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潭王氏五修族譜之敬錄

 人文艺术沙龙 2021-08-11

湘潭王氏五修族譜  卷首

王氏族譜太原郡  五修譜新序  各屆任事紀名  家譜是聯繫家族的血緣紐帶  族譜彙編  各屆譜敘  凡例 五修條例  古今文選  祖德志  續取字派詩  家規十則  家戒八條  五修規訓  五服總圖  祠規 祭儀  祀祖各類文  獻祖詞   

湘潭王氏五修族譜  卷五

虎祖房  文煌、文炳、文煐、文烱公支二十四派至三十三派垂絲齒錄

三修任事紀名

主修:玉佩  新盛   族長:翰卿  德政   倡修:九皋   纂修:榖堂(曾外公)   總校:翰堂    協修:瑞祥    監修:呈祥  連青     督催:以仁  以文

房長:錦文  永壽  芳遠 知仕    房修:聲名 東海  其忠  桂卿

校閱:鹹賓  日陛  明魁 芝華  催長  聚全  訓正  忠友

四修任事紀名

主修:服耕  慶祓(三舅)    族長:印鴻(大舅)  海華

倡修:子章  梅庭    纂修:懷山  浚文

總校:述初  逸梅    協修:俊德  海濤    監修:利伯  先聘

督催:蓮斌  勝秋    房長:紹箕  萬庭  梅生 富榮

房修:述卿  增榮  為貴 保秋

校閱:民服  錫光  懷本 運鴻  催長  鴻發  義和  菊峯 少芳  蘭亭

四修族譜序

敘,白虎通曰,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禮曰,敬宗故收族。後世沿其意,於是乎,有族譜,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當時譏,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仕族。迄於李唐,乃有勳格之稱矣,收族之意矣。宋範文正,置義田,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蘇洵族譜亭記,始有匹夫,化鄉人之說。陸務觀義莊記,則論及親疏之殺,不可以遠而忘,皆有反古之思焉。王氏系出黃帝,傳於姬周,盛於兩晉。唐宋以來,支派蕃衍,徧乎天下。吾族始祖,馥蘭公,於有元泰定時生,元末明初,由浙來湘。厥後,憲虎鑾別四房,或遷於蘇贛川省,或居湖南長沙衡州兩郡。旋歸複族,萃於湘潭縣之十一都,十四都,湘鄉縣之同風五都者最多。清咸豐辛酉,同治壬戌,各房亦修有支譜。光緒二年丙子歲,適合四房修總譜。先君榖堂公,時為纂修。題曰中湘高陵王氏,三修族譜。距今已六十七年矣。族人倡議四修屬熾昌(外公)匯輯之。熾昌重族人之命,且欲繼先君之志,不敢辭家乘之病轍。引遠代勳閥之同姓,而攀附之非紀實也。吾族譜牒,自始祖以下,皆詳列在支,記載真實,訖無攀附之嫌。水源木本,世系可尋。雖乏勳貴豪家,而歷代士農工商各安其業。其最有特色者,子姓曆四朝,無一犯罪之人。為今世有族所罕有者。如桃花源中,黃發垂髫,怡然自樂。讀斯譜者,恍惚高士逸民,獨行諸傳,不亦戛戛其難哉。熾昌之勉任斯舉也。蓋猶是收族之禮意,不蹈勳格之陋習而已是為序。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歲次癸未孟冬月嗣孫熾昌派名慎芬謹撰嗣孫融派名慎脩敬書

虎房二十三代祖字錫蕃號五之公(高祖外公)

