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最美乡村——爨底下纪行

 琴伴书侣 2021-08-04

北京最美乡村——爨底下纪行

江雁

爨(cuàn)底下,是我见过的最难读的地名,没有之一。

别处的地名固然也有难读的,但就算是读错了,你至少可以开口试着去读。比如盱眙,你可能读成“于台”,芝罘,你可能读成芝丕,芝不。但是“爨”字,实在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张口。

所以当朋友说起爨底下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去,因为我很想知道,究竟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尽管百度上已经告诉我,它是因为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而得名。

爨底下,是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个明清古村,2009年就已经被列为北京最美乡村。而我的印象中,北京原本是与乡村无关的,它是高高在上的皇城。然而到了爨底下之后我才知道,北京非但有乡村,而且是那种老旧到叫你一下子回到三四十年前的乡村,原始而又纯粹。

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山村

这几年大家说起北京的天气,通常想到的不是沙尘暴便是雾霾。但不知道我算不算运气好,好几次到北京都是天朗气清,这一次更不例外。

一路上的蓝天白云也就罢了,刚一到爨底下的时候,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一团彩色的云。只可惜那云彩的颜色变幻太快,我招呼朋友看时,已经不是我最初看到的绚烂多彩,再等我想到拿起手机拍摄的时候,更是只有最大的那朵云上还残留一点淡淡的蓝色了。

我们俱惊讶于这神奇的景象,感慨怪不得人们会说云是五彩的,原来真有这样的云。

尽管我们有些遗憾彩云的倏忽急逝,但在蓝天白云笼罩下的爨底下村,依旧称得上美丽不可方物。传说中的北京最美乡村,果然名副其实。

村子四围的山,不算高大,但却绵延。或有陡峰林立,或有怪石嶙峋。又因为有了夏日的绿树阴浓,故而也并不会让你感觉到冷峻,反倒是多了丝丝的温情。在群山包围下的爨底下村,人们依山而居,所以便沿着山坡为自己构筑起一座座院落。那些院落,既有南方建筑的工巧,又具北方建筑的雄伟。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煞是好看。村里街道、胡同巷道多为灰色、青色的石头铺就,偶尔还夹杂些许紫色,在日光的掩映下,熠熠生辉。

沿着村子南廓的山脚下,尚有一条河流,蜿蜒而下。虽然河水并不丰足,亦不湍急,但是这在北方的山村,实在算是难得的了。因为有了它的存在,爨底下生生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虽然靠近北京城,但是因为不在节假日,故而整个爨底下显得极为静谧。即使有偶尔的一两句叫卖声,在这样的静谧中,不嫌吵闹,但见安闲。

好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老四合院里,地道的农家饭

我们刚抵达爨底下的时候,原打算先玩上一两处地方再用午餐的,但是没有经得住诱惑。当招呼我们去参观她家地道的老四合院的老太太揭开厨房锅盖,让我们看到锅里刚刚炖好的土鸡时,我们瞬间就改变了主意。

除了美景,美食一样也容易让人驻足。

但在等饭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就有机会细细参观爨底下的老四合院了。

和老北京的四合院相比,爨底下的四合院看起来也是正房厢房一般大,瞧着四四方方,规规矩矩。这样的构造,想来与风水学里藏风聚气的思想不无关系。

但二者之间又有区别。爨底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的。我猜想,这和他们所处的地势有关。因为是依山而居,想要如同老北京那样把院子修建的高轩敞亮,终非易事。所以唯有往内缩,才能减少占地面积,紧凑了许多。

老太太开始招呼我们进院的时候就强调,她的院很地道,很有古味。从整个院落以及每间屋子里的陈设来看,倒也没有言过其实。

门楼上方悬挂着老玉米,辣椒串儿,门厅还悬挂着她以及家庭成员数十年来的老照片,也有一些过了气的电影明星在这里的留影,年代感十足。

正房的八仙桌上方,摆放着一张毛泽东的画像,左侧山墙上,则悬挂着一幅政治气息更加浓郁的图画——一片红色的海洋里,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手提笔,另一手向左前方高高举起——那个方向,是当年他老人家写下的“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图画下方,赫然印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的字样。站在这样的图画面前,极容易让人陷入对那段历史的沉思。

