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小店 是吃一家少一家

 kenbian8 2021-08-11
说起上海的龙华,总想到古寺、桃花、机场和烈士陵园,多年不来,发现这里已经快跟徐汇滨江连成欣欣向荣的一片。
图片

龙华港是一条不到四公里长的小河浜,往东汇入黄浦江,河上有座小桥,桥下有间面馆。
图片

越乡小吃在河边开了整整二十一年,老板来自绍兴嵊州,那是越剧的故乡,小店因此得名。
图片

老板一家人每天早上三点半起来烧菜,六点开门迎客,做到两点收工,店里主打两样东西:小笼和面,花头不多,却是附近居民多年未变的爱。
图片

小小店面,室内三张方桌,屋外两张小桌,常常客满,好在流转快,稍等片刻就能入座。
图片

时针指向一点,有人跑进来点小笼包,遭到了老客人的调笑:“侬噶晚来吃啥小笼啦!”
图片

小笼包是嵊州有名的美食,这里算是嵊州特色跟上海风格的结合,店里每天几百只小笼都是老板亲自包的,一般过了十二点就卖光。
图片

眼下午市忙得差不多了,老板摆开摊头,开始包第二天的小笼,挖一大勺肉,灵巧转几下,就打好了面皮的褶子,最后捏出个“鲤鱼嘴”。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板一边慢悠悠包着小笼,一边跟进进出出的熟客打招呼,“哟小胖子来啦!”我一看,分明是个大胖子,大概是从小叫惯了。
图片

离这里不远就是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东航上航的空姐都从那里毕业,据说以前店里多的是俊男靓女,“少说有几万个空姐吃过我包的小笼哈哈!”
图片

店里挂的字,平淡天真,“写这副字的小孩,当年才十三岁,后来考上了西安交大,现在已经到北京去读研究生啦!”老板开心地回忆,口罩下带着笑意。
图片

错过了小笼包,我们只好吃面,店里的浇头都是基础款的荤素搭配,老样子,一汤一拌,各配三只浇头。
图片

辣肉咸菜荷包蛋,红白绿开面好漂亮!
图片

此处的辣肉是肉糜派,传统的咸辣吃口,肥肉比市中心的明显要多,在汤里散开来满是油花,荷包蛋煎得嫩嫩的,咬开来流黄。
图片

咸菜不是菜场现成买来的,而是店里自己腌的,我在门口看见了一缸,来上海的年头长了,咸中带甜。
图片

店里的面,并不考究,口感稍显粗硬,一般会给三两,客人如果关照面多点,阿姨会端出满满的一碗,让人能饱食午餐。
图片

图片


葱油拌面,葱炸得粗犷,但焦而不枯,散发葱香,素鸡跟大排一起烧,软噗噗,烧透了,缝隙洞眼儿里都吸满肉汁。
图片
图片

辣酱的主角是洋山芋,一块块烧到表层淀粉微微融化,跟底下的酱油混合在一起,兜底拌,为面条上一层浓稠的包浆。
图片
图片

站在外面等位的客人,忽然热心喊话:“谁的车子停在桥上?警察来贴单子啦!”
店里一位客人扔下碗冲出去救车子,留下的位子正好让给热心人,还是那个“小胖子”机灵,扔给停车场保安一根香烟,省下了五块钱的停车费。
图片

我们吃完了扫码,两碗面竟然只要30块,我怎么觉得老板少算了?也许他并不在意,只是报了个约数吧……
图片

龙华的河水静静流淌,小店好像住进了时间胶囊,店里的气氛、食物和物价都像极了过往,那是一段亲切、温和、渐行渐远的旧时光。
出门不远就是焕然一新的滨江西岸,回头看,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邻家小店,真的吃一家少一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