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河南观察报 2021-08-10

心如明镜,不可以尘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目毋妄视、耳毋妄听、口毋妄言、心毋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信其自去,急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要也。

养生之道,只“清净明了”四字,内觉身心空、外觉物空、破除妄想,一无执着。

吾人须于不快乐之中,寻一快乐之方法。先须认请快乐与不快乐之如何,但其主要根苗还从已心发。同是一人同处一样之境,甲却能战胜劣境乙反为劣境所征服,能战胜劣境之人,视劣境所征服之人较为快乐。

不必歆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是何异雪上加霜。愈以毁灭人生之一切也,无论如何处境之中,可以不必郁郁,需从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之精神。

——摘录自《浮生六记》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柢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末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尝尽,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恋,顺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不厌。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让缘。

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实身立命的功夫。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觉。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睹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摘录自《菜根谭》

图片来自《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浮生可见,如梦幻泡影,虽有象而终无。妙本难穷,谓真信灵明,虽无象而常有。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气和心暖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也长。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弱,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心稍异,境界顿殊。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