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倍速生活利与弊”辩论稿解析及考文展示(一)

 大海边看语文 2021-08-04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



   倍速生活利弊谈

——“倍速生活利与弊”辩论稿解析及考文展示(一)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蒋勋《品味四讲》: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宋代绘画里凡是画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景观最好的地方,绝对不会随便添加上去。因为这个亭子表示,你人生到了最美的地方,应该停一停,如果不停下来就看不到美。所以生活美学的第一课应该是懂得停一下。

②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③在上下班路上学习、在吃饭时间看视频、出门旅游要不停“打卡”……如今,追剧时的“倍速模式”(指用户可使用软件加快视频播放速度)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其中一线城市青年比例最高,达78.9%。 

你所在的学校打算进行一次线上辩论会,你认为“倍速生活”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请确定立场,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本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原则,引导考生正确认识生活,体悟人生,考查学生的审美意识及理性思辨能力。

材料段:第一则材料谈“停一停,才能看到美”。第二则材料谈“慢慢走,欣赏美”。第三则材料谈“当今青年大都过着倍速生活”。前两则材料谈“慢速生活的好处”,与第三则材料形成了对比,命题人着墨多少来看,命题人倾向于慢速生活。写作方向应该是“为什么”为主。

   任务段已经明确了主题,任选其一即可,并限定了文体:辩论词。

要求段还是常规的,正常写作即可。

温馨提醒:

1.不可偷换观点,观点是“倍速生活利大于弊”或“倍速生活弊大于利”,重在“利弊”分析,而不是仅仅谈“倍速生活”,若重点放在“慢速生活”上,则更有偏颇之嫌——多用原词,确保不偷换概念。

2.辩论词适合摆事实讲道理,尤其是摆事实,效果会更好,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辩论词适合加入驳论文段,这样方可咄咄逼人;不适合过多抒情,否则会影响辩论力度。

辩论稿的写作格式:

1.称谓“对方辩友”(顶格写)。

2.另起一段言简意赅表明我方观点。

3.正文部分,可设两三个分论点,立足材料,找到合适的论据,论证我方观点。同时,可适当进行驳论,或反驳其论点,或反驳其论据,或从其论据和论点的关系上进行反驳。

4.最后总结全文,重申我方观点。 

点击链接,查看辩论稿的写作格式及要求:

秒懂!一张图掌握书信、辩论、演讲、发言、倡议书五大应用文格式!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上)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中)

高考写作专题】重应用交际,写好辩论词(下)——“行高于人”辩论词


        考文赏析         

第一篇:

第二篇:

          前路悠悠,何不倍速

     郑州七中2113班 李光正

尊敬的评委老师、对方辩友:

我是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为“倍速生活”利大于弊。

诚然,路边有花,花很美,值得我们停下来慢慢欣赏;诚然,摩天大厦,楼很高,值得我们慢下来细细雕琢。然而,不要忘记当我们停下仔细赏花时,身后的路人已把我们甩在他们之后;当我们盯着大楼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瑕疵时,旁边的大厦已直冲云霄……(开篇貌似让步分析,实则蕴含着对比,直接引出下文的严峻现实,便于再次敲响观点。)

这是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我方之所以认为“倍速生活”利大于弊,原因不过有二:(写作的内部方向正确)

    第一,“倍速生活”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懒惰,提高效率。

我国深圳从落后的小渔村蜕变为世界级大都市的奇迹,历来被世界称赞。“深圳速度”的背后,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慢慢来”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深圳速度”的背后是深圳市民、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们,用日日夜夜的“倍速生活”所造就的!如果深圳建设者们“慢下来”,一条道路论证几个月,一座大楼盖个十几年,深圳还会创造出今日的辉煌吗?同理,在抗击新冠疫情时建造的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们倘若懒懒散散,那保卫武汉、战胜病魔的医院还能迅速建成吗?今天的中国正大步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又何不克服懒惰、提高效率、倍速前进呢?这里留给对方辩友思考。(现实论据很有说服力!大量设问反问句式的运用,引人思索,较为深刻,论证力度很足!)    

