运用枯笔淡墨描绘荒寒之景,具有元代倪瓒之笔意。画家用笔变中锋为侧锋,以淡雅松秀的枯笔干墨展现荒寒空寂的意境。然而,此作的内容和形式又与倪瓒有所不同:倪瓒的画面构图平远,景物极简,有萧条淡泊的气质;而何适的画面则更加丰富。由此可以看出,何适虽仿宋元诸家,作品却是在得前代大师的精髓之后的再创作,在笔墨间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心境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而非照搬前人之作。

  明末清初时期,董其昌所强调的以古人为师的思想得到了大批追随者力捧。但董氏反对单纯机械的模拟和照搬,而是提倡有选择地取舍,同时融入自己的内心意境,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取众家之长的同时,按照画家自己的思想融合变通。何适便是董氏绘画理论最有力的实践者。他喜好诗文,在完成绘画之时题以诗句,使作品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统一,更多地体现出抒情意境和自己所追求的文人意趣。

——摘自《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