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杂记

 晒闷锅 2021-08-05

晒闷锅的简易菜谱

晒闷锅碎碎念

我超恨有些菜谱不是食材难寻就是调料复杂, 所以我的菜谱基本上都是你家附近可以买到的食材, 跟你家厨房基本上常备的调料, 让你可以轻易动手, 不必望谱兴叹。其次, 少油少盐一直是我的理想, 自然我会把它应用在菜谱中

冗长的冬季就像大狗熊的拥抱, 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昨天说是气温连续十天达到几度几度, 上海正式进入春天了, 我迫不及待今天一大早出去走走。

目的地是久未谋面的杨浦大桥, 打算公交去走路回, 来个大规模的锻炼。清晨近6点出的门, 天还微亮微亮的, 说是进入春天了, 居然还是那么的冷, 骑在摩拜上都想念羽绒服了。真的不要被阳光给骗了, 冷得很 !

# 经过清晨空荡荡的大连路 #

差不多6点半到了杨浦大桥那一块, 离起床已经一个多小时, 感觉肚子挺饿, 自从干了厨师养成一习惯, 工作之前自己先得吃饱, 想来想去, 去吃上次那家很干净的上海面馆吧。

那家面馆在一个菜场里, 清晨的市场很多摊位还没有开始营业, 左手边老先生的菜摊提前摆得整整齐齐, 想必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面馆也是空荡荡的, 老板倒也很早准备好了, 老板是个上海人, 我们上次聊了一下, 说是附近市场都拆迁了, 这个市场人变得特别多; 他是自己的房子, 所以可以有比较亲民的价格。( 这一次我听说连这一块也准备拆了, 有点沮丧 )

点了葱油拌面+荷包蛋, 老板问我吃不吃咸菜, 刻意帮我加了一点。然后又点了一碗小馄饨, 我以前不大吃小馄饨的, 自从上次在严冬的娄山关路找不到东西吃, 一碗路边小馄饨救了我之后, 忽然我爱上她了。

面的味道还是一样的好, 边上的老婆婆也象上次一样看我吃到完, 我闪过她的眼光让她尽情的看, 只是好奇, 总有人这样看我, 到底什么意思? 食罢, 身体暖暖, 准备晨运。

晒闷锅碎碎念

  • 葱油拌面做法以前教过了, 如果忘了, 欢迎留言

  • 葱油拌面上来先拌一拌, 不要急着加醋跟辣的, 先吃原味, 等吃个两三口原味再加醋或辣子, 享受一碗面两种味道

  • 如果要加荷包蛋, 煎荷包蛋千万不要加盐, 煎得两面表皮酥脆最好吃

  • 这一碗是老板做的

杨浦大桥附近黄浦江沿岸的风光早已是介绍过的, 清晨早餐过后, 步子迈得特别用力, 有点英雄本色的感觉。

走了许多趟黄浦江, 横跨杨浦虹口两区, 今天才从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认识了黄浦码头旧址。它的位置就在秦皇岛轮渡站的旁边, 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11年, 辛亥革命那一年 ! 也跟咱的死敌日本有点关系, 今天是说做菜, 就不多说了, 有兴趣的自己网上查一查。

# 秦皇岛路轮渡站 + 黄浦码头旧址 + 蓝天 #

差不多10点多回到了家附近, 逛逛市场, 遍地的春笋让人流口水, 想来吃个竹笋排骨汤, 很单纯的。

卖猪肉的老板娘总是吹嘘, 她卖得排骨熬汤是又香又好喝, 我买了几次, 好像没她说得那么夸张。今天倒是有个熬汤新方法, 准备试试。

不多久, 空气中散出了竹笋排骨的味, 全室盈香, 坐客厅都能闻到又浓又香的味道, 谗虫大作, 关了火, 到市场又买了些东西, 做了蒸鱼, 肉松蛋炒饭, 加了一个炒蔬菜, 干脆午餐吃得饱饱的, 准备下午睡上一觉, 过个糜烂的周末。   

晒闷锅碎碎念

排骨春笋汤

  • 我这个排骨春笋汤是用砂锅烧的

  • 准备适量的水( 千万不要太多 ), 将飞过水的排骨跟水一起烧开, 烧开后继续维持大火烧10分钟( 关键 ) , 然后换小火慢炖。

  • 适当时机加入春笋, 把春笋稍熟即可。

老板娘我错怪你了, 你家排骨真好吃。

有人问我, 晒闷锅怎么最近很少教菜, 台湾人也不游上海了? 晒闷锅最近在练功, 苦读某武功秘籍, 改日学有所成, 再跟大家汇报。哈哈哈

跟着晒闷锅听故事学做菜

晒闷锅的简易食谱

晒闷锅阿姑 A灶咖

简单的在家自己做, 难的留给餐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