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梦阳谈语文:语文学习唯一的捷径就是日积月累

 大海边看语文 2021-08-04
“学长谈语文”系列之二

陈梦阳


谈语文

  积累&活用: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答题模板积累以及你学过的东西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比如物理书、历史书以及文言文阅读中出现的人物的事迹能不能作为你作文的一个事例?)

                          ——陈梦阳

语文学习唯一的捷径就是日积月累

    陈梦阳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陈梦阳,一名七中学子,曾在李卫红老师的指引下,在准备高考的修行中,披荆斩棘,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获得不错的成绩。以下是我跟从李老师的两年中悟出的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在2019全国一卷中出现了这些题: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补写句子、压缩语句、作文。现在针对每个题型说一下我的技巧和心得。

1.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前者的所有题和后者前两题都是选择题,我一般都当成同一类型的题,做此类题要先把文章迅速浏览一般,知道它在讲什么,作者的大致态度,然后就根据选择题中每个选项与原文进行筛选(将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寻找,或是找同义的词,然后确定要比对的原文内容范围),虽然这种方法有些费时,但也比较安全。对于实用类文本的最后一题则按照题目要求即可,结合材料的话就最好把材料中的内容概括再写上,这样显得有理有据。

2.文学类文本阅读:这类题如果是小说,那么它讲了一件事,我们的任务就是看懂这件事,看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这样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就显而易见了。还有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如果是散文,它也是讲了一件事或描述一个事物,但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情感、看法,我们的任务就是体会作者的情感,搞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类题考察的就是我们“读文章”的能力和对一些文章章法的掌握,而这种能力便是通过我们平时读文章不断提高的。做此类题要先将文本浏览一遍,抓住人物性格好坏,推出相关的主题。论述题参考资料中的模板。

3.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就好似英语阅读,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前三题断句题懂得这段话的意思按主谓宾来断句即可,名词解释则需要我们的积累,文章内容判断就是直接考察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简而言之,文言文阅读考察的正是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像记单词那样,我们也要多积累生词,多读文言文练习语感。又因为文言文阅读绝大部分都是人物传记,我推荐大家翻阅一下二十四史(很有可能就遇到原文),并且我们要懂得一般文言文传记的讲述顺序:人物名字、少时经历、工作经历、贡献以及获得的荣誉。

4.诗歌阅读:诗歌算是我的弱项,我做题时根据诗歌中的意象(某些资料有关于意象的注释)、题目或某些字眼来判断诗歌的情感倾向。根据选择题的选项来完善对诗歌的理解,论述题采用模板。

5.默写:重点记易错字。

6.语言文字运用:这类题是2018高考第一次出现,我也只做过一次,但此前也做过类似的题,这类题也就是按照怎么填怎么顺眼(语句通顺)的来。

7.压缩语句:统一概括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不一定所有的话都要在答案中体现,挑最重要的进行总结)。

8.作文:我只写议论文,大致思路就是总论点加多个分论点,我的论点要么写在每段第一句话要么就是当作小标题并且论证采用多种方法(中西结合,举例,名人名言,道理论证)。题目一定会体现我的总论点。而且最后一段对我的分论点概括得出我的总论点(“因此,我认为+总论点“),详情可以见我的作文。

以上是本人关于各个题型的心得,希望学弟学妹们根据近期的考试确定自己的薄弱题型,针对训练,因为学长是个典型的理科男,为了节省时间,像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各种选择题这样做起来不那么耗费时间也不涉及那么多情感的题我一般每两天都会刷一下,像文学类阅读、诗歌阅读这样的我都会把文章看一遍,把握一下主旨情感再和答案比较。

最后再提一下其他重要的因素:

卷面整洁(分点,分段,字体):卷面分是真的存在的;

老师的听写:是查缺补漏的绝好机会;

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复习语文才能有条不紊;

积累&活用: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答题模板积累以及你学过的东西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比如物理书、历史书以及文言文阅读中出现的人物的事迹能不能作为你作文的一个事例?)

附作文一篇:

作者简介

陈梦阳,郑州七中2018届毕业生,高考分数657,省排名1570,语文112,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理科实验班,喜欢读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编者按

梦阳学长语文再高一点,就清北了哇,加油!学长专门把语文分数写上,是让大家参考成绩来看学法,并专门附上了自己的一篇作文。作文迄今保留已属不易,当年的梦阳学长曾经坚持课下练笔,在作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脚踏实地的理科男!为梦阳学长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