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公望栖息地

 落到尘埃 2021-08-10




黄公望栖息地
文/王利民

邑乡十里青山半入城,婉延起伏的虞山脚下有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它可是历史上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1269-1354)的出生地。他用水墨技法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图,长636.9厘米,高33厘米,整个画面动静相宜,峰峦叠迭,水波荡漾,树荫草绿,虚中有实,实中凸奇,画匠之心融有一种令击掌称快的神韵。作品历经沧桑熠熠闪烁在画坛,更享誉海峡两岸一直让我赞赏仰慕。时隔多年,我再次光临浙江富阳故地重游,专程前往黄公望栖息地瞻仰品味他醮墨挥毫,孜孜不倦沉浸艺术的精神

先生的栖息地在庙山坞的山坳里,这一带树木繁茂、山明水秀,行走于竹林里的山间小径,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我作客他的小洞天,顾眄简陋的栖居场所,足以见证他当初超脱世俗远离红尘,与青山作伴、在溪涧戏水嬉耍,饕餮山林野味的潇洒。南楼案桌上摆设的文房四宝,书卷味十足扑鼻闻香,是他严谨用心、伏案铺笺、醮墨挥亳,绘成富春山居图的所处之地。驻足端详他画图的笔墨砚纸,仿佛品味到他将心放飞在富春江的山水中,一笔笔浓淡相宜、游刃有余,将富春山水淋漓尽致地绘到极佳处,醉心于书画之中坚韧的意境。

岁月流逝,长卷不断延伸,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幅丹青终成传世瑰宝,流芳百世,他的声誉与画同载史册实至名归。我不免被他耐得住寂寞,陶醉徜徉迷恋富春江山水之中,专心致志用手中的笔墨画下富春山的自然美。孜孜不倦作画的精神而折服,更为富春江山水的美丽而赞叹不绝。同时感受到古代文人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淡泊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顺道沿途观光 云溪竹径、筲箕泉、小洞天、庙山船埠、结庐处牌坊、养生亭台、南楼等景观,富春山的自然美令人惬意。我不免埋怨起先生,常熟山青水秀,十里虞山婉延,尚湖碧波荡漾,先生难道忘了他出生的风水宝地,难道限于当时落后的交通工具妨碍了他回乡探亲观光的眷念,我猜想先生在生之年一定遗憾没有给邑乡留下传世丹青笔墨,让常熟虞山风光与富春山水相媲美。

富阳故地重游不虚之行,让我对富春山居图有了更美的欣赏,也让我为拥有邑人一代画家黄公望引以为傲。



王利民

江苏省常熟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小说、散文、诗歌文学创作 ,作品在全国性报刊杂志多次发表并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