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会,就是粗心呀!” 这句话耳熟吧!孩子们即将期末考试了,我重提这个话题,看看有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帮助到家长和孩子? 不要等到孩子考完试了,再来说“不是跟你说过吗?要仔细点吗?”“瞧瞧你的粗心,就是改不了。”…… 这样的话语,似乎说烂了,对孩子却好像一点用也没有呀! 看看孩子考试常见的粗心行为,你家孩子中了几条呢? 1.不仔细看题,拿来就写; 2.不懂得检查的技巧; 3.漏掉细节,忘写单位之类的; 4.草稿打对了,抄上去就错了; 5.平常会做的题,考试就错了; 6.拐个弯的题,不懂得思考等等。 考试的粗心大意都是平时养成的,久而久之就成了坏习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考试粗心差错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原因我在这里大致归纳了三个:第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考试时,孩子是不思考的,在写作业时,孩子是不走脑子的,赶快写完就可以玩。那么好了,孩子就会粗心,日积月累以后,他的粗心就升级为一种习惯,粗心的级别高了,想改变也难了,我们就是一味地责备他、提醒他,孩子也无关痛痒,因为这成了孩子一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比如孩子做完作业不检查,或者由父母亲代为检查,那么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检查的能力,他就不容易找出自己的差错。因为检查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第二,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平常的时候,假如孩子的目标不是学习,而是作业做完之后的游戏、玩乐,那么孩子就会草率了事。有一次我讲完课,有个妈妈一直跟我交流,为了改变孩子的“磨蹭拖”,她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电脑,结果,这小子的作业就没法直视了,完全潦草到飞,因为他想赶快写完作业早点玩。 还有随随便便的书写态度也是考试的“致命梗”,我们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写字漂亮,但是书写端正确实是需要的,比如,数学列式上下不对齐,一定会有很多的粗心差错;比如孩子草稿本随意写下的“9”,结果认作7,抄上去了,这些就是很可惜的失分原因。 第三,知识没有真正消化、吸收。比如概念没有掌握透,孩子似懂非懂的,没有真正消化和吸收;比如新的知识点,孩子看上去似乎懂了,但是没有加强练习,做题目不熟练,就容易出差错。这些都是孩子考高分的“拦路虎”。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当我们认清了孩子粗心的原因,那怎么跟孩子有效的沟通呢? 不停地提醒:“考试要细心一点,专心一点,记得检查哦!”反复单调的提醒能起到效果吗?这样的提醒,并不能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做,所以尽量要用具体的沟通,让孩子明白、吸收。 期末了,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具备上面这3个特征,考试恐怕是考不好的!所以除了平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加强阅读,提高孩子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等。 我们还要将具体的考试技巧告知孩子:1.题目要看清,理解再做。 不要一看题目就做,把题读完整再做。 2.书写要工整,列式整齐。 打草稿,列直式的时候,都请孩子上下排列整齐。 3.检查要仔细,从头到尾。 检查不要东一题西一题,要从头到尾来检查,每一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推算,这样更容易检查出差错。 4.题目越简单,更要检查。 因为越简单,孩子越容易掉以轻心,越容易粗心出差错。 家长了解孩子考试粗心的这几个原因,针对性地调整,让孩子掌握这几个考试技巧,孩子才能在考试时把粗心差错降到最低,争取期末考出理想成绩!孩子们,加油! |
|
来自: 昵称7046318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