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无为6:处事无为、做人不言,是圣人之道。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道德经》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有的事物一直在“有”、“无”两种状态下转化。那么,当我们关注到事物以“有”显性的状态呈现时,那么,事物另一个“无”的状态便以隐性的状态处于我们观察不到的地方。比如眼前的一杯水,我们看到了水的“有”,冰、汽便以“无”的方式隐藏在水中。只要条件达到了,水随时会成为冰、或者汽。或者通过电解的方式,水随时会分离成氧气和氢气。

所有的事物都是这个样子的。比如福、祸。

人们通常的观点,求福避祸。一向认为当官、有钱、长寿等都是福。这是人们只看到了“有”的一面。与福一起存在的,还有祸,是以“无”的状态与福一起到来。福与祸如影随形,形影不离。

一个人当官了,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这是喜、是福。但隐藏在喜、福后面的,是苦、祸。手中有了权力,今天来祝贺的人,明天就会来托办事。一般情况下,托办的事,都是麻烦事。这个人心里便出现了苦。做一个好官是应该的,一旦不慎,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祸便来了。条件具备了,福便转换成了祸。根本在于,祸一直跟着福,不离左右。

一个人发财了,亲朋好友前来道喜。但隐藏在后面的,是目光盯着钱了。盖房,找你借,孩子结婚,让你出心。或者社会上让你做慈善,等等。借给张三不借李四,便得罪人了。参加这个公益不参加另一个慈善,社会就有不满。还没有结束,钱多了,用好了还好,如果用不好,很可能自己的孩子让钱害了。如此种种,不胜其烦。

长寿就好吗?如果能自己照顾自己还好,如果需要他人帮助,那就成了拖累,成了老不死。若家庭和睦还好,享受天伦。若是家庭不和,天天看着儿孙们吵骂,岂不是活着就是受罪?

所以,老子在这里提出的“无为”,就是心中不要有某种想法和意图。没有必要求福,没有必要求官。面上求得了你想要的东西,但同时,你不想要的东西也跟着来了。“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没有图谋,没有个人的意志,没有私人的追求。这里的“为”,是名词。

“行不言之教”。这句话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不言”。言,有说话、文字的意思。不言,就不仅仅是不说话、不立文字的意思,而是不要表达主张、不给下定义、不形成自己个人的判断的意思。二是“教”。这里的教不是教育,而是做人的意思。《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就是修道,就是做人。

那么,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说做人不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一旦带着个人的主张、判断、印象,就会形成片面的认知。这就等同于我们时常说的带着有色眼镜。要准确理解这句话,可以用例子做说明。

我们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几个盲人,为了知道大象的样子,便用自己的触觉去感知。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一把扇子;摸到大象腿的,说像柱子,如此云云。然后这几个盲人便争吵不休,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否定他人的观点。他们之所以无法形成对大象的整体认知,就是肯定自己、否定他人。这就是“言”,形成了固定的认知和判断。老子在这里提出的“不言”,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判断。我们做出的任何定义、判断,都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立场上形成的,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有一个文章,我那个年代小学时教科书上的《小马过河》。小马问老黄牛伯伯,答案是这条河水很浅;然而旁边树上的松鼠却说,河水很深,他的同伴就在这条河里溺水了。在两个答案不一样的情况下,小马小心谨慎的过了河,得出的答案就是:河水既不像老黄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这恰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有的深浅、冷暖、好坏

是非、进退等等,都是个人自己的定义、感受、判断,代表不了大家。所以,老子说“不言之教”,就是告诉我们,不需要给感知到的事物下定义、做判断。

综合上面的意思:无为,就是不要有所图谋、有所选择,不言,就是不给事物下定义、不形成自己的判断。一旦带的个人的目的做事,往往会节外生枝;一旦给事物下了定义,就是带了有色眼镜,不会再客观地做出恰如其分的认知。

那么,“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做个粗浅的解释就是:因为这些关联、纠缠、转化的关系,圣人做事不带有个人的目的和欲望,做人不会带有固定的认知和判断。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