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凌羊 前段时间,我回了一趟老家。 我老家在丽江。 回老家的第一天,我竟有点轻微的失眠,原因是:太安静了。 真的,一套都没有。稍微背着点马路的房子,单价就比对着马路的房子贵上至少一万。 回老家的第一天,闺蜜带我去一个游客不常去的地方玩:丽江文海。 跟一个会拍照、会P图的朋友出行是种啥体验? 人家随便拍朵花,都拍得比我拍的好看。 ![]() ![]() 小区里,一年四季都有漂亮的花。丽江人爱花,真是出了名的,而且,丽江的气候也特别适合养花。 ![]()
![]() ![]() ![]() ![]() ![]() ![]() 说到花,闺蜜特意带我去了一个外地游客不会去的地方。漫山遍野的洋芋(土豆)花开了,这里海拔三千米,很适合种洋芋。 想跟大家分享几张照片: ![]() 古城,我当然要去逛的。 疫情对丽江旅游业还是很有影响。以前这个时候,古城里有挤不开的游客,现在……人很少。 丽江古城现在的人流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 古城里开客栈的朋友被疫情虐得无语。 南京这次防控疫情不大给力,影响的是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旅游从业人员。 ![]() 大水车是我上高中时就修建的了,居然兢兢业业转了有二十年了。 时隔二十年后,再看那些旧物,更是深切体会到:财富也好,时间也罢,甚至情感也是,都只是“流经”了我们一下而已,而我们也只是“流经”了世界一下而已。 ![]()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 对了,我还回了一趟农村老家:云南丽江永胜程海。 跟大家分享一下农村老家的照片: 以前从丽江市区回去一趟,要三四个小时,因为走的是盘山路,车不敢开快。现在,高速路通了大半,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国家这几年在农村投入了多少真金白银,建了多少基础配套设施,农村出来的人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 我们镇到处在建排污管、化粪池,程海的水质被保护得很好,甚至为了休养生息,都封湖(禁止捕捞)好几年了。你要是去到湖边,还可以看到成群的鱼儿游到岸边来。 自来水早就通了,村民们不需要再取用地下水(打井太多,也会影响程海水位)。有条件的家庭,都通了沼气,猪屎、人屎都有了更好的用处。 村里建了统一的垃圾站、有了垃圾车,垃圾集中处理,村里变干净多了。田里还建有避雷房,雷雨天村民出去干农活,再也不会被雷劈死了。 前几年,我去三姨家,曾把租来的车陷进了大河里,三姨夫用了锄头、木头,费了好大劲儿才弄出来,今年再去,桥已经修起来了。 而三姨家那边,常住人口不到一百人啊。在那样一个山沟沟里,建一座桥的成本比市区高很多,可是,为了这几十口人,Dang和国家还是把钱花在这里了。 ![]() 村子里我也回去看了下。 下图是我上高中以前住的地方(小学住的地方很破旧,拆除了已经),一共就四间屋子。一间厨房,一间卧室(放两张床),一间猪圈,一间厕所。 但我们家,在我妈的收拾下,是全村收拾得最干净的,苍蝇最少的。 那时候,我习惯了就着猪屎味吃饭,听着猪的哼哼声睡觉。夜晚,蚊子总是特别多,但我的睡眠……很好。 ![]() 下图是我上初中时建的房坯子,但建了以后我家里就没钱搞装修了,家里仅有的钱只能先紧着供我读书。 高中三年,我放假回家,住的是没有窗户的房子。别人家的窗户是玻璃,我家的窗户是塑料布。 但是,好歹,那时候我们不需要再闻着猪屎味吃饭、听着猪哼哼声睡觉了。 ![]() 换别人爸妈,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会先让孩子们辍学,再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房子装修里去,毕竟,把房子装修得漂亮些,一来可以在村里人面前长脸,二来可以为自己家儿子娶媳妇撑门面。 我描述的“艰苦”,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 ![]() ![]() 我还去了一趟外婆家。 一个遥远的小山村,一个物是人非的悲伤故事。 外婆家已成废墟的祖宅以及舅舅的坟茔附近,只有树木几经枯荣,依然郁郁葱葱。 在全村所有人家都用“泥巴地”的院子时,我就可以在水泥地的院子里蹦蹦跳跳了。 外公家还开了一个磨坊,村民们经常来他家碾米、磨面,他们亲切地唤我的小名,给我带来好吃的。 外公养了很多花,种了很多果以及各类蔬菜,还养了蜜蜂、鱼、狗、鸡、鸭、鹅、牛、羊、马、猪,还有一只会唤我小名的鹦鹉。 春天,外公种的花儿一簇簇的盛开。蜜蜂飞来我就想吃蜂蜜,外公总是跟我说要等到秋天。 吃什么都要等到秋天,至少是火把节过后。 火把节一过,苹果、梨、桃子、李子、花红(一种小苹果)等等全部成熟,我经常爬上苹果树玩儿。被我咬过一口的苹果,有时候还好端端挂在树上。 