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肥福音!中山大学研究团队找到了加速燃脂的新方法

 中国健康管理 2021-08-10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近日,中山大学医学院杨中汉教授领导的一支研究团队在PLOS Biology上发表最新论文,为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带来了潜在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促进脂肪燃烧的免疫分子。给小鼠增强这种免疫分子后,它们即便大吃大喝也不会肥胖,还能保持代谢健康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可获取论文全文


这项研究发现与一种叫做米色脂肪(beige fat)的“好脂肪”有关,这类脂肪会消耗能量,起到抵御寒冷和避免肥胖的作用。之所以呈现米色,是因为细胞内负责消耗能量的线粒体比较密集。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想到另一种类似的“好脂肪“,褐色脂肪。研究人员介绍,经典的褐色脂肪通常在我们刚出生时分布在身体特定区域(例如肩胛部),起到御寒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就渐渐消失。米色脂肪细胞则不同,分布更广泛,而且终生都有可能产生:在受到特定刺激——比如寒冷、神经刺激或激素刺激时,白色脂肪组织会米色化,生成米色脂肪细胞。
 



那么,对于需要增加燃脂的人来说,怎么促进这种米色脂肪更多产生呢?科学家发现,被称为细胞因子的免疫系统信号分子可能发挥了调节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杨中汉教授团队对免疫调节做了进一步探索。
 
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增加细胞因子白介素-25(IL-25),可以模拟寒冷和刺激激素受体对脂肪米色化的影响
 
进一步追踪信号通路发现,IL-25通过另两种细胞因子发挥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继而调节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最终,由于巨噬细胞调节神经支配,促使脂肪组织中的神经元产生更多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先前的研究已知这种神经递质可以促进米色脂肪的产生。
 

图片

▲增加IL-25,小鼠白色脂肪组织中形成了更多米色脂肪(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为了进一步了解IL-25对脂肪组织米色化的促进作用,研究人员给一部分小鼠腹腔注射了重组IL-25分子。这些小鼠因为连续数月高脂饮食已经变得肥胖,但注射了IL-25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也开始恢复正常,代谢稳态得到改善
 
而检查它们的脂肪组织则可以看到,施加重组IL-25后,脂肪组织中形成了更多的米色脂肪;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也表明,IL-25诱导了线粒体特定蛋白的基因表达。这些数据说明,IL-25刺激了米色脂肪的形成,如此一来,尽管小鼠能量摄入得多,但燃烧得也多,自然不容易发胖。
 
杨教授总结说:“我们的结果表明IL-25对米色脂肪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增加IL-25信号是治疗肥胖症的潜在方法。”
 

参考资料:

[1] Lingyi Li et al., (2021) IL-25–inducedshifts in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promote development of beige fat and improvemetabolic homeostasis in mice. PLOS Biology Doi:

https:///10.1371/journal.pbio.3001348

[2] Retrieved Aug. 6, 2021 from https:///news/2021-08-cytokine-production-beige-fat-cellular.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