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之间 “印”证时代 《新时代 新西藏》主题篆刻创作谈

 艺术之态度 2021-08-09

文/崔晓晓


  崔晓晓在创作



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从战国古玺印开始,至今有24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产生不同风格样式印风。据藏文文史书籍记载,西藏印章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开始使用。

印章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权力的象征。印章是由印纽、印绶、印文篆刻、刀法多种元素组成的艺术综合体。这些综合体构成了印章的基本要素。

  创作现场


《新时代新西藏》这组篆刻作品是以“新时代新西藏”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主题创作背景。其主旨是通过“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所展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西藏的地名、山川、河流和藏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西藏的自然环境作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示“新时代新西藏”的藏民族地域文化。

我以篆刻的形式阐述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很早之前就有这个构想。在这组篆刻作品里,我采用了朱文和白文两种表现方式,对每一方印,设计了印文概述,以这种方式阐述印文背景。且每一方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印文创作思考,其目的是阐述我的创作感受。

印文:布达拉宫    尺寸:46x43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印文:拉萨    尺寸:40x40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新时代新西藏”主题篆刻瓷印的外形是受藏民族建筑和藏民族传统图案启发进行的印章设计。这种外形设计汲取了藏民族数千年来藏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以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这组瓷印的外形设计核心,其目的是更好的体现出藏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在印的材料上我选用了景德镇的灰瓷泥、紫陶泥、白瓷泥等多种瓷泥材料,每一种瓷泥均有不同的材质特点,根据瓷泥材质特点进行创作均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表达出篆刻特有的表现方式和表现语言。

印文:藏鸡    尺寸:43x35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印文:西藏雪豹    尺寸:34x41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文 

  封泥 

  外形

 中国篆刻艺术有二千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篆刻艺术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审美样式和风格。书法是字的造型艺术,篆刻艺术也一样,篆刻艺术创作前提是先寻“根”,“根”就是传统。我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无论你在哪个时代,学习传统是“根”,“根”就是出处,我们寻根的目的就是继承好传统,创作时要把传统的元素做为核心点,以此核心点向外延伸,延伸就需要创作者的审美态度,这个态度就决定你的作品是否有创新东西在里边。一方印章只有方寸大小,在这么小的有限空间里,即要体现出具有传统意味的篆刻和应有的章法元素,还要有创新的意味的元素。印文每一个笔划、每一刀都是在字的造型状态进行,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感。

在创作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篆刻表现方式,结合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这样更能体现出藏民族的文化特特征和民族特征。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要树立有辨识度的造型观。在传统印面外形形态上,方形、长方形居多,如何在印面的外形上和印面布局上以及在印文造型上有明显的辨识度,是考量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态度,是按传统方形印面形态创作下去,还是开辟一条新路。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印文:日喀则    尺寸:50x50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印文:四部医典    尺寸:33x35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印文:麦曲河    尺寸:43x47mm    材质:景德镇瓷泥     涂墨窑

  印面

  封泥

  外形


我在印面的外形形态上,大部分采用了不规则的印面外形,有近似于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多种外形,回避以往传统的较工整的外形,这样设计印面不是说传统的不好,而是在汲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印面的内容创作出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使印面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显现出新的时代文化特征。在印面的章法布局上我大胆的使用了中国传统印文中章法布局元素转化成我自己的审美样式,进而阐述我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主张,有意进行了主观处理,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情趣表达出来。

                                                                                        2021年6月于沈阳涂墨草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