自古孝為百行之原,仁為萬善之本。未有庭幃,盡職忠厚待人,而不克昌厥後者也。吾師五之先生,潭邑廩貢候選府學教,素性純厚,不隨習俗轉移學問,深宏不與庸流苟合。生平嚴氣正性,目不視邪色,耳不聞惡聲,矩步繩趨,訓子以義方,治家以禮教,其懿行芳,規固有悉,數難終者。惟其事,太師母也。至順晨昏,必親定省甘旨,必親調和隨其所需,無不如志。稍有疾病,徹夜不眠,所謂竭力以事,毫髮無恨者歟。至於貧苦親鄰,推解賙恤。詩書寒士,綈贈周旋,誠有胞與。至公物我無間之量焉。此仁孝出乎天性,非修德以望報也。而天之報之者,自不爽矣。豈徒  世兄榖堂一掇芹香,令孫少芸一登賢書而已哉。當必有無疆之福,以綿後昆而光門第也。

         候選訓導受業張蘭澤頓首敬撰

虎房二十三代祖五之公德配陳安人石安人(高祖外婆)合傳

從來婦人無行述於傳,或有之顧內言不出於閫,雖欲傳之,亦為得而傳之,然實有可傳,雖欲弗傳,亦烏得而弗傳。予忝得候選府學,妻室亦應得。例封安人,陳安人予元配也,為邑處士陳蘿征先生之女。先生早故,母寡弟幼,安人及笄即歸予常,以母弟孤微為憂,餘時出,就外傳一切,仰事俯畜,皆安人之力。安人紡績殷勤,孝事翁姑備悉。家事生二子,長隆道早殤,次隆德賓臣,甫四齡安人即故,買母家十四都荷塘沖葬焉。隆德讀書未成名。孫二,長紹修,會昌邑庠生,中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舉人,次紹槐鳳翰軍功現業。孺安人死,越十年,予以肄業嶽城,奉母攜子居省。因侍養無人,乃續娶石安人,邑太學生石南浦先生之四女,禦史黼廷先生之侄女也,安人淑慎溫惠,居家卸下,終年無疾言厲色,勤於針黹事姑備悉孝敬,為太安人所愛,待前子婿過於所生,庭無間言。生四子,長隆仁,瑤林邑增生,次隆義,長生,次隆禮,福生,次隆智,蓮生,均數歲而殤。隆仁娶媳劉氏,生子夭,僅孫女小春(姑外婆)。安人於咸豐庚申年(1860)七月未甚疾而終,享年六十七歲。予命蹇二安人,皆先予相繼殂謝,剩予衰老,恨不得同歸地下。今因族修家乘,子孫輩欲予為二安人立傳。陳安人,於家未久,石安人,適餘三十餘年,子孫教讀婚配,皆費經營,憂樂同之。予憶悼亡,日作挽聯雲:佐我事高堂,送死養生,二十五年無虧寅夜;持躬勤內助,閔孫鬻子,三十三載幾曆辛艱。前如是挽,今如是傳。閫內之事,不足為外人道,一可為子婦鑒。

                                       夫婿五之傳

承相三子 (高祖外公)

字錫蕃號五之,恩貢生,部冊名典,改名宗晉,候選府學教授,敕授承德郎以孫會昌知縣加同知銜晉贈奉直大夫。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壬寅八月二十九日巳時生,壽八十二,同治三年(1864)甲子七月十二日未時沒,因住省城,葬省善化縣南門外七裏廟清水塘月形山內乙辛兼辰戍外向,有碑墓誌,有圖,有接買山地契,載丈尺,子六。

元配  (高祖外婆)

敕授安人,晉贈宜人,蘿征之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二月初六日巳時生,年二十七,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七月二十日寅時沒,葬潭邑十四都八甲地名上恩沖小地名荷塘沖,有圖,契載上齊山頂古壕下齊嶞邊左右各方六丈為界。生聚道、聚德。

繼配  (高祖外婆)

敕授安人,晉贈宜人,承棟之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甲寅九月二十八日巳時生,壽六十六,咸豐十年(1860)庚申七月十三日亥時沒,葬省城善化縣南門外清水塘七裏廟月形山辛向兼辰戍三分,有碑,有墓誌圖,有接買山地丈尺契據。生聚仁、聚義、聚智、聚禮。

三子  聚仁(曾外公)

