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心光明】净心——求诸于自己内心

 老沔城人 2021-08-05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净心——求诸于自己内心


    人性来自于我们的心,净心就是净人性,就是恢复人性。阳明心学即是让人净心的一门学问。

    净心是通过什么方法呢?很简单,是求诸于自己的内心。

    求诸内心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谨守内心的良知。

    谨守内心的良知有五门功课,它们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是在各种事情和书本上学习如何行良知;审问,是在各种问题上倾听良知,得到正确的声音;慎思,是遇到人生问题时,是谨慎思考能力重要还是良心重要;明辨,是对任何事情都有个善恶的辨析,而不是利害的辨析;笃行,是行动,言语的所有表达都要用行动来证明,言语不能表达或者表达不清的地方,仍然要用行动来填补。

    谨守内心的良知的人,常常能在无声处听见什么,能在无形之中仿佛看见什么。所以他会倾耳倾听内心的声音,唯恐出现谬心,所以他会严肃地观照内心,唯恐有什么东西不被察觉逃掉了。

    这样的话,心中再微小的念头也能清晰显现,再隐蔽的想法也会显而易见,一旦善恶之念萌发,不管多么微小的念头,都无处隐遁。

    倾听内心的声音,是内心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这件事如果做了,良心是否会安?观照内心,是对内心有所呵护,时刻想着内心,不让内心受委屈,自然内心也不会折磨你。

    如果能做到关照内心,容忍一切美德,那你就能在任何事上涌出正确的念头。

    谨守内心,就会心存良知;心存良知,就会内心光明;内心光明,就能清楚地观察心中万物,也就能纯正地心存良知。天下任何事都是由人做的,人是靠心做的,能知道别人的心,你将天下无敌。

    大多数人愚昧而不自知,有过错而不能察觉,是因为不能谨守此心,是没有意识照顾呵护自己的心,所以做的事情往往会反噬你。

    我们一旦能够谨守此心,当心中有善念萌发的时候,感觉就像饥饿的人看到有食物可以饱腹;就像是抱着婴儿走过春天的薄冰之地,生怕他会掉下去;就像捧着万金之璧走在高高的悬崖上,生怕它会坠落山谷;当心中有了恶念萌发的时候,就像看到有人在汤里投了毒,就像发现前面盘踞着成群的老虎和蛇,会想着怎么躲避;就像看见了有强盗入侵我们的国家而想着怎么打败他们。

    王阳明说,古代那些能够得道修成大德的君子,都是因为能够谨守内心。

    就算是尧、舜、周文王这样的千古圣人,仍然是兢兢业业地谨守内心,更不要说是学人了。后世所谓的学者,舍弃内心而求诸身外之物,所以学问做得支离破碎,离正道越来越远,这是极为痛心的事。

    谨慎的守卫内心,是我们对别人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