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理的抱怨

 窦旭民图书馆 2021-08-04

无理的抱怨

闻听这么一件怪事:

有一名已过花甲之年的身患重病的先生,在医院透析中,竟然当着医护人员的面,大发脾气,开口辱骂妻子,抱怨自己其所以患病是因妻子所致,理由是不关心他、不尽心照料于他……,甚至还出手殴打妻子。

医护人员实在看不管这些,便劝他冷静些,不要乱埋怨。然而,效果不佳。人家依然我行我素,照样打骂。应当说,这就是一种家暴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追究。但念其患病,妻子也就忍了,继续忍受着莫名其妙的“特殊虐待”。

我就搞不明白:自己患病,又不是精神系统的疾病,也不是由生气引发的重病,怎么就能怪责于自己的妻子?

依我看,可能是这人的脑子出了问题,不是“迷幻症”,就是“白痴症”。自己平日不重视病情,胡吃海喝,又不注意用药控制,还懒得出奇,怕动、不锻炼,整天不出门,那病情能控制得了吗?不发展才怪呢!再说,一个男子汉如此般的对待自己的妻子,还真是胸襟不够开阔,气量不够大度,让人鄙视、瞧不起。

根据医生的专业经验,这类患者的病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重视,依靠药物和饮食、运动及时控制病情,就不会发展到严重地步,可以避免透析,可以避免“受罪”。

人的情绪是治病养心的基础,一个人不能患上病就怨天尤人,更不能怪罪于自己的亲人。首先应从自身检查,看看自己到底做的怎样。我就不信,谁的家人会希望自己的亲人患病住院。那有何理由去责怪或者埋怨家人呢?自己患病情绪不好,或者有气,或者有恨,那也不能拿自家亲人出气。要发泄,就自己找自己发泄去!

  其次,病人必须听医生的话,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控制病情,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加强运动,增强免役力。坚持下去,必有益处,不至于病情会突然发展,不至于非得进行透析医疗。

无理的抱怨,狂躁的发泄,只会加深亲人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使其不知所措,不知到底应该怎么去办。痛苦、忧虑、烦闷、忧愁,一古脑儿涌上心头,既要照料病人,又怕病人发泄,最后必然还损伤自身,这不又要增添一名患者,到那时谁在照看谁啊。

无独有偶,类似事件就在我附近还有一例,也是一名男性患者,整天骂骂咧咧,埋怨妻子的不是,也将病因归罪于妻子。这个事情还真是奇怪,自己患病埋怨妻,不怪自己怪别人,有科学道理吗?

最可笑的是还有一名政法工作者,他患脑梗之后,走路不够利索,说话不够利落,就这样还一天到晚将妻子骂个不停,或许是埋怨妻子照料不周,或许是自己心烦发泄,个中缘由,外人难知。但总不能出口伤人,天天在骂声中生存吧。既不文明,又惹人烦,何必如此呢。

我总觉得世上有的事情太可笑了,竟然还有如此的病人,不找自己患病的真实原因,却将一切怪罪于他人,这到底是一种发泄,还是一种报复;是一种甩锅,还是一种抹黑;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无理?

夫妻之间无论谁患病医治,都需要亲人的安抚和关爱,这是天经地义的,无可厚非,而和谐温暖的家庭,也都是如此关照。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可能就是因为缺乏真实的感情基础。至于一味地埋怨、咒骂或者殴打行为,更是令人寒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与素质,或者是人格上有所缺陷。

可能有人要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要评议人家家中之事”。

但我认为:这些不是一般的家务事,而是一种牵扯到道德、法律与尊严的事情。女性解放多少年了,再也不能让她们继续陷在被欺、被辱的阴影之下,家暴现象更不能时隐时现,必须彻底予以根除,这才是正题。

2021619日渭滨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