字祖生號穀堂行十,邑增生,庠名瑤林,保舉六品職例授承德郎,誥贈通議大夫。清道光九年(1829)己丑七月十一日申時生,年五十六,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八月初八日戍時沒,葬善化縣南門外七裏廟月形山巽山乾向。子四,女四。

 (曾外婆)

例授安人,誥贈恭人,雲漢公之女。清道光九年(1829)己丑六月二十六日亥時生,壽七十五,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八月初六日午時沒,葬善化縣南門外七裏廟月形山巽山乾向。生慎沅、慎禧、慎壽、慎芬,女長適戴,次殤,三適謝,四適劉。

虎房二十四代聚仁號榖堂公德配皇清誥封宜人王母劉太宜人(曾外婆)墓誌銘

吾母劉太宜人,同邑候選縣丞,雲漢公之嫡女,歸先父,五品銜候選訓導。湘潭縣增貢生榖堂(曾外公),公生熾昌兄弟姐妹共九人,三兄均幼殤,姊妹各殤一人,長姊小春(姑外婆)適山西候補同知長沙戴賡飏(姑外公),三妹巧鍼(姑外婆)適五品銜長沙太學生謝庸(姑外公),四妹淑儀(姑外婆)適五品銜湘陰太學生劉汝訓(姑外公)。熾昌由廩生中式光緒甲午科本省鄉試第十四名舉人。捐教職,四項統選,授綏寧學教諭,調署桃源教諭,清泉訓導。署任內均迎養太宜人在署。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歲八月初六日午時壽終。清泉學署內寢,距生於道光九年(1829)己丑歲六月二十六日亥時,享壽七十有六,扶櫬到省,葬南門外七裏廟月形山之陽,巽山乾向,祔近祖墓及先父墓。熾昌元嬪黃氏,生一女名桂娥。黃氏早卒,繼室鄔氏亦不祿,今娶黃氏生二子慶基慶綏,慶基早殤,生一女名玓源,母德裏黨,感知銘墓。尚待方家,因葬日已近,敬敘大略,先納壙焉。

光緒三十年甲辰歲十月

                                  男熾昌泣血謹志

(湘潭王氏五修族譜    卷十一    虎房墓誌銘    三槐堂)

虎房二十五代慎芬原名紹芬官名熾昌公(外公)最高法院東北分院推事王君墓誌銘

歲甲午,湖南鄉舉士數十人,其與兆枚識者不下十餘人,大都平正不自岸。異矯矯者獨王君,君湘潭人,何伯源先生主求忠書院講席。君與寧鄉周洛輒至高等,揭其文傳觀丁酉,兆枚舉於鄉同舉之湘潭人,如蔡文光,楊重恒,皆有學行名譽譟著。獨推君為邑之儒秀。君得主後,一隨公車旋以。親老不復赴試,注教職署,桃源清泉,崇尚新學,君亦東渡歸。而以主事簽法部,充京師地方審判檢察,及京師高等推檢長官,尋署南昌審判廳廳長,浙江高等檢察分廳監督,夏口檢察廳長,調還京師署高等檢察官,代理檢察廳長,署最高法院東北分院推事。其初任京師審檢,時尤精檢驗,盡能平反冤獄。著有洗冤錄參考一書,又主持檢驗傳習所,編洗冤錄白話講義。在浙江見囹圄湫隘多病者,自捐氏金複醵貲,改築在夏口閔。諸婦女誘陷多,藉異地,則出官俸資遣罪犯。無衣褐輒制給之。常時研覆案牘細意,刨判無稽,留一案必徹首尾,往復使無毫毛遺憾。然後已有子,亦廁法曹。恒以勤明勖之果,嚴守父教。清康熙朝陳鵬年,官江蘇,民誦為陳青天後二百年,又得王青天。兩青天同裏貫一辭歸德。自複調京師,仍勤懇執法而國隙既啟夷,禍日深,君慨世無可為,乃改組寓居舊都,時以著述自遣,有劫餘枯禪偈,海芥集,甕葉集諸編,大抵篤實,不炫文采。其平正不自岸,異同。甲午鄉舉十餘人,而居官行政,則又卓然拔出等輩。兆枚嘗至北平,訪君於燕南,寓所值他住。而兆枚越日出都,去年秋間兆枚避亂,棲伏鄉陬。君自北平還長沙居址,距兆枚家咫尺,不一唔語,而君遽沒。自童時即識君複交好,逾四十年而蹝跡。常各澗疏不得合併,如此君諱熾昌字豫恂,卒年七十有五,葬長沙南郊月形山之陽,配黃氏。男子曰慶綏,慶祓,女子曰懷馨,歸徐,曰玓源,適楊,曰耀球。孫曰瀋芳,君友,雷翁,劭青。以其孤具狀乞銘,兆枚夙重君,乃銘之辭曰,語雲,君子學道則愛人,學道非考求文字也,將以蓄其平澹之氣,植其端嚴之品,而生其方寸之春。上則彌乎國卻,下以洽乎輿情,沖粹穆默,養意不矜,斯為聖民,愛揭大概,示士典刑。

