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若光教授专题之[用药安全](33)艾司唑仑的妊娠安全性及药物三致作用等遗传毒理

 王若光 2021-08-05

病例来源:

2017-5-8

遗传分析大牛们(一)群

某医生问:

患者3月30日来月经,4月9日吃了2毫克艾司唑仑片,吃了三天头孢和醋酸泼尼松,4月15日同房后受孕。请问胚胎安全性如何?

王若光 若光医学中心

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Estazolam)为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苯二氮䓬类药物妊娠安全性均较明确,属于妊娠禁用药。地西泮(diazepam,安定)、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甲丙氨酯(meprobamate,眠而通)及去甲羟基安定(oxazepam)都是D类药,如孕妇在早期妊娠时有早期妊娠反应以及失眠等症状,不能给予该类药物。艾司唑仑,氟西泮(氟安定)、氟硝西泮(氟硝基安定)均属X类药物,哺乳期分级:U级。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较快,口服后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半衰期(t1/2)为10~2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经肝脏代谢,经肾排泄,排泄较慢。

此患者3月30日来月经,4月9日吃了2毫克艾司唑仑片,吃了三天头孢和醋酸泼尼松,4月15日同房后受孕。按照时间和艾司唑仑药代参数,距离着床约有10天左右,超过5个半衰期(药理通常认为药物经过5个半衰期后基本代谢完),支持应该是安全的。

头孢类药物安全性较好,泼尼松在妊娠早期安全性较好。关于泼尼松,我的公众号内也有一篇关于糖皮质激素用药安全的文,即[用药安全](5)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可以参阅。

药物的妊娠期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是否具有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是否可能损伤配子及其DNA或RNA。

影响生殖细胞的药物,则用药后需要间隔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备孕,并需要基于药理和毒理,特别是遗传毒理和生殖毒理等具体分析。

如化疗药物甲氨喋呤,竞争性抑制叶酸还原酶,从而影响DNA合成和细胞复制过程。其治疗停止与怀孕之间的最佳间隔时间还没有确定,但是配偶任意一方正在接受甲氨蝶呤治疗或治疗结束后至少3个月内都应该避孕。 

另外,如利巴韦林,已经有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在低于人体用量的1/20时即可出现),利巴韦林会引起胎儿先天畸形或死亡。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6个月,服用利巴韦林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免怀孕,可能怀孕者应采用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孕妇禁用利巴韦林。少量药物经乳汁排泄,因为对乳儿存在潜在的危险,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利巴韦林。

2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药理一般认为5个半衰期以上,药物代谢基本清除。但也需要具体药物不同而具体分析其化学药理和毒理,特别是遗传和生殖毒理等。

3

药物三致作用研究及进展。

每个药物的安全性,不但在于药理毒理层次是在不断研究和明确过程中,并且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按规定进行申报所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药物的三致作用:致突变(mutagenesis)、致癌(carcinogenesis)和致畸(teratoeenesis)效应称为遗传毒理的三致作用。

致癌作用:有些药品可导致生殖细胞突变,从而使异常基因遗传给后代,也可导致体细胞突变,在个体中形成恶性肿瘤。如氮芥、环氧化物等。

致畸作用:有些药品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如甲氨蝶呤、硫嘌呤、环磷酰胺、苯妥英钠、四环素、己烯雌酚等。

致突变作用:有些药物能使机体的遗传物质,即细胞核内构成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突变,体现为DNA结构或数目的改变。如亚硝酸钠、羟胺、吖啶黄等。

4

药物毒理的物种区别。

药物三致因物种不同而不同,如沙利度胺对胎儿具有很强的致畸性,其左旋体已发生酶促水解产生邻苯二甲酰谷氨酸,该物质能渗透入胎盘,干扰胎儿叶酸生成而致畸。该药的致畸作用与动物种类有关,对灵长类有高度致畸性,对大鼠不易致畸。

因此,物种不同,药理毒理效应有所不同。因此药物需要具体分析,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的结果解释其安全性。

我的公众号文妊娠维持之六复发性流产病因及相关基础中亦有关于药物安全性的讲解,可参考如下:

(点击上图可以放大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