八仙桌右侧,硕大的炕上铺好了简单的粗棉布被褥。从摆放的被褥套数来看,是容得下四个人安睡的,我却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有些人家一张床上横七竖八躺满孩子的场景。我们其时称之为秧山芋,现在想想着实形象。

厢房的陈设相对简单,床铺也小了一些。但总的来说,都是浓浓的田园气息,让人心生亲切。

院子不大,我们很快也就参观完毕,就在天井里择了一张桌子坐下喝茶。茶是老太太用黄芩叶冲泡的,有股子淡淡的药草清香。老太太在给我们上菜的间歇,亦不忘安利一下她的好茶,说是黄芩泡茶可以消炎败火,且不影响睡眠,等等。我颇喜欢老太太的能说会道,招徕了客人,又推销了自己,却不令人生厌。

当然我更喜欢她烧的菜。我们要了一盘鸡,一盘鱼,一盘豆角烧肉,还有一盘炸花椒芽。

前三样,其实各处也都常见,只不过都被农药、化肥之类的败坏了口感,吃起来难有曾经的食物原香。但是在爨底下这个老四合院里,我们终又尝到久违的乡村味道。

炸花椒芽我是第一次吃,香酥脆嫩,口感非常不错。我看着这道菜,工艺其实很简单,无非是采来嫩花椒叶,裹上面粉、淀粉和鸡蛋搅出来的面糊,油炸而成。但那隐隐约约、清清淡淡的花椒味道,委实是让人觉得唇齿生香。

爨底下的由来

其实单靠百度,也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我一向更喜欢从实地去了解。那些夹杂着当地乡音的话语,说起来,总会活色生香一些。

好在,那位给我们做出丰盛农家饭的老太太,充分满足了我的愿望。知道我是第一次来爨底下,老太太立马变身导游的角色,为我们细数爨底下的来历,爨字的写法,还有这里诸多的风土人情,等等。

她说,我们这个爨字很难写,但是你把它拆开了就不难,你看: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这就给写出来了吧?你再看这个字的意思,大火烧林,越烧越兴,是不是很热?所以我们取了个与它相反意思的音作为我们的姓就是韩,和寒冷的寒一个音。所以我们爨底下人全姓韩。寒就是,冷与热可不就互补了?所以说,宇宙万物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有女,有冷就有……

我原本想感叹老太太好记性,但是一想,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这番话早不知道念叨多少遍了,自然是烂熟于心。后来我在财主家的院里看到一个广告牌,关于爨底下的由来,“爨”字的解释,和老太太所言并无什么两样。我颇怀疑凡是爨底下人,对于这些内容均能张口便来。然而在当时,我们还是诚心诚意向老太太表示了感谢。

我们后来还闹了个笑话。考虑老太太说全村都姓韩,我们便随口说到:

“那您也是姓韩喽!”

老太太立马否定,说自己姓陈。我们还百思不得其解问她怎么能不姓韩,老太太好笑地说:

“我是嫁过来的呀!”

我们瞬间恍然大悟,我甚至有了要被自己蠢哭的感觉。但是那又如何呢?心情好就够了!

老村、老屋和老物件

在爨底下,我感受到了京城边上古村落的别样风光。它没有江南小桥流水的婉约,但却自有一种古朴与粗犷,倒是更多了乡村的原始气息。

起于明清年间,爨底下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最为难得的是,五百间、七十余套明清时代的老四合院民居,至今保存完好。我们后来辗转登上观景台,恰好可以俯瞰整座山村。那些修建在缓坡之上的老屋,层层叠叠铺散开去,形成了一把巨大的折扇(有人则说像元宝),于一片郁郁葱葱的青山翠岭间横卧着,自有它的苍凉之美。

我对散落在村里各处的老物件也颇多兴趣。

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即便回到故乡也不容易看到的石碾、石磨、石槽还有老水井,却在爨底下得以与它们重逢了。我仿佛又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在晨光熹微中,绕着短小却总也走不到头的磨道奔走的身影。

那些曾经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呀,如今都变成了稀罕物。甚至那些在墙头上迎风摇摆的枯草,也成了我们眼中一道好看的风景。可是一百年前,它们却曾是鲁迅笔下破败的象征。

岁月到底也不曾饶过谁,包括远去的乡村。在游览的过程中我发现,还在爨底下生活着的,大多数都是老人。我不免要想,倘若有一天他们都不在了,还有谁能为这个老旧的村落增添一点鲜活呢?但愿我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