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国迁都夷仪城的那些事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文/王子兴
西周后期,周幽王沉湎于酒色,出现了历史上的笑话——“峰火戏诸侯”。他的愚蠢举动,导致了西周灭亡。
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由于西部空虚,戎狄趁机东侵,骚扰抢掠,一路向东到达邢地。邢国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国。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礼崩乐坏,有的诸侯享受天子乐舞,霸主誓盟歃血能用太牢,能执牛耳,这在当时是有悖周朝礼制的。
周天子已渐渐控制不住局面,靠诸侯霸主攘夷尊王维持局面。而春秋五霸各路诸侯彼长此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纷争肆起。
137个诸侯国,眼见得大国愈大,一国吞并二三十个小国。小国之间也是互相兼并,邢国被戎狄中山国三番五次劫掠,渐渐力不能支。
戎狄在今元氏、正定一带,建立中山国,看中了邢国这块肥肉,加紧了侵扰劫掠,邢国一步步衰落。
周天子自身难保,邢国得不到周王室支持,也得不到各兄弟大国的鼎力相助,无奈,只能节节败退。
公元前662年10月,戎狄瞍瞒率胡骑2万大军进犯邢国。邢侯叔颜率军民奋起抵抗,战争持续两年。邢候力不能支,便向齐国求救。
齐桓公作为春秋第一霸主,答应救邢,遂率宋、曹共三国军队进军到邢国边境。军师管仲提议:“狄寇方张,邢力未竭。敌方张之寇,其劳倍,助未竭之力,其功少,不如待之。
邢不支狄,必溃。狄胜邢,必疲。驱疲狄而援溃邢,所谓力省而功多者也。”看!哪有真心救邢?桓公用其谋,托言待鲁、邾两国兵到,五国一齐救邢。
结果一个月后戎狄攻破邢都,叔颜带残兵投奔齐国军营。齐桓公看邢都一片废墟,乃命三国军士各具版筑,在陪都夷仪城帮助邢国建城墙,修朝庙,安顿下来。
邢国君民感恩戴德,一片欢呼。从此,浆水夷仪城一带便成为邢国政治中心——国都,延续了24年后被卫国所灭。
可惜,史学家们在迁移国都到夷仪城这个问题上,文字记录非常简单,叙事往往几个字。
史书《管子·霸形》第二十二章论述了齐国城邢存卫的故事,涉及到迁都问题,只记录了“迁都夷仪城”,一笔带过。
左丘明的《春秋》稍多几字:“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马选具。”
仅一句话,说狄人攻打邢国,齐桓公来救,时已城破,乃筑夷仪城让邢侯为都,此时,人人喜欢,也有了耕种所需的牛马器具。
《国语》中述:“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之。”说在鲁僖公元年,齐桓公帮助邢国迁都夷仪城。
第二年,又帮卫国于楚丘建都城。此时,邢国人如归家园而感到高兴。卫国人忘了那段不堪的历史。
《春秋·僖公元年》中《杜注》曰:“邢迁于夷仪,'邢地’。俗谓之随宜,其地有夷仪山。”这是古代历史学家对浆水夷仪城的肯定。
因为只有邢台西部深山有夷仪山,且已经注明在“邢地”,没有出邢台。其实,凭这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管子·霸形》第二十二章有记:桓公“因命以车百乘,卒千人,以夷仪封邢。”这个“以夷仪封邢”从字面上解释,是在夷仪这个地方加筑城墙,说明原先这里就有夷仪城。
后代历史学家们根据当时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推论补充,纷纷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发现山东境内也有叫夷仪的地方,这就出现了两个夷仪城。哪一个是真的?历史学家开始了长期的推论争鸣。
关于夷仪城之疑问分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说齐国帮邢国在齐国境内聊城旁边建了夷仪城。
并断定聊城旁边就是邢国国都。理由是:浆水夷仪城靠近北狄,迁入齐地才能避开战乱。此说法一时占了上风。
比如,童超翻译《国语》时,将夷仪城标注为山东聊城。历史学者张永祥在翻译左氏《春秋》时,也把夷仪城写成在山东境内。
邢台历史学者王道敏在《邢襄史话》中,同样把夷仪城写成在山东聊城。白寿彝也是这样记叙。持这种说法的人很多。
另一种说法是,迁入浆水夷仪城。因为浆水这个地方,已作为邢国陪都380年,至今还有邢侯行台遗址。
