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思想要旨(下)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三、仁政论

以民本论为基础,孟子开出他的仁政理论。仁政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重贤能。孟子说:“用上敬下,谓之尊贤。”(《万章下》)真心诚意“待贤人以恭”,不能流于形式,或“食而弗爱”、和“爱而不敬”(《尽心上》)。见贤士要致敬尽礼,虚心学习、求教。“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公孙丑下》)

尊重贤人的基础上任用贤人,并不拘一格举拔贤才,任用身份卑微或者关系疏远的贤德之士。“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告子下》)如此则可使天下贤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

孟子指出不能信用贤才的后果:“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礼义由贤者出,政事由贤者出,不信仁贤则礼义不兴,礼义不兴则政事不行,政事不行则不能理财,生之无道,取之无度,用之无节,而国之财用于是不足。

二是正经界。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井田制是夏商周土地制度,保障民有恒产和私产,实行十一税制,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夏商周纳税方法不同,无论贡助彻法,都是十一税。按朱熹推算,商制是九取一,略重;周制十一取一,略轻。但都接近十一税,以十一为常数。(《孟子集注》)

正经界是制民产的核心内容。孟子强调“制民之产”,即给民规定产业,保证民有恒产,即指足以维持生计的固定产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三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注意,孟子虽然主张薄税敛,尽量减轻百姓负担,但并不提倡无限制的削减,否则会沦为貉道。《孟子·告子下》记载:“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夷狄之国,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所以二十取一而足。中国则不行,应该二十取一。

四是兴教育。要设庠序学校教民,使“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

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又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五是反侵略。孟子主张以德王天下“以德行仁者王,以力行仁者霸。”(《公孙丑上》)反对“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尽心下》)的不义之战。同时支持抵抗夷狄和吊民伐罪的正义战争。

仁政必须法先王。《孟子离娄上》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王道仁政,相辅相成。仁政论又可引申出仁者无敌论,详见东海《仁者无敌论》及续论。

四、道统论

仁政德治和礼制属于王道政治。曾由诸位先王和辅助先王的贤相落实。所以,要重新实现王道理想,就必须向“允执厥中”的先王先贤学习,即法先王。孟子说: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贼其民者也。”

先王核心精神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这个“不忍人之心”就是四心,“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将四端充分发挥开来,足可以保四海、王天下。所以康有为说:“故知一切仁政皆从不忍之心生,为万化之海,为一切根,为一切源。”(《孟子微》)将“不忍之心”视为仁政和王道的价值根源。

王道源于中道,中道有其传承谱系。孟子说:

“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馀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於文王,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於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篇》)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圣王;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都是贤相。孔子无位有德,德望崇高,以春秋当新王,为素王。

五、尽心论

王道是中道、天道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所以,要实践王道,就必须允执厥中和上达天道,知天。唯尽心尽性方能知天,所以孟子强调尽心。因为性善,所以尽心便是尽善,知性自然知道本性至善。《孟子》七篇归结于《尽心篇》,全面介绍如何从内圣外王各个层面和角度去尽心,去充分发挥四心。如何尽心,详见《尽心》。

孟子的集义养气功夫和大丈夫精神,也属于尽心范畴。集义养气是尽心方法,大丈夫精神是集义养气的结果和收获。

关于养气功夫,《孟子》记载了孟子与公孙丑的一段对话:

(公孙丑)问: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中讲了三个要点:

首先,介绍了浩然之气的特征。那一种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一点不加伤害,就可以充满天地之间。那一种气,必须与义和道相配合,否则就会疲软。孟子说浩然之气“难言也”,表达了语言的局限性和浩气的超越性。朱熹集注说:“难言者,盖其心所独得,而无形声之验,有未易以言语形容者。故程子曰:观此一言,则孟子之实有是气可知矣。”

其次,介绍了浩然之气的来源。那一种气是由正义言行的积累所产生,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获取。所作所为若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那种气就会衰竭。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袭,掩取,慊,快也,足也。集义这两个字值得深长思,集是集合、积累,义指正义的言论和行为。

第三、介绍了培养浩然之气的注意事项,即“三勿”:“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预期其效果;时时刻刻记住,不要用外力帮助成长。“必有事焉”便是“心勿忘”,“勿正”便是“勿助长”。接着孟子用揠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勿忘勿助”成了儒家重要的工夫修养法门。

朱熹释:“此言养气者,必以集义为事,而勿预期其效。其或未充,则但当勿忘其所有事,而不可作为以助其长”云。(《孟子集注》)程颢说:“今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是剩一个助之长。虽则心操之则存,舍之则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近思录》)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程子、赵岐如此断句,另有一种断句法如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朱熹认为这样断也可以。这个“正心”与《大学》的正心“语意不同”,这里“正”是预期、必定的意思。《春秋公羊传》:“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何休注:“不正者,不正自谓出当复反,战当必胜。”这个“正”就是预期、必定之义。那么,“勿正”就是“勿必”了。

关于大丈夫精神,《孟子》记载了孟子与景春的一段对话: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论个性特征,孟子泰山岩岩,英气勃勃,不如孔子蕴藉浑然。朱熹《孟子序说》引程子曰:“孟子有些英气。纔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豪发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这是孔孟气质不同,也是因为时代环境有所不同。相比春秋,战国愈趋愈下,所以孟子显得更有锋芒。

以上五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这里仅提纲挈领,具体论述详见《孟子心法》。

( 责编: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