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行堪模范,生彩耀群心”:平和县“全国劳动模范”黄其生风采录

 平和乡情 2021-08-05

“其行堪模范,生彩耀群心”

---平和县“全国劳动模范”黄其生风采录

黄 武 疆

      2020年4月16日,约好时间笔者与黄仰东、黄仁生、黄坤华等宗亲拜访江夏黄氏平和研究会秘书长黄其生宗贤。虽是午休时间,老劳模黄其生依然精神焕发,我们在悠悠的奇兰茶香中同话故里、共叙宗谊。大家娓娓道来,为平和的黄氏文化事业出谋献策。

      黄其生宗贤从平和县党史委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平日除了上山管理果园外,热心地参与黄氏宗史的研究,特别是担任江夏黄氏平和研究会秘书长以来更是积极参与研究会的具体事务中,学术研究、宗亲交流、慰问孤贫、奖励学子,都会看到黄其生矫健的身影。大家都知道,研究会是既出钱又出力的社团组织,但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公益事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黄其生是一位叱诧风云的“全国劳动模范”。1988年任小溪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1992年成为平和县首富村,1993年被福建省委、省府授予省级“明星村”,1993年7月福建省委授予联星村党支部为“先进党组织”,1994年成为平和县第一个“亿元村”,1995年黄其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实谦和又率直实干的人,数十年来用赤诚与热心燃烧自己、光照他人。

(平)平實奮力振貧村

(和)和衆爲公利鄉民

(其)其行彰德堪模範

(生)生彩光輝耀群心




劳模事迹



黄其生近照

(本文图片 黄坤华 摄影)

      黄其生,1952年02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平和县小溪镇联星村人,祖籍大坪西爽楼。
      1959年09月—1967年07月在平和县育英小学读书。
      1965年09月一1971年07月在平和县一中读书。
      1975年01月一1985年12月任村生产小队队长。
      1986年01月一1988年11月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治安主任(调解主任)。
      1988年1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1990年起连续四年为县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1 年一1992年被为县委、县府授予“劳动模范”
      1993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199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7年任平和县小溪镇党委委员(副科级)
      2000年2月14日任平和县党史委(副主任)

荣誉证书与奖章




劳模事迹



      黄其生从198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使一个拥有668户人口2903人,耕地面积仅有1100亩,山地面积1500亩的地处县城中心的贫困的联星村一跃为1991年村工农业总产值1248万元、村财政纯收入64.7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02元,1992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005万元,村财纯收入不敷出 103.4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874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60.6%、59.8%,农民人均平均纯入比1991年增加872元;1993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642万元,村财纯收入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8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31.8%、37.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比1992年增加710元,从而成为平和县首富村,1993年底该村被省委、省府授予省级“明星村”,1993年7月省委授予联星村党支部为“先进党组织”。
      黄其生同志从1990年起连续四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1991、1992年被县委、县府授予“劳动揍范”;1993年被市委、市府授予“劳动模范”。

      一、抓党的建设、促经济发展。
      加强党支郁建设、充实调整支部成员,健全党内十二项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廉政、動政建设,健全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村二委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书记黄其生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过去的联星村,人多地少、单一经营。要奔小康,务必解放思想、换脑筋.针对现状,他主要抓:
      (一)开山种果:村二委成员从85年起带头开山种果致富,二委成员1993年底种果家庭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其中书记黄其生种密柚收入达6.5万元,如今,全村已开垦种植密柚基地达334亩,1993年产密柚60.9万斤,收入达150万元。
      (二)发展村级企业,如今,村企业有13家,其中最大的“平和联发机械厂”93年产值达715万元,创税利害70.4万元,为平和县最大村级企业。个体、联合体的商业、加工业、服务业、饮食业等达232家,总产值2042万元,税利达101.2万元。
      (三)发展运输业:如今,村拥有“小三”汽车20部,农用车14部,50区拖拉机2部,手扶拖拉机32部,年货物吞吐量达233720吨。
      (四)抓建筑业:利用县城中心优势抓建筑业,三年来共建楼房22座,建筑面积达24280平方米,总造价903.8万元,从未发生事故,经市、县质检验收全部合格,实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三年来村二委成员、干部、村发集资建小学共60万元、该村小学被市委、市储授予“文明学校”,三年来村坚持年年评选“五好家庭”,达468户,占全村总户数70%,村93年10月被县委、县府授予“文明单位”、“计划生育三无村”。

199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劳模报告



1995年黄其生评选劳模工作报告

      近年来福建省平和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总目标,坚持林果一起上,脱贫致富一起抓,发动群众向山进军大搞山地综合开发。

      一、突出特色,立足开发“一粒柚仔”带来万家富
      联星村地处全省首批贫困县之一的福建省平和县城西侧,全村668户2930人,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积1500亩,我从村副主任走上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接任支部书记时,村财只有800元,人均纯收入400元群众生活处于特困状态,且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形不成核心,班子没有战斗力,工作难以开展,我走上新岗位后,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村两委一班人治穷致富,开拓出一条山区经济发展的新路。
     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党的发展珀溪蜜柚大有可为。名优特佳果琅溪蜜柚原产地就在该村溪园小组,至今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乾隆年间被列为朝廷贡品,我认真研究搜集的信息发现蜜柚市场前景广阔,加上当地村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就把蜜柚开发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一方面召集村两委成员,开会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开山种果,全村种植蜜柚面积已达4000多亩,仅蜜柚一项全村年收入3200万元,人均收入2500元,本人种植 20多亩,1994年产量20万斤收30多万元,干部群众尝到了甜头,种果也能致富,县委、县政府及时总结了联星的经验,推广了黄其生这一先进致富典型顾了联星村带全镇、全镇带全县,种植蜜柚的新格局。

      二、解放思想,加大发展力度乡镇企业上台阶
      多年的种植使群众手头有了一定的积累,是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还是开拓进取,寻找新的突破将联星村的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我清醒地意识到,种果入只是小富,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大办乡镇企业,实施第二步致富工程,我带头集资120万元创办福建平和联发机械厂,生产“龙溪片农用车配件,从而成为县农用车厂的附属厂。又投资60万元,扩建“异形钢冷弯”和农用车改装车间扩大联发机构厂规模,去年产值突破千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打开山门到外地包揽工程,去年工程总值1420万元。

      三、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
      联星村为了发展教育,我率先捐资1万元,发动群众捐资100万元新盖一座1000多平方的教学楼,完善了综合楼900多平方米,当时资金不足,我将自己的房契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完善了联星村小学的其他教学设施。在我的带领下,联星实现了“一年变样,两年脱贫,三年达标,四年首富”的目标,1994年成为平和县第一个“亿元村”。1992年、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先进党组织,“明星村”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我自1988年起分别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省市县三级劳动模范”。

                              联星村党支部、村委会

                                         黄其生

199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
今日中国的脊梁


宗亲合影



宗亲们与黄其生宗贤合影留念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聯繫:626456114@qq.com

高度決定視野 文化指引規劃

精彩回顾

头条:中央电视台拍摄首届平和清溪楼太极文化节

闽粤边区第一寨:平和县霞寨镇寨里

一座家风家训馆,推动了平和县芦溪镇东槐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平和新建藏深山,乡村振兴有达贤

平和知县写下“奎璧联辉”楼匾后,不知所踪!故事发生在150年前……

平和奇观:一村属两省,眠床跨闽粤

掃碼關注平和鄉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