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音】目标日期基金介绍与分析(三):他山之石

 遥远的雷音 2021-08-04

三、目标日期基金的借鉴与对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建议

结合前文美国目标日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成功应用及产品设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与产品结合给出如下建议:

(一)发展目标日期基金,并创造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理财工具。

目标日期基金定位明确、简单易懂,投资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退休日期购买目标日期基金,而其余的问题,包括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如何进行基金挑选、如何进行动态调整等,则全部由目标日期基金管理人一站式完成,基本上实现了养老资产合理分散、自动再平衡、组合风险随年龄下降等核心诉求,解决了投资者不知道如何选择基金的问题。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获得了认可。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中应发挥产品创新的作用,发展目标日期基金,并借鉴其定位明确、简洁而一站式的产品设计思路,创造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理财工具。

(二)将目标日期基金纳入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合格投资品种。

美国的目标日期基金在2006年PPA法案的支持下被纳入合格默认投资选项(QDIA),才在养老金资产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说明目标日期基金虽然是主要以养老为目标设计的产品,但产品设计也需要和政策制定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效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时应考虑将目标日期基金纳入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合格投资品种,充分发挥该类基金在养老投资中的价值。

(三)鼓励目标日期基金的发展和加强监管相结合。

目标日期基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就在养老金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但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时该类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美国证监会、劳工部等监管部门开始考虑是否应增强对目标日期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使养老金投资者能充分理解目标日期基金的投资目标以及下滑曲线的形态等内容,从而对目标日期基金的风险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我国养老目标型基金刚刚起步,鼓励目标日期基金的发展需和加强监管相结合。从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借鉴美国目标日期基金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建议提高对目标日期基金下滑曲线等核心要素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例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中应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向投资者说明基金资产配置如何随时间变化等内容。

(四)目标日期基金在国内应用时产品设计的细节还需根据中国的情况进行精细化打磨。

海外目标日期基金到期后不少都有和收益基金合并的安排[1],目前我国基金行业尚没有基金合并的先例。但目标日期基金到达目标日期且资产配置比例达到最终稳定以后的处理安排仍值得提前规划。一方面,目标日期基金作为系列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系列中基金数量将逐渐增加;另一方面,系列中已到达目标日期且配置比例达到最终稳定的基金的组合结构将趋同且资产规模将逐渐降低。上述两方面都会提高基金管理的成本,为目标日期基金设计合理的到期后处理安排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国内目标日期基金到达目标日期且资产配置比例达到最终稳定以后,可考虑转为收益基金的联接基金。同时,也可以考虑让目标日期基金到期后成为投资几只中央基金的低风险FOF基金[2]。最后,与收益基金合并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但需要监管层推动确定基金合并的具体实施细则[3]


[1]详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七)节“目标日期基金到期后的处理”。

[2]在该种模式下,中央基金可以设置为三只左右,分别构建覆盖主要投资市场的组合(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而目标日期基金到达目标日期且资产配置比例达到最终稳定以后,可按照对应配置比例分别投向上述中央基金。中央基金只面向上述目标日期基金,不接受其他认申购。类似于本文第二部分第(三)节介绍的Wells Fargo采用的Master/Gateway®结构。

[3]《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五章“基金转换运作方式、合并及变更注册”已为公募基金合并预留了空间。

(本文由富国基金战略与产品部黄奥博撰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理财及服务机构部刘净姿审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