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在社交中扮演好“角色”,也许有人就会觉得这是教你虚伪。其实生活在人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单位也许你是个严肃的领导,在家是个暖心的丈夫,在孩子面前是个慈爱的父亲,在朋友面前是个讲义气最佳状态就是进入到你应有的角色中,千万不要把你的角色搞混了。比的哥们。 社交中,不同的场合,我们的如在单位,你仍像在男朋友面前一样撒娇,不会受人尊敬;老同学聚会时,仍像个领导似的,一定会招人讨厌;和领导汇报工作时,仍像和朋友聊天时一样随意,必然会让领导觉得你不靠谱;和女朋友相处时,仍然像在单位里说话一样非常严谨,那就是不解风情,不如“无赖”更有趣。 有的人不自觉形成了“惯性”,到哪都是一种面孔,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所谓情商低的人。 也有人是因为不懂得变通之理,坚持“本色派”,鄙夷“演技派”,觉得这样很虚伪,这样活得太累。 确实,如果每一种角色,你都是刻意地去扮演,每天要扮演N种角色,那是很累。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是“扮演”,而是“进入”角色。就是不同的场景、场合,你要调整你的心态,进入应有的、适宜的角色。 当你推开门,回到家,就要及时转换心态,进入到丈夫、父亲的角色中;老同学聚会,忘记你的领导身份,心情回到大学时代;与女朋友去旅游,别再把自己当作老妈娇惯的宝宝,而是变身为呵护女友的男子汉。这不是扮演,而是进入应有的心态。 你是部门的小领导,平时在下属面前要表现得权威、自信,但是如果你去参加一个大领导云集的会议,你的言谈举止,就要转换成一个普通员工的状态,千万不要“大言不惭”,包括你的口头语,比如“明白吗?”、“知道吗?”。我就见过一个人,跟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常爱说“知道吗?”,当时很诧异,后来发现原来这是他的口头语。 还有的人,跟女朋友、家人说话时,也总爱说:“我有三个建议”、“我有三点想法”之类的话,听上去让人觉得他是很刻板、无趣的人。这就是没有“入戏”,没有进入到应有的角色中。 如果对社交有更高追求的人,想成为社交达人,那么就真要学会“扮演”角色。比如你和社会各种三教九流的人交往时,如果你能扮演成与他们相近的人,就利于接近他们,容易与他们说到一起。你和一些大老粗聊天时,斯斯文文,对方会觉得你是个书呆子;你和一些市井侩侩打交道时,谈吐非常文雅,可能对方会觉得你好欺负。所谓见人要说人话,见鬼要说鬼话。这在社交中是没有错的。对于蛮横无理的人,你要扮演成比他更“狠”的角色才行。 那么如何才能扮演好角色,办法就是多观察,就像演员一样,观察各类人说话、行为的方式,爱用什么口头语,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对你的社交一定大有帮助。而且观察力也是人的智商之一。 一个在社交中能够左右逢源的人,必定是能进入或扮演好适宜角色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