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小儿辩日》的启迪 孔子暮年向东游历,有一天看到两个小孩叽叽喳喳在争辩得面红耳赤,感到特别好奇,于是走过去询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对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为什么呢?”孔子问。 小孩答:“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孔子点点头“有道理!” 另一孩对他说:不对不对!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为什么呢?”孔子问。 另一孩答::“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点点头“有道理!” 两小孩齐声问:“我们到底哪个是正确呢?” 孔子摇摇头十分尴尬摊开双手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啊!”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孔子笑着回答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其实2500多年前谁也不知道地球距离(1771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朗德首次算出了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大约为 1.52~1.54亿公里,与今日的测量值1.49597870691亿公里甚为接近。)。 孔子的睿智在于“直”,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才能放下架子“不耻下问”,才能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力。 万世师表尚且如此,活到老学到老,何况俗世匹夫? 正是:经年历岁一灵台,火树银花独自栽。 为有与时同俱进,方能垂暮不痴呆。 (格林2021年8月4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