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文翻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忘仔忘仔 2021-08-03

图片

图片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顾名思义,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III级)在细胞形态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具有高细胞结构、频繁的有丝分裂和血管增殖灶,这些发现在低级别(II级)星形细胞瘤中并不存在。然而,无论是肉眼检查还是显微镜评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均无坏死。这些肿瘤往往发生在比II级病变稍大的年龄组(峰值年龄在40岁左右),在许多情况下(一些估计高达75%)代表了先前低级别肿瘤的进行性去分化。

反映组织学变异增加的影像学表现也不如低度恶性肿瘤的表现均匀。在T2加权MRI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最常表现为异质性高信号,常累及上皮层,并伴有较大程度的血管源性水肿和占位效应。常在这些肿瘤内发现限制性扩散,可能反映了细胞数量增多的病灶。对比增强在CT和T1加权MRI中都很常见;与胶质母细胞瘤(IV级)相比,增强模式通常不是环状的,而是更加斑驳的。虽然对比度增强区域可能是离散的,但几乎总是会有肿瘤细胞浸润到增强边缘以外的水肿周围白质中。在这一“浸润性水肿”区域,灌注加权MRI显示rCBV和渗透率增加,弥散张量成像显示低分数各向异性。

      目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约占大脑所有原发性神经胶质瘤的 2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2 至 3 年。大多数肿瘤进展相对较快,为弗兰克氏成胶质细胞瘤伴瘤内坏死。

单词解释

anaplastic,前缀是ana-,意思是backward,后缀plastic,意思是formation。“向后形成”,可以理解为细胞分化从成熟态倒退,细胞失去了成熟的形态向幼稚型转化,也就是开始具有恶性潜能了。所以anaplastic astrocytoma不是良性肿瘤,目前WHO 分为III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anaplastic也反映了这个肿瘤是由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转化而来,具有向恶性度更高的胶质母细胞瘤转化的倾向。

(王喆翻译,读片哥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