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一篇文章,再现两百年前平和籍清官勤政爱民的事迹

 平和乡情 2021-08-05

      乡土情怀,人间大爱!我们生活于平和这片土地,必然要爱护这里的一切众生,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让这片土地更加纯净,让我们心灵更加圣洁!【平和乡情】值得关注!感恩广大读者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一篇文章,再现两百年前平和籍清官勤政爱民的事迹

黄 武 疆

      这是从浙江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摘录出来的文章,标题为《修筑江口南岸塘记》,此文为笔者之先祖、平和籍清官黄元规于清嘉庆十六年浙江平阳县正堂时所写,于今两百多年。文风朴素简约,内容真实恳切。从文中可了解到黄元规在任期间发动民众修筑沿浦埭、重修沿浦陡门,使农田受益的事迹。同时也反映了黄元规爱民如子,体察民情,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修筑江口南岸塘记

黄 元 规

      民以食为天。食之经,半资地利。课晴雨,树桑麻,民间事耳;而度形势以御水旱,利用民生,阙维守土者之责。此《王制》“兴事任力”,《月令》“修利堤防,道达沟渎”,皆为民事之不可缓者也。平阳陆壤亦水乡也,依山傍海,南北港上承溪涧,下与海潮通。江以南沿海一带,曰护安塘,直抵肥艚之斜溪,绵亘三十余里。自宋迄元、明,几经修葺,至国朝,更名新塘。期间出港入海之大咽喉,则惟江口(旧名三百丈)为最。夏间潮汐涨溢,兼挟飓风,甚骇见闻。以年久之土塘,当数日夜之冲激,宜其崩塌荡废,故址无复存矣!

      前令犊山周君知其事,亲履勘阅,首先捐奉,绅民亦乐输而重筑之。有董其事者,生员陈楹、吴淦、方学鹏'贡生方鼎、方坤、方中,监生李正郁、方秉乾,踊跃从公。循故辙,始议砌石护堤,其淤淖难依旧址者,醵资购民田力徒。鸠工运土,聚石囊沙,几费经营,凡十阅月而工始藏。今春三月,余卸永嘉篆,代庖斯邑。知郡属滨海多水患,塘埭一事,为保护田畴庐舍之计。履因公出,过是乡辄留意访问,闻塘工之告竣也。往观之,坚至巩固,屹若金汤,虽风潮猝至,足以有备无患。深喜士民绸缪水旱,从事勤劳,又想见周君之力为举废,实有先我心者。其余数十里土堤,及各乡之有无唐埭,或修或建,凡于水利有关者,悉准诸此,则泽国尽成沃壤,诚有司分内事,亦斯民千百年之利也。故约略重建颠末而为之记。

修筑江口南岸塘记

      浙江省平阳县依山临海,有万全、小南(今称鳌江)、江南三大平原,良田上百万亩,向称“百万仓”,温处各屡赖之资养。虽南宋以来,就有水利建设,然明末清初,战乱频繁,特别清初内迁海界八年,沿海一带海塘提岸破坏严重,旱涝潮为害颇为深重。特别是平阳在1809年7月17日,所遭遇特大飓风暴雨,屋瓦皆飞,南江口塘被风潮摧毁,时任知县周镐令砌石护堤,历10个月完工,1811年黄元规为其写了《修筑江口南岸塘记》。1811年夏旱至秋,禾苗尽枯,大饥,赤洋山(今苍南矾山)贫民挖白石粉(观音土)充饥。1812年春、夏大饥,秋,飓风大水。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年建的平阳沿浦陡门(今属苍南)被台风所毁,黄元规到任后,发动民众修筑沿浦埭,重修沿浦陡门,使附近好几个都的农田受益。后因劳累,1813年61岁时卒于任上(后赵宜馨接任平阳知县)。其去世后无因钱运棺回漳州,平阳民众筹资将其棺木运回平和县老家。(摘自光明人家)

《浙江海潮海塘艺文》封面

     《浙江海潮·海塘艺文》收录了我国历朝历代文献中有关海潮及我国海塘建设、变革、历史迁移的赋、表、状、考、辨、记、议、说、文、论等各类文章近百篇,较系统地反映了历代浙江人修建海塘的人文历史,是进一步挖掘与建设浙江海塘文化不可多得的一部参考文献集。

江口南岸塘

黄元规为官平阳时留下的部分史迹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重纂福建通志》【国朝良吏】记载:

       释文:

      黄元规,字仲模,乾隆己酉举人,嘉庆六年分发浙江试桐庐知县,值岁饥米价腾贵,元规捐俸平糶,以为绅士倡民不乏食摄金华,听断明决,人不敢欺,有钱薛二姓自幼缔姻后以贫故欲离婚,元规即令于公堂合卺以鼓乐导归;复权永嘉,华盖山忠祠祀,元规捐廉重建,暇则东西讲院课士衡文,民为忠爱,四诗以颂其德;补平阳知县,于沿浦地率民筑埭数都均受其益,以劳卒,官民醵金归其榇,立祠于城隍庙侧祀之。

民国《永嘉县志》记载:

      释文:

      黄元规,字希斋,福建平和人,乾隆癸酉举人(注:应是己酉举人,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署县事,善折狱,有枉必伸,人称神明,邑人不忘功德,祀之漈溪。

民国《平阳县志》记载:

      释文:

      黄元规,字仲模,福建平和人。乾隆癸酉举人(根据推算,乾隆癸酉即1753年应是黄元规出生年份,清乾隆己酉年即1790年三十八岁考中举人),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知县。在任清慎勤实,能兼之听,讼不事株连,讼费定规钱千四百文,轻案一讯即结,从未积压。和平坦易,慈爱谆谆,民咸称谓数十年无此好官。尝于沿浦地率民筑埭,数都均受其益,以劳卒官,民醵金(凑钱)归其亲立祠于城隍庙侧祀之。元规尝谓人云:“为官贵清,亦贵不刻(不自矜、不自夸),清而刻,民无所措,手足欺亦;复刚断自用,听言不入,上官信任,即越诉亦。无益苛富,沽名吹毛,防弊民,惟有束手待毙而已。廉吏可为,而不可为大,都坐此耳。”时以为名言。


作者简介

黃武疆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聯繫:626456114@qq.com 

推 荐 阅 读

不到平和县,福建土楼都白看!
将平和县乡镇地名嵌入对联,可以很美!

平和藝文:無疆一筆道,獻藝福州城!

平闻名于世的“克拉克茶(clark-Tea)”,竟然来自平和?

说“芦”道“溪”,漫谈漳州市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平和县芦溪镇

全球邀请:平和这首歌,等你来谱曲!

恭祝乡亲们吉祥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