第二,“倍速生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

没错,路边的风景是很美,值得慢慢欣赏。可谁又能说,我走的快一点,虽看的粗略,但欣赏到更多风景就不行呢?在上下班路上学习,我获得了比慢行者们更多的知识;在吃饭时间看视频,我在填饱肚子的同时获得了比慢吃者们更多的精神愉悦;出门旅游不停打卡,我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慢游者们开拓了更宽广的眼界……慢下来,是不错,可“倍速”起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学得更多、看得更广,难道不更好吗?(这是驳材料中的论据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诚然,慢下来也许会更舒适、更享受。

但请不要忘记,你的身后还有数之不尽的人在等你慢下来后将你超越。

请更不要忘记,路很长,景很多,但前面有更多的风景在等你倍速前进,去领略、去探索(独立而成的三段,这是活用变通,很好!起到了强调自己观点的作用,又是让步中蕴含着对比,较为犀利,同时照应了开头)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倍速生活”利大于弊,谢谢大家!

大海边点评:

   在众多的“倍速生活弊大于利”的观点中,冒出的这篇“倍速生活利大于弊”,让人眼前一亮!私心希望能够出彩!果不其然,无论逻辑结构、写作思路,还是素材运用、灵活分析,均有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不可谓不清奇,只想拍案啊!

第三篇:

拒“倍速生活”,慢行品美

郑州七中2112班 张阔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

是否所有青年都抓紧每分每秒,过着“倍速生活”?是否所有青年都拼命压缩时间,不顾一切填满生活?如果是,那么你就忘了生活美学“停一停”的艺术,忘记了阿尔卑斯山劝游人慢行欣赏的呼告,忘记了生命从容的脚步。(假设问句,引人思索)

我方观点是:“倍速生活”弊大于利。

拒“倍速生活”,因为生命不是一场拼命前进的赛跑。(紧扣观点,亮明理由第一个理由。)

“倍速生活”所体现的,是对时间与效率的过度追求,折射出青年内心深处的疲惫与迷茫。清华学子深夜骑自行车回到宿舍,双手离开车把举着开机的平板电脑学习,被“誉”为“卷神”;低头族开着“倍速模式”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专心于屏幕,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危岌;某校学子抓紧一切时间磨练应试技巧,终酿学生跳楼惨剧……无数事例告诉我们,生命并不是拼命赛跑,“倍速生活”大有弊端。(几个现实事例有力度,分析照应分论点。)

慢行品美,方能收获生命的饱满。(紧扣观点,亮明理由第二个理由,照应第一个理由,形成了对照关系。)

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我们要懂得慢下来,去欣赏生命之美。武亦姝慢下来了,于是她在古典诗词的酒窖里浅斟慢酌,品味到了古典诗词之美;史铁生慢下来了,他在时间似乎放慢的地坛里信步而行,于是他的笔间流淌出文学之美;三毛慢下来了,在黄沙漫天的大漠里时而驻足时而徐行,于是她在撒哈拉感受到人性之美。越是浮躁的时代,越是急剧转型的时期,越需要我们慢下来,发现生命之美。(活用素材,比较恰切。)

诚然,“倍速生活”有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之利,然仔细思忖,终归弊大于利。(让步分析,不走极端,紧扣观点。)

君不见,尚处小学的孩子被送进各种辅导机构,恶性竞争不断加剧;君不见,大学生挖空心思凑论文字数,潜心科研者寥寥无几。若“倍速生活”真的利处多多,屠呦呦何妨去钻研见效快的科学问题,千万民众继续再饱受疟疾折磨?故宫师傅王津何妨选择来钱快的职业,而置世界文化的钟表宝藏于不顾?“倍速生活”所体现的,无非是竞争压力下的焦虑与时代和社会的浮躁罢了。(归谬分析较为规范,“见效快”、“来钱快”等词,巧妙解释了“倍速”,没有生拉硬拽。)

生命是一曲优雅的华尔兹,而从容是其中最轻盈的脚步。我们要拒“倍速生活”,应慢行品美,戒焦戒躁,行稳致远,方能品味生命之美。(照应全文,顺利收官。)

我重申:“倍速生活”弊大于利。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大海边点评:

文章引论部分先用假设问句的方式,引人思索,然后活用材料,亮出观点;本论部分正反对比,指出“倍速生活弊大于利”的原因,例子充分,论证有力;最后联系现实,让步分析,不走极端,较为周全。整体而言,写作规范,陈述有理,辩论有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