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杨柳依依bnachr 2021-08-07

文学是人学。文学表现的对象是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离开人的社会存在,审美就只剩下抽掉了社会生活内容的形式,这并非文学之幸。文学批评不可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存在,因而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及其功能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重要的不是把文学社会学驱逐出文学研究的领域,而是要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在避免重犯历史上庸俗的文学社会学错误的同时,发挥文学社会学在文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开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的作品堪称经典,其实“鲁迅”就是经典。鲁迅作品的经典性,在于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从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到了近代,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辛亥革命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严重挑战。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复辟,掺和了不同社会力量的利益角逐,纠结着中西、新旧的思想斗争,造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灾难。鲁迅的作品,就是他对自己所置身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深刻观察和思考的艺术结晶。

在20世纪的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这样,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发生了如此深刻的联系,不仅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反映了这个时代从底层民众、知识分子到绅士阶层及至上层统治阶级的众生相,刻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时代主题,而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转型的艰难复杂,揭示了社会变革过程中思想斗争的激烈和尖锐,而转型的艰难复杂和思想斗争的激烈尖锐,又折射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围绕鲁迅而展开的左翼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鲁迅去世后,“鲁迅”仍然被一次次地卷入政治、思想斗争。可以说,在鲁迅的时代,乃至他去世以后,不计其数的人,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与鲁迅发生过纠缠。这主要就因为鲁迅以他的创作和文化活动,深深地介入了他生活的时代——他与20世纪中国的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鲁迅参与了多次重大的思想文化斗争。他去世后,围绕鲁迅的论争,关于鲁迅研究的突破和纷争,常是中国思想文化乃至政治变革的先声。在这样的过程中,鲁迅的形象被不断改写,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鲁迅的经典化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重大问题。

鲁迅形象的历史性嬗变,造成了其内质的不确定性。鲁迅嫡孙周令飞不认同一些学者所建构的“鲁迅”形象,认为把鲁迅说成是活在寂寞和孤独中,这不准确。这反映了家庭生活视角中的鲁迅形象。但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鲁迅”才是真实的?这一问题隐含着双重意义,一是说明鲁迅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时间中,二是说明鲁迅又是一个被历史所塑造的人物。

因而今天研究鲁迅其实有两种思路,或者说是两种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模式。

第一种是研究鲁迅的本体,研究鲁迅这个人,努力回到鲁迅那里去,向后人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客观地评定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评价他在现代文学史、现代思想史、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但还原真实的鲁迅谈何容易?这因为鲁迅自身是变化的、复杂的。对他的研究,又难以避免受到时代的局限。

第二种就是从追问本体意义上的鲁迅,转向考察现象学意义上的鲁迅,考察关于鲁迅的研究、关于鲁迅不同认知背后的意义。我们大可不必惊讶于对鲁迅的无限推崇或者恶意的攻击,无论说鲁迅是封建阶级的贰臣逆子,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族魂,还是有闲阶级,落伍的人道主义者,封建余孽、两重反革命,中国的堂吉诃德等,这都是社会的现象,重要的是这些说法背后的意义。这些意义明显地关乎20世纪中国的历史,也涉及了一些重要的人物,影响到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或者他们的命运。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虽然荒唐,但荒唐背后有深刻的东西,它是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革命认知的一个反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知,其思想根源是什么,其思维逻辑又反映出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这样来研究鲁迅,实际上就是把经典化的鲁迅视为历史的镜像,来研究从中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问题。这超出了文学研究的范围,而跨越到了中国思想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领域。中国现代作家中,只有鲁迅才最适合做这样的跨学科的研究。

从鲁迅经典化的历史中考察作为历史镜像的“鲁迅”所具有的意义,是审美的批评,是对鲁迅精神的审美思考和对鲁迅作品的审美观照,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审美批评,而是从审美深入到了社会历史进程,从鲁迅创作和战斗所构成的“形象”来透视20世纪中国的一些重大问题。“形象”在此可以视为作品中的某类形象,被置于特定的背景,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这一意义是作品本身所具备或者可以承担的,其实也是被研究者发现的,用来表达研究者对社会历史的某种意见。“形象”也可以具有更为普遍性的特征。鲁迅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他所触及的民族文化心理问题,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个历史时期里的精神面貌、文化性格。把它们作为“形象”来研究,其实就是从文学来研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带有某种普遍性的社会历史问题。

遵循审美的规则,重视文学表达的特有方式和具体的细节,同时又不限于文学的审美属性,而是从审美中发现社会的、历史的、人类的等重要的人文课题,探讨这些问题的丰富意义。这需要一些相应的学术准备,比如懂得文学和美,能进入审美的境界,而又需要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些修养,能够从文学发现社会的、历史的、人类学的问题。仅仅审美,不足以解释鲁迅,仅仅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的研究,也不是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的研究。