外公会穿上防护衣给我取蜂蜜,带蜂格子的那种。我总是不听劝,总要守在装蜂蜜的盆旁边,经常被盯得鼻青脸肿,可是,刚取下来的蜂蜜真的很好吃啊。 到了秋天,核桃、柿子成熟,而月亮总是特别大、那么圆、那么黄。有时候,我想起父母,也会有点委屈和心酸,但更多的时候,我很快乐。外公外婆情绪稳定,不像我爸妈那样老骂我。 冬天,山村里会下雪,每天早晨水槽会结冰。大多时候只会下霜,被霜冻过的青菜总是特别好吃。 大河边的水,永远清凉透亮。河水很大,村民们都去那里洗衣裳,大家用的都是皂荚。 雨季,山上长满野菌子,外公带着我满山跑,我知道哪些野生菌可以吃,哪些不可以。 外公把山里长木耳和蘑菇的木头带回家,每次雨后都让我去采木耳和蘑菇。 柿子树和竹林长在一起,竹叶总是发得特别快。 玉米挂果的时候,荞麦叶也可以吃了。火塘里永远有烤熟的土豆,但我心心念念的却是水果糖。 屋外是自然,而屋内永远充满烟火气。炊烟永远在夕阳西下时升起,外婆常常会做出好吃的。 外公时不时也杀一只家畜、家禽吃,他叫来亲朋好友一起吃,家里热闹得像过年。 晚上,外公外婆跟村里人围着火塘讲话。我就铺一块羊皮褂子在火塘边的地上,做成一张简易床,但是,靠着火塘的一面热,背靠火塘的一面冷,我每隔一两分钟就翻一次身,常常在外公外婆的火塘夜话中沉沉睡去。 我永远不缺玩伴,而且他们从来都不霸凌我。Ta们教了我很多干农活的技能,告诉我如果被镰刀割了手,把哪种植物嚼碎以后敷到伤口上,可以迅速止血。 今天二姨告诉我,我不是刚满一岁就被送去外婆家了,而是“刚满七个月”,断奶以后……在那个小山村里,我长到六岁,再从山里回到湖边的小学上学,却因为只会讲一口山里的土话而被同学霸凌。 那时候,我觉得外婆家好大,那个小山村好大,从我家到外婆家那条羊肠山路好长。那时候,山总是那么绿,河水总是那么大,路总是那么远。而我爸妈,还很年轻。 如果不努力读书,我没法从山里走出来。如果我外公外婆不生我舅舅,他们家应该也不会败吧。 庆幸人生没有“如果”,遗憾人生没有“如果”。 ![]() ![]() ▲苹果树 ![]() ![]() ![]() ▲松树 ![]() ![]() 我还去了闺蜜家。 闺蜜家在古城里有套大宅子(自住),还有一套院子出租给外地人做客栈。她家宅子天台上有个小花园,羡慕得我快要哭出声来。 ![]() ![]() ![]() 古城土著有没钱,看村里停的豪车就略知一二啦。 ![]() 这种情况,跟广州拆迁户差不多吧? 我当年(20年前)在这上学的时候,今天我拜访的那个村,全村大部分是种菜的。今天再去……哎呦,村口停车场停了好多豪车。 不过,丽江有一区五县。除古城区外的其他县,还有很多家庭才刚刚脱贫甚至还没脱贫(丽江市华坪县女高很多学生的家庭,可能大多是这样的)。 这中间,甚至包括了我的亲人,比如我三姨。 有时候,Ta们摘一天花椒(云南人都知道花椒有多难摘),一共就赚80元。而且,这样的活计,也不是每天都有。 农村家庭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的,依然比比皆是。这次回来,我考察了一个“在读高中生”的家庭,后续考虑资助,因为她父母都不在了,她就靠爷爷奶奶养活,而爷爷奶奶每月收入不超1000元。 我是真心的希望大家都能带着钱去“污染”我的老家,让老家和老家人都能富裕起来。 且让这种“污染”来得更猛烈些吧。 ![]() ![]() ![]() ![]() ![]() ![]() 你们放心,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这里点火把是合法合规的,ZF尊重民俗。 ![]() ![]() ![]() 滇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都过火把节,过了有上千年了,没见有什么火灾。 对于我这样没有故乡的人来说,回到家乡也还是有乡愁,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渴望归属的感觉。 那种感觉,不是说把父母接到广州来或把我搬运回去,一家人住在一起就能解决的。 这种“乡愁”,不是离乡而不得归,而是“回不去”。 故乡之所以为故乡,不是因为“乡”,而是因为“故”。 我们之所以有乡愁,就是因为过去了的,永远不会再回来。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 之前向大家推荐的这款防晒帽(下图中我戴的)应对云南的太阳很给力,又轻便又好用,价格还便宜。 有需要的朋友戳这个链接:《不搞物理防晒,你的脸就是一部恐怖片!》。 以前,但凡po张照片,一定会有人给各类穿搭建议,呃,其实出门旅行,我向来都是怎么方便怎么穿,随手捞来就穿上。你们对男博主没这种要求的话,就对女博主也宽容一些吧。 对了,这次回家,胖羊也拍了一些小视频,大家点击下方关注视频号可查看。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
|
来自: 新用户485333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