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复发动态MRI表现一例

 忘仔忘仔 2021-08-08

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年第9期

患儿

男,1岁。2个月前家属发现患儿前囟隆起,随后发现患儿平衡能力下降,运动能力发育不良,仅可扶持站立,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占位,遂于2014年3月24日至我院就诊。

MRI检查示患儿右侧大脑半球巨大囊实性占位,实性部分呈稍短T1信号(图1),DWI呈稍高信号(图2)。瘤周见大片长T1信号。病变范围累及额顶叶、颞岛叶、右侧基底节区及双侧侧脑室,脑室明显扩张。增强扫描示病灶实性部分中等程度强化(图3),大小约4.8 cm×4.7 cm×4.4 cm,囊性部分囊壁强化明显,局部囊壁较厚。诊断:胶质瘤或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于入院第5天行手术治疗。术中于患儿额叶前部切开皮层即见灰白色肿瘤组织,囊液淡黄,实性部分质硬,边界尚清,血供丰富。术后组织学表现为含神经节细胞成分的梭形细胞肿瘤(图4)。免疫组织化学: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CD99、抗平滑肌抗体(SMA)、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为阳性,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5%~10%+,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CD34、结蛋白(Desm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ganglioglioma,DIG),WHO Ⅰ级。

图片

术后第13天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1WI扫描示术区片状出血高信号(图5),右侧额叶见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残余病灶,强化明显,术区空腔边缘轻度强化(图6)。术后3个月余患儿复查见额叶病灶增大(图7),明显囊变且强化明显。术区空腔闭合,瘢痕强化。术后10个月再次复查,额叶病灶融合生长形成巨大颅内占位(图8),实性成分呈等T1信号,囊变明显,增强扫描呈花环状强化,病变累及双侧额叶、双侧脑室前角及右侧颞叶,部分层面可见明显供血血管伸入瘤内,原瘢痕部位未见异常,DWI上肿块非囊变部分呈花环状稍高信号。

讨论

DIG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幕上肿瘤(WHO Ⅰ级)[1],好发于18个月以下婴幼儿,男性多见,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小于0.1%[2]。DIG性质稳定,生长缓慢,预后最佳者在长达19年的随访当中持续保持无瘤生存状态[3]。即使进行部分切除治疗,患者预后也较好[4]。DIG不全切除术后迅速复发的概率不高[2],文献报道少。本例患儿术后额叶见残余病灶,未行放化疗,仅3个月余肿瘤即复发,术后10个月肿瘤明显增大,形态表现与首诊时不同,病变进展迅速,较为罕见。

DIG常表现为累及多脑叶的大囊小结节团块[5],直径多大于4 cm,以累及颞、额、顶叶者居多。实性部分多位于脑浅表,常与脑膜关系密切,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而在MRI上多为不均匀等T1、等T2信号,强化明显[3],DWI呈轻度稍高信号。而囊性部分多位于脑深部。儿童PNET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也可表现为幕上巨大囊实性团块,但两者均为恶性肿瘤,与DIG预后差异较大,将DIG与之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与DIG不同,PNET与GBM在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表现[1]。DIG钙化、出血、坏死少见,而PNET则相反,且PNET常位于脑深部,外周实性成分较少[5]

节细胞胶质瘤生长缓慢,一般无瘤周水肿或仅轻度水肿,出现明显瘤周水肿者恶性程度可能较高[6]。虽然DIG瘤体通常较大,但也多表现为不明显或仅轻度水肿。本例DIG术后病理虽为WHO Ⅰ级肿瘤,但仍出现明显瘤周水肿,提示本例DIG可能较一般的节细胞胶质瘤而言生长速度更快。本例患儿术区瘢痕结构稳定,可见手术治疗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IG常由于肿块巨大难以行肿瘤全切术。由于放化疗可影响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故多数DIG患者不宜进行放化学治疗。因此,提高对DIG的术前影像诊断认识,有助于手术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利于DIG患者的预后。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本研究过程和结果均未受到相关设备、材料、药品企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