皇清孺人王文學之妻黃氏(大外婆)墓誌銘

孺人善化黃氏名善琳,字悟性,江西義寧州知州黃壽英之嫡女。歸湘潭廩膳生員王熾昌,為元妻。實為候選教諭諱,宗晉之孫婦,五品銜候補訓導,諱瑤林之子婦,朗心聰警,至行出乎自然,幼從王父口授毛詩,以意陳說,王父解頤,歲在辛巳,訖於丙戌。母徐宜人,疾封臂和藥以進者四,最後侍母舟赴義寧,母疾大作,刺血一甌籲天。請代母竟不瘳痛,父當時未有子嗣,淚血漬枕,強起視膳問安,如常先意志,父為塞悲,終母之喪日,惟蔬食,禮法士夫殆鮮克舉。己醜之夏,贅婿旬日相處於歸,,悉屏華飾椎髻,而前主持中饋,侍奉君姑,堇茶如飴,甘旨必具。辛卯歸寧數月而產,產後嬰病,遂用永逝。以同治二年(1863)癸亥八月二十一日生,光緒十有八年(1892)正月十日卒,春秋止於三十。蘭薰早晨,摧華載春,籲其酷已。女子桂娥生,孩五月無母何恃。嗚呼哀哉!越次年九月將祔窆善化縣七裏鄉月形山,原祖姑之阡丙首壬趾,熾昌感女貞之字,挽悼淑人之無祿,傃元石而徵文煒彤管而葬玉乃為銘曰:

人倫七德,孝行居首,藉甚二門,令女賢婦,瑤源自清,絲桐引和,繁祉宜茂,得寶方歌,良嬪短世,天道寧論,匪直遺掛,悽愴安仁,千年坤軸,永固香墳,閨儀遠暎,式鑒幽文。

                     長沙戴賡飏(姑外公)撰文    長沙袁韓書丹

虎房二十五代慎芬官名熾昌公德配皇清孺人繼配鄔孺人(外婆)墓誌銘

於虖此熾昌繼室,鄔孺人之塋,孺人字桐音,浙江餘桃縣四品銜分省補用鹽運判筱亭先生之嫡女,年十九歸於餘。朱芾卿先生之門,先生與筱亭先生同裏交遊,稱孺人為淑女。以餘未有繼室為之,行媒既成婚。餘即赴禮部,試旋裏後,又遊江西福建,不遑家食,賴孺人持門戶。乙未之夏,餘母劉宜人有疾,孺人斥綺縠徹環瑱,供珍食藥餌無缺,母疾以瘳善,撫餘元妻之女如所生。主中饋者,歲餘閭黨,已翕然稱之。丙申夏五月,餘方遊福寧,孺人遽以產難,卒籲其慘,已屬纊前夕,或見其病革,竊議悔不阻於行,孺人聞之,瞿然曰:死生有命,夫子在家,我豈遂不死。丈夫有四方志,兒女子安,得累之。可謂端操有蹤,情欲無介者矣。以光緒二年(1876)六月二十四日卯時生,光緒二十二年(1896)五月十四日寅時卒,春秋二十有一。越二年十月將葬於善化縣南門外丁家隴牆坡之陽。艮首坤趾,餘既咎薄德而多蹇傷,重利而輕別鏤,哀思於貞瑉墜熱淚於幽穴。乃為銘曰:餘遊武昌,遭元妻之喪,登閩嶠三山,悼繼室之亡。嗟同穴兮,何所望萬斯年兮,視茲藏。