禹权恒的《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这部著作是他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原为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中的一部分。把上海“鲁迅”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显然因为这十年是鲁迅作为左翼文学运动的旗手在上海生活和战斗的一个完整阶段。他在这十年间与各种政治力量和文化派别发生交往乃至冲突,以战斗的姿态书写自己晚年最为辉煌的历史篇章。权恒对上海“鲁迅”的研究,就主要采用文学社会学的方法。他在前人的鲁迅研究基础上,发掘丰富的材料,从鲁迅与左翼、自由主义文人,鲁迅与共产党、国民党,鲁迅与上海大都会的关系中,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鲁迅”的形象。这既是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做的历史文化的批评,又是依据审美的标准所进行的文学批评。

像鲁迅这样一个杰出人物,他的一生与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政治史、现代思想史和现代文学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他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发生分歧甚至争议乃在情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鲁迅的认识存在不同甚至对立的意见本身就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存在的外在表现。权恒对此是有充分自觉的。他从多重复杂关系中展现鲁迅的“形象”,做出论断,时有新见。愿他的这本著作,为人们深化对鲁迅的认识作出贡献。

(摘自《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序言)


《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图片

作者:禹权恒

定价:88.00

ISBN:978-7-5203-4187-5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20世纪30年代上海各种政治集团和文化力量对“鲁迅形象”的不同选择、阐释和评判,明确提出“上海鲁迅”的重要概念,深度发掘其背后所潜藏的话语冲突,具体呈现鲁迅形象建构与30年代中国革命之间的密切关联,将研究视野从文学史范畴延伸到了文化史、思想史、革命史等领域,极大地拓展了鲁迅研究的深广度,有助于双向考察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互文视野中将研究论题不断引向深入。 


目 录

第一章 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鲁迅

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 社会转型与鲁迅的艰难选择

     二 断裂与延传:“死去了的阿Q时代”

     三“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第二节 在“革命”与“不革命”之间的鲁迅

    一“不革命即是反革命”

    二 托洛茨基与后期鲁迅思想的关联

第三节“革命文学”论争的病症透析

    一“语言暴力”的并置与嵌入

    二“集团化”倾向与“公式主义”

第二章 “左翼鲁迅”的形象建构与身份焦虑

第一节 从“启蒙鲁迅”到“左翼鲁迅”

    一 冲突与融合:鲁迅的“向左转”

    二 左翼文学运动的“精神领袖”

第二节“左翼的鲁迅”与“鲁迅的左翼”

    一“政党左翼”的组织化规训

    二“启蒙左翼”的个人化理念

第三节 内外夹击中的左翼旗手

    一“戴白色手套革命”的鲁迅

    二 遮蔽与敞开:重述“两个口号”之争

第三章 作为“革命同路人”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认同危机与思想突围

    一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之症候式分析

    二 鲁迅思想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发现俄国”与“想象革命”

    一 鲁迅的苏联观

    二“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

第三节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一“同路人”作家在后期鲁迅思想中的投影

   二 皈依与疏离:鲁迅和中国共产党的因缘际会

第四章 作为“堕落文人”的鲁迅

第一节 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和文学运动

    一“国家统制” 与“三民主义文艺”

    二“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鲁迅的矛盾纠葛

    一 限制与刺激:国民党查禁制度的二重性

    二 文网与钻网:“戴着脚镣跳舞”的鲁迅

第三节 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一 《申报·自由谈》与鲁迅的杂文创作

    二“民国机制”与鲁迅的言说空间

第五章“老将”的错位:自由主义文人与鲁迅

第一节 鲁迅和“自由人”及“第三种人”

    一“非近于胖,就近于瘦”

    二 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鲁迅”与“胡适”

    一 鲁迅和胡适:从同一战阵到不同营垒

    二 互为镜像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政治文化人”的批评伦理

     一 左翼与政治化思维

     二“亚政治文化”与鲁迅的错位

第六章 都市语境与“上海鲁迅”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都市空间与鲁迅的职业选择

    一 作为“自由撰稿人”的鲁迅

    二 租界文化与鲁迅的电影生活体验

第二节“上海鲁迅”的历史生成

    一 鲁迅杂文中的“上海书写”

    二 都市壕堑中的“文化散兵”

第三节“上海鲁迅”的建构机制

    一 革命性

    二对话性

结语 作为“治愈文学家”的鲁迅

附录一 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附录二“他者”眼中的鲁迅形象——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