迁入陪都是理所当然的。虽然离北狄近,但浆水夷仪山四周环绕,宜守难攻,是天然屏障。
况且在这里调度、指挥国内政治、军事大事都很方便。浆水夷仪城离邢台市160里,而山东聊城夷仪离邢台300多里,距离遥远,处理政务不方便。
而且在别国境内建都城,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性质?是不是邢国已经归属齐国了?可以肯定,历史上没有归属齐国的记录。
因此,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直接这样叙述:狄兵攻邢,昼夜不息。邢人力竭,溃围而出。
谍报方到,邢国男女,填涌而来,俱投奔齐营求救。内一人哭倒在地,乃邢侯叔颜也。
桓公扶起,慰之曰:“寡人相援不早,以至如此,罪在寡人。当请宋公、曹伯共议,驱逐狄人。”即日拔寨都起。狄主瞍瞒掳掠满欲,无心恋战。闻三国大兵将至,放起一把火,往北飞驰而去。
比及各国兵到,只见一派火光,狄人已遁。桓公传令将火扑灭,问叔颜:“故城尚可居否?”叔颜曰:“百姓逃难者,大半在夷仪地方,愿迁夷仪,以从民欲。”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筑夷仪城,使叔颜居之。
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牛马粟帛之类,皆从齐国运至,充牣之中。邢国君臣,如归故国。欢祝之声彻耳。
冯梦龙之《东周列国志》,虽是演义,但整篇以历史事件为基本依据推演,并没有山东聊城之说。
邢台著名史学研究者苗庭宽先生认为,既然史学界有两种说法,就可以理解为:齐国先在聊城筑夷仪城让邢候为都,但国内军事、政治、关系都在邢西地区浆水一带,从聊城出发再到浆水夷仪城办理政务四百多里,极为不便。
况邢国民众及战争流民大都逃往浆水夷仪城,要求邢侯叔颜回浆水处理政务呼声很高。
邢侯为民望,便结束侨居外国的生活,回国执政。因此邢侯在山东生活了一段时间,就回陪都夷仪城了。总算把这件事说圆了。
许多史学家对研究中国历史贡献很大,但有些往往闭门造车,缺乏调查研究。如果他们亲自到浆水镇四周转一转,就不会费尽周折进行推理猜测了。
这里西有夷仪岭四处长城关口(支锅岭关、清风岭、风门岭、冀道岭)都在关键部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朝戚朝卿编纂的《邢台县志》载,明末,水门村郎金刚在“风门岭”一杆枪抵挡万将兵。李自成的起义军硬是没从西边儿冲过来,这足以说明夷仪岭易守难攻。夷仪城南北两侧高山相挡,只留东边一个缺口。
东部又有大军驻扎(在下店村左有个地名沿用至今——“校场沟”),加上齐国帮助重新修筑城墙,不失为一个安全的地方。

因此,这里为都,名正言顺。且此地早已为邢国陪都380多年,有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何必再到别国筑个都城呢?
还有一点更加明显,郑国趁邢国遭难,国力虚弱,千里来袭夷仪城。将军蔡仲战死,埋在今将军墓镇村边,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解释。
后来卫国灭邢,随后晋国联合多国,打败了卫国,抓住卫文侯,把他的儿子立为新君,把邢国纳入晋国囊中。
晋文公重耳封申公巫臣为邢候,后来又成为赵简子地盘,最后邢国成为赵襄子采邑之地。这些证据都很有力。
你看,如果邢国国都在齐国的话,怎能说,晋国灭卫后,就把邢国收归晋国了呢?
再说,齐国会拱手交出来吗?到齐国境内夺邢都,那不就是齐晋之战了吗?当时齐国那么大,也是战国七雄,晋国没有必要与齐国为敌。
所以说,浆水夷仪城是邢国国都,应该是有充足理由的。明明白白的事,让几个历史学者给搞糊涂了。
不过,稍加分析,还是可以还原真相的。因此,在齐国境内建邢都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以上是我对夷仪城迁都一事的看法,也可能管窥之见,望学者们来浆水进行实地考察,深入研究,解疑释惑。
作者简介】 王子兴,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寨沟村人。七七届邢师毕业,后在河北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二年,大专学历。参加工作后,在浆水中学工作六年,后在冀家村乡工作三十多年,副科级公务员,现已经退休。爱好读书,喜欢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