                      候選教諭湘潭王熾昌志揀選知縣同裏蔡紱綏書

聚仁長子 慎沅

字新元,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七月十一日辰時生,殤葬與堂兄慎紀共排。

聚仁次子  慎禧

字鴻儀。號蠻保,清咸豐三年(1853)癸醜殤葬潭邑叔祖琮廷兄弟菜園地名毛家園山內子山午向。

聚仁三子 慎壽

字祿世,清咸豐四年(1854)甲寅生,殤葬省城瀏陽門外王家山內與兄慎沅共堆。

聚仁四子  慎芬(外公)

原名紹芬,官名熾昌,字輯五,原字棣華,號豫恂,原號玉森行三。清廩生。光緒二十年甲午科舉人,選授綏寧縣教諭,曆署桃源縣教諭,清泉縣訓導。光緒三十二年丁未科會考中式覆試一等,以主事用簽法部補授京師地方檢察廳檢察官,升補京師高等檢察廳檢察官,誥授通議大夫賞戴花翎。民國元年壬子調任司法部主事,薦署江西南昌地方審判厅庭長,補授浙江第一高等檢察分廳監督檢察官,給五等嘉禾章,司法部二等金質獎章,調署湖北夏口地方檢察廳檢察長,京師高等審判廳推事,薦署京師高等檢察廳檢察官,代理京師高等檢察廳檢察長,署最高法院東北分院推事。清同治二年(1863)癸亥十一月十八日巳時生,壽七十四,民國二十六年(1937)丁丑十二月二十五日申時沒,葬長沙南門外雨花亭月形山乾塘坡墓廬巽山乾向,有碑墓誌。著有洗冤錄參考南昌判牘偶存,劫餘枯禪偈,海芥集,西曹丹筆,甕葉集諸稿。

子三  女四

      (卷五    虎祖房文煌公支二十四派至二十八派齒表    三槐堂)

聘 

長沙附生李公履泰之女,清同治五年(1866)丙寅四月初八日亥時生,未婚早沒。

元配  (大外婆)

誥贈恭人名善琳字悟性,清江西義寧州知州善化黃公壽英之女,清同治二年(1863)癸亥八月二十一日巳時生,年二十九。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正月初十日戍時沒。曾割臂療母徐恭人疾,奏請旌表,葬善化縣南門外月形山丙山壬向,有碑墓誌。生女懷馨,字學梅(大姨),適徐。青年守志。北京師範大學畢業,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歷任北京保定天津女子職業學校教員。

繼配  (外婆)

誥贈恭人,字桐音,清二品銜候選道浙江餘姚鄔公同壽之女,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六月二十四日卯時生,年二十。光緒二十二年(1896)丙申五月十四日寅時沒,葬善化縣南門外丁家隴牆坡艮山坤向,有碑墓誌。

三配  (外婆)

誥封恭人,名裔字石夷,清五品頭戴善化優附貢生黃公壽乃之女,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戍正月二十二日酉時生,沒葬闕。生懷基,懷綏,懷祓。女玓源(二姨)北平女子師範畢業,適乾城楊正治(二姨夫),歷任軍師長等要職,現任步兵總監。德貞殤,厝北京教子胡同湖南義團。耀球(母親),待字,北平國立女子大學畢業,任北平研究院技正,現任湖南衛生處制藥廠技正。

慎芬長子  懷基

字福成號慶基行一,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正月初四日午時生,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七月十四日殤,厝善化縣南門外丁家隴牆坡鄔恭人墓左側。

慎芬次子 懷綏(大舅)

