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小镇 中医科普】中医理论中的“血”

 goldolive 2021-08-10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气血”一词,前两周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气的定义以及来源、种类,还没看过的读者嘞,请戳下方标题跳转之前的文章。

图片



气的来源

气的种类

已经看过的读者请跟随小编,继续来学一学中医里面,对于“血”的相关阐述。

图片

我们常说气血,那么有的读者在分别了解完“气”和“血”之后,就要问了:气和血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就留到下次,我们学习完血的相关概念再来讨论。

血的基本概念

血,即血液,是指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图片

血要在身体中通行,就应该有属于它的交通通道,这就是脉,全身的血都在脉中流行,所以脉又称为血府。

假如因为某些原因(如刀伤、撞伤)导致血溢出脉外,则称为出血;流出脉外的血称为离经之血。

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有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图片

在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再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因此,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并且,精血同源,精血可以相互资生及转化,也就是说,精可以化血。所以肾中精气充盛,对于血液的生成也起着促进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血的生成是与脾、胃、心、肺、肾等脏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相关联的。

血的运行

血液的运行必须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就是血脉系统,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并与心、肺、脾、肝等脏器都有联系。

图片

1.心主血脉  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运行至全身,发挥营养作用。

2.肺朝百脉、主气、司呼吸  促进宗气生成,并调节全身气机,能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

3.脾主运化且能统血  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血脉充盈;气能摄血,则血可以在脉中运行,不容易随便溢出脉外。

4.肝主藏血、主疏泄  根据人体动、静的不同情况,能调节脉中血量,且肝主泄以调畅气机,能促进血液运行。

因此,血液运行是在心、肺、脾、肝等脏器功能的相互协调下进行的,其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常,都可引起整个血液运行的失常。

血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血液对全身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均起着滋润和濡养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血液充盈,各得所养,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毛发和皮肤润泽、脏腑功能旺盛。若是血液亏虚,则出现面色萎黄、毛发枯槁、筋骨萎弱、肌肉瘦消、脏腑功能下降等症。

2.濡养神志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神活动依赖于血液的濡养。血液充盈,心神得养,则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若血液亏虚,心神失养,则可见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等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