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做好这一点,孩子秋冬少生病

 蛋壳小妖 2021-08-10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立秋,意味着夏季正式结束。季节转换,养护孩子的方法和原则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俗话说,'多事之秋’,在接下来的秋冬孩子是很'多事’的,如何给孩子调理好体质,增强抵抗力是一门学问。今天就来讲一讲立秋后的注意事项。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这个季节对孩子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今天立秋,但还处在三伏天期间,伴着台风、雷雨,暑热熏蒸,尤其是岭南地区,这种气候会更为明显。天气炎热,各家各户依旧会空调大开,孩子吹了一整个夏季的空调,外热内寒的情况不容忽视。

此外,秋主肺,肺喜润恶燥。而秋季燥邪当令,燥邪侵犯肺腑,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频繁发作,就要润燥润肺。但目前暑湿很重,这个过渡的阶段不做好祛湿,到了秋燥明显时再盲目润燥对孩子的脾胃也是一种损耗。

因此,立秋后家长在顾护孩子时要做好祛湿、驱寒、润肺三大工作,才能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夏末秋初暑湿重,祛湿工作要到位

虽然已经是立秋时节,但最近台风频发,湿气盛行,尤其是四季多雨、气候湿润的岭南地区。所以立秋后,祛湿的工作依旧要做到位。否则,到了深秋时帮孩子滋阴润燥,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湿困。水湿入里化热,孩子就更容易生病。

此外,《黄帝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思是,如果秋天人体受到湿邪的侵袭,不及时祛除,到了冬天咳嗽就会频繁发作。孩子脾常不足,经历一整个春夏的湿邪侵犯,这时候脾胃是很虚弱的。加上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孩子吹着空调,体内的湿气无法通过运动出汗排出体外,水湿内停,困阻中焦,脾土受累就会导致脾虚。脾失健运,水湿不能气化,从而凝滞聚结成痰,堵塞管道。严重者,痰随气逆,犯肺而咳。尤其是本来肺脾气虚,容易咳嗽,咳起来很难痊愈甚至有哮喘的孩子,立秋后第一步就是要祛湿。

● 减少积食,从根源上杜绝内湿

积食往往是湿气的第一步,积食不及时地消导,就容易入里化湿。家长每天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睡眠、大便是否正常,积食时要及时地用三星汤。但配合祛湿,我更推荐用新三星汤,新三星汤中把谷芽换成了莱菔子,增加了润肠通便的功效。有家长和我说,孩子喝了新三星汤有腹泻的症状,这都是正常的,轻微的腹泻还有助于身体排湿,大便通了,水湿内困的情况也能缓解。

● 配合健脾祛湿食疗

当家长发现孩子体内湿气重,如大便稀烂、不成型;舌苔厚腻、舌面水滑、有水汽等症状,还可以配合祛湿食疗,如木棉花鲫鱼汤、木棉花薏米猪骨汤、陈皮水等。

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要积极健脾,脾土生肺金,脾胃健运,肺卫功能也能提升,秋冬也会少点呼吸道疾病。我建议给孩子用理脾补肺方,肺脾同调,一周可以用1~2次。

立秋后还吹空调,要及时驱寒

南方地区立秋后,秋意并不明显,甚至会受到“秋老虎”的侵犯,高温炎热,孩子依然离不开空调。孩子脾常不足、肺常不足,极易受到风寒二邪的侵袭。长时间吹空调,寒气包裹着孩子,让孩子体内雪上加霜。稚嫩的阳气凝滞,寒邪协同湿邪,形成寒湿,让孩子的抵抗力变弱。因此,在立秋后除了要祛湿,驱寒同样重要。

● 食疗、推拿、泡脚三招驱寒

首先,孩子在吹空调时要保护好天突穴和神阙穴不受寒,尽量穿薄长衫薄长裤,空调房的温度设置在26~28℃左右,白天尽量不吹或少吹空调,晚上睡觉的时候再吹。其次,每周给孩子用38℃的水泡泡脚,发现孩子有受寒的迹象,及时给孩子煮葱白豆豉汤、姜苏茶,驱散封闭在体内的寒气;最后,3岁内的孩子可以配合一套小儿推拿:工字擦背50~300下;揉太阳穴100~300下;揉合谷100~200下;捏脊3~9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立秋后润肺,为秋冬打基础

秋主肺,肺主皮毛,有卫外的功能,是孩子的小卫士,也是孩子抵抗外邪入侵的第一道屏障。肺喜润恶燥,但秋季燥邪当令,燥邪犯肺,就会让肺卫外功能变差,小儿肺常不足,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立秋后要开始养肺润肺,否则,等天气寒冷干燥以后,就很容易诱发感冒、咳嗽、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 配合食疗润肺养肺

立秋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在饮食上添加莲藕、百合、银耳、无花果、罗汉果、花生等润肺养肺的食物,做成糖水、汤水、茶饮,都是可以的,每周1~2次。日常保健可以选择小儿安秋方、罗汉果西洋菜汤、南杏猪肺汤等食疗,消化好、无病痛时用,每周1~2次。

立秋后,是要用健夏方还是立秋方

不少家长肯定都会有疑问,立秋以后天气还是很热,尤其是岭南地区,与夏季是毫无差异的,那么给孩子的食疗是要按照夏季还是秋季?是要用健夏方还是安秋方呢?

其实岭南地区一年到头的季节特点都不明显,立秋后天气还是暑多夹湿,我建议家长还是要按照长夏的调理方式。家长要学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食疗方,要真正了解食疗方的功效,而不是盲目地根据时节来选择食疗。

因此,对于岭南地区的孩子而言,如果天气持续地暑湿,日常保健还是可以用健夏方,能起到很好的健脾、燥湿、消滞的作用。而在中原或北方地区生活的孩子,如果当地的天气已经有明显的秋凉、秋燥,那么可以用安秋方。但前提还是要先按照上面的调理思路,先祛湿、驱寒,控制好孩子的消化。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1~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猪瘦肉适量

做法:

1. 将莲子去心,把所有材料洗净,并加入锅中;

2. 大火煮沸,小火慢炖约40分钟,晾温饮用。

功效:

养阴润肺、健脾消食。

宜忌:

◆ 适用于易嗳气泛酸、口气大、睡眠不安、大便不调的症状。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 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