學名慶祺官名慶綏,字佩綬號印鴻行二,清候選州判,北京朝陽大學畢業,國民政府司法儲才館畢業,司法官再試及格,分發廣東各地方法院推事,代理遼寧鐵嶺地方法院推事,調署遼寧瀋陽地方法院推事,河北天津地方法院推事,薦署山東泰安地方法院陽穀分廳檢察官,補授山東安丘地方法院檢察官,調署山東青島地方法院檢察官,補授湖南長沙地方法院檢察官。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九月二十二日子時生,沒葬闕。子二女一。

元配  (大舅媽)

字逸仙,清內閣中書福建廈門同知同邑舉人李公鎮藩之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十月二十一日卯時生,年二十四。民國十五年(1926)丙寅十月初九日卯時沒,葬長沙南門外雨花亭乾塘坡墓廬巽山乾向,有碑。生紀龍殤,紀南殤。

續配  (大舅媽)

字淑行,瀏陽煥莊公之女,南京暨女子師範學校畢業,暹羅華僑學校教員,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二月十三日巳時生,生女瀋芳,適未詳。

三娶  (大舅媽)

民國十五年(1926)丙寅七月十七日戍時生,居住不明,失考。

慎芬三子  懷祓(三舅)

學名慶祓字蘭修號展辰,北京國立師範大學畢業,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國立第八中學教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三月十三日寅時生。

湘潭縣誌記載:

湘潭高陵王氏:2006年三槐堂刊《湘潭王氏五修族譜 * 卷首》重刊“三修譜序”載:該族肇自姬周,盛於兩晉,迄乎唐宋,代有才人,史不絕書。然遙遙華胄,遠而難稽。譜尊馥籣公為鼻祖,馥籣公字授膝,元至治三年(1323)生,於前元末明初年間由浙江金華府寶婺遷楚茶陵,複遷中湘,屯於潭邑明九十都,清十一都之栗林橋(現湘潭縣黃荊坪星星村)。馥籣子二,長曰輻輳,字甫聲,元至正元年(1341)生,住湘潭縣九十二都大沖壟尾瓦葉塘,賞差平霸衛左所五屯八百戶冊籍,明成化三年(1467)遷湘鄉明六十一都,清同風五都,歿葬湘潭縣十四都上十甲茶沖,子六:憲、思、道、縉、緣、侃,開六房。次曰孟海,字金聲,元至正三年(1343)生,住湘潭縣九十都楓木坑,賞差識仕衛中所五下一百戶冊籍,明永樂三年(1405)歿,葬潭邑十一都八甲古塘沖。子四:崙、虎、鑾、別,開四房。馥籣公孫輩的十房中,以憲、虎、鑾、別四房人丁最旺,後裔播遷不一,有徙江西吉安、廬陵者,有貿於江南、蘇州、吳縣者,有徙於四川、夔州、奉節者,亦有遷於本省之衡山、湘鄉、善化、醴陵等邑者,迄今十一都之栗林橋、蜘蛛山、單家沖、廻龍橋,十四都之灣頭、楓林坑、橫山頭、王家灣、富曉沖、蟆松石及縣城總市、星沙省垣等處,皆有子孫落業定居。清嘉慶二十年(1815)初建宗祠於十一都八甲王家灣,光緒末複建於十四都大沖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始修族譜,乾隆五十六年(1791)、光緒二年(1876)、民國三十二年(1943)、2006年先後續修。班行派字,四派至二十三派依次為宗、攸、長、元、望、幹、廣、碧、純、晨、義、廷、添、伏、子、世、昭、承、瓏。其中,憲房二十一派為永,二十二派為昌,虎房十五派至二十二派依次為守、茂、志、庭、元、名、澤、琮。二十四派起,各房統一班行語為:

聚慎懷紀德,福啟裕增榮。敦厚書香遠,孝友振家聲。

注:外公王熾昌為二十五派慎字輩,母親王耀球為二十六派懷字輩。

                      王氏家族二十七派同紀字輩   起濤    敬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