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人这一生,最难的修行是自我和解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山谷寂静,清脆的铃声从林雾间由远及近。

一头孱弱的毛驴踉跄着走来,背上驮着的是个比它还消瘦的书生,那书生面容极为古怪:两道浓密的吊眉下,是一双深凹的眼窝,苍白的五官挤出一处深红的酒糟鼻子。他口中念叨的不知是来自何方的神秘咒语,随后长叹一声,将一张纸条投进肩上的布袋里。

如果这段场景不是源自《旧唐书》,很多人会以为这是某部武侠小说里神秘侠客的出场。实际上这书生既没有绝世武功,也没有离奇遭遇,与他的名字叫李贺,一个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大唐三李”的天才。


不同于李白笔下的仙风道骨、李商隐笔下的缠绵瑰丽,李贺的笔下尽是坟茔、鬼火、鲜血、骷髅这类阴森的元素,再加上他27岁就撒手人寰,以致于他创作的诗文,被人称作“鬼仙之辞”。

他生命之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成就之辉煌,却如星光绚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公元807年,长安。

时任国子监博士的韩愈,看到这首《雁门太守行》时,不觉眼前一亮。

原创者正是18岁的李贺,他这首诗奇幻的风格,令文坛上久负盛名的韩愈赞叹不已。在韩愈的举荐下,李贺很快融入了洛阳的文艺圈。

在一帮大佬的鼓励下,李贺准备参加科举一展身手,却偏赶上这个时候,他的父亲李晋肃病故了。

依据礼制,李贺必须待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应试。三年后的公元810年,李贺以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长安参加当年的会试。就在他踌躇满志时,却没有注意到,一只改变他命运的黑手,正向他袭来。

一封举报信在长安城四处流传,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已经亡故,他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因此作为儿子的李贺断然不能应试。如果他被授予进士,岂不是犯了父亲的名讳?

世俗的偏见是可怕的,李贺虽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最终还是没有顶住舆论的压力,放弃了这次跨越阶层的机会。

若追溯起来,李贺还是皇室子孙,他的先祖郑王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叔叔,只是武则天执政后大肆屠戮李唐王室,连李世民一脉的子孙都被屠戮殆尽,更何况还是李亮这样的远房亲族?轮到李贺父亲李晋肃这一代时,这点可怜的皇室血统早已被稀释得荡然无存。

沦落到河南宜阳的李晋肃,日子过得相当惨淡,他常年漂泊在外在各地任衙门小吏,临死前几个月才混个县令。值得一提的是,命运同样凄苦的杜甫,是李晋肃的表哥。

李晋肃死后,留下妻子郑氏和一女二子,小儿子便是李贺。

幸运的是,李贺的身世被调查公布后,按祖制可以享受就业优待,再加上韩愈的据理力争,公元811年,李贺被授予太常寺奉礼郎。


太常寺奉礼郎是个不入流的职位,琐事冗杂却收入微薄,李贺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三年,发现不仅难以施展抱负,连日常开支都难以为继。

彷徨压抑的现实,令李贺一度非常抑郁,文字成了他最好的宣泄途径,流传后世大多经典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除了悲观,有时也会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驰骋于苍凉的大漠,胯下是刚劲雄壮的宝马,踏碎了一地的月光。只是从梦中醒来,他面对的,依然是一堆堆枯燥的公文。

这样庸碌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公元813年,李贺以身体欠佳为由辞去了奉礼郎的职务,只身前往潞州投奔朋友张彻。时任潞州节度使从事的张彻,不仅热情地接待了他,还安排他在军中做了文书。

当时的大唐王朝,各地藩镇割据,朝廷也听之任之。公元814年,两处藩镇人马相中了潞州的粮草和辎重,派出一支人马前来掠夺。

李贺随即与张彻研究了一项作战计划,提交上级后受到了表彰。随即在两人的筹划下,潞州守军全歼敌军。

受到打击的藩镇,先纠集了几十万人马合力包围了潞州城,接着接连上书朝廷,弹劾潞州节度使郗士美。

朝廷对此坐视不理,既不处理郗士美也没有痛下决心铲除藩镇,李贺有心无力,只得作罢。

直到公元816年正月,机会来了。

几个月前,铁血宰相武元衡和主战派首脑裴度上朝途中,突然遭到一伙黑衣人的袭击,武元衡当场殒命,首级被割走,裴度受伤后落入水中,侥幸逃过一劫。

噩耗传来,朝野震惊,唐宪宗随即下令讨伐藩镇,李贺得知这一消息,兴奋地写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辅佐将帅报效朝廷,成为后世瞩目的英雄,才是是他一生的夙愿。

只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闷棍,战事一开,李贺发现人心叵测,各路大军各自心怀鬼胎,声势浩大的征讨变成了观战,最后只剩下郗士美带着几百残军落败归来。

主和派趁机鼓吹藩镇势大不可强取,唐宪宗无奈只得撤军。郗士美称病辞职,张彻也只得赋闲在家,李贺自知梦想已成泡影,只能踏上回乡之路。


回乡后的李贺,终日长吁短叹意志消沉,偏赶上这时他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而发妻也于三年前病故。才刚满27岁的他,就经历了丧父、丧偶、丧子的悲痛。

自知时日无多,李贺将这些年用心血创作的诗稿进行整理,他感叹时间无可抵挡地流逝,生命终将不可避免地消亡。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人这一生,最难的修行是自我和解。这个不幸的青年,终究没能放过心头的执念,在愤懑中溘然长逝,时年27岁。

活了27年的李贺,短暂的一生创作了233首诗,被誉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文学史上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然而,有才华有抱负又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李贺却没有展现出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他内心的消极颓废正是家庭环境滋养的悲剧。

李贺出生时身体就很孱弱,父亲给他取名“贺”,字“长吉”,常年窘迫的生活再加上缺少父爱,李贺的童年极度自卑,使得他性格变得阴郁而固执。

母亲郑氏崇尚鬼神,她经常向李贺灌输一些乱力怪神的言论。李贺少年读书太过用功,母亲就哭喊说万一将心肝吐出来,就会气血亏虚而死,虽说是心疼儿子,但怎么看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怖气氛。

据说李贺死后,母亲多次梦见他,有一次梦见天降使者对她说:“你儿子才华太盛,被玉帝召去做了文书官。”梦醒后郑氏非常高兴,此后安度余生。

人生最难走出的,是自困于心的苦,与其无法释怀,不如安然自若。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