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渡重洋的番薯,拯救明朝亿人,偷“藤”的居然是个秀才

 炫叶楓雪 2021-08-05

由于不同国家的环境和地质状况不尽相同,这就使得许多国家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农作物品种。当不同的农作物经过海上贸易和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农作物的基因进行杂交或升级,从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节节高升,人们也会获得充足的粮食。

明朝时期,番薯才正式进入中国。番薯所在国采取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任何一件商品和农作物的流通充满着挫折和困难。但是福建省的陈振龙用自己的能力将番薯带入中国。自从番薯得到大规模的种植后,上亿人免遭饥荒。

西班牙人将番薯带到菲律宾,陈振龙刚好发现新农作物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全世界进行了扩张和移民活动,这使得西班牙人将西班牙的番薯带到了亚洲,其中就包括以优秀风景组成的菲律宾。菲律宾种植了大量的番薯,当地居民通过种植番薯,获得了大量的食物,减少了被饿死的风险。与此同时,大部分福建商人到菲律宾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其中就包括陈振龙。

20岁那年,陈振龙凭借着积累的文化获得了明朝的秀才称号。陈振龙拥有着更高的目标,但他在之后的考试中,表现并不优良,他没能获得更高的称号。既然自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明朝的官员,那么陈振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于是陈振龙变成了海外经商的商人,并来到了菲律宾。

当时菲律宾岛上住着许多西班牙人,菲律宾居民接触到番薯的种植技术,并且他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农作物产量。陈振龙发现了番薯的商机,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带着番薯返回国内。可是当地人对番薯的出口拥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的商人无法带着番薯走出菲律宾。

小小番薯拥有着大能量,适应各种艰难的环境和土壤

众所周知,番薯是一种成活率特别高的农作物,大部分干旱地区的民众都会种植番薯。陈振龙发现番薯适合各种不同的土壤,即便当地出现较为干旱的状况,番薯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成。相比于国内种植的其它农作物,番薯的成活率和产量远远高于国内的农作物。

由于国内缺乏番薯,这也意味着国内存在着巨大的番薯市场。番薯拥有着最大的商机和希望,如果民众都能种植产量较高的番薯,这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番薯的产量,并且缓解不同地区的饥荒状况。想法固然美好,现实充满坎坷。

居住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早已了解到番薯的各项优点,这才使得他们严格控制番薯的进出口。为了防止过菲律宾番薯到达其他国家,海关会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假如海关的工作人员在你的行李中发现本不应该出口的番薯,相关人员就会对携带番薯出国的人进行相关的处罚措施。

如果将一个又一个的番薯装进箱子里,进而运回国内,显然有些目标太大,于是陈振龙转换了运送番薯回国的方案。既然整个番薯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运回国内,那么陈振龙就采取将蕃薯藤运回国内的方案。陈振龙将一根又一根的番薯藤伪装成普普通通的绳子,从而使得番薯藤成功逃脱相关人员的检查。

成功将番薯运回国内,并且发扬光大

七天以后,陈振龙成功将番薯带回国。可是陈振龙必须先要摸清番薯在国内的生长状况,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推广番薯的种植技术。陈振龙的住宅旁边有一块地,平日里,陈振龙的亲人会在这块地里种植农作物。既然陈振龙将番薯成功带回国内,陈振龙把住宅旁边的土地用来种植从菲律宾带回国内的番薯藤。

结果番薯的产量非常高,陈振龙才尝试着推广番薯。此时,许多地方均出现了旱灾,农民获得的农作物产量特别低。地方官员正在寻求解决方案,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联系到了福建巡抚。福建巡抚得知番薯的产量节节高升时,并没有立刻采纳对方的意见。福建巡抚先选择了一块地方进行试种,结果令人出乎意料。紧接着福建巡抚利用自己的人脉将番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清朝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行种植番薯。番薯的产量非常高,有利于解决饥荒问题。与此同时,许多人都将陈振龙称为番薯之父,为了纪念陈振龙将蕃薯带回国内,当地居民特意修建了纪念陈振龙的祠堂。随着时间的流逝,纪念陈振龙的祠堂毁于一旦,我们看到的先薯亭始建时间为1957年,并不是最开始修建的祠堂。

现如今,我国的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民众会根据不同的时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可是世界的其他地区仍然存在着居民无法吃饱饭的状况,虽然当地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案,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我们经常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看到非洲人饥饿的照片,甚至许多非洲人骨瘦如柴。

并不是他们不想获得高产量的农作物,而是非洲的降水量和水源相对十分缺乏。非洲人种植了耐高温和干旱的农作物,当农作物长时间无法接触到水源时,再耐高温的农作物也会出现枯萎的状况。虽然全世界各国的技术人员正在大力提升农作物人的耐性和产量,但是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也会存在着不同的适应状况。

陈振龙为我国番薯的进口和种植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如果陈振龙没有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成功将番薯带回国内。那么我国人口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明显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居民获得了更加优良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国内的农作物产量也会随之提升。

远渡重洋的番薯,拯救明朝亿人,偷“藤”的居然是个秀才

明朝秀才从国外偷了一根“藤”,使得上亿人免遭饥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