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联选萃:高古

 流水春风的小馆 2021-08-11

这一讲,我们来说说“高古”。

先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相喻无言流水今日,不期而至清风故人。

上联“相喻无言流水今日”,是在说——面对着眼前的淙淙流水,我好像悟到了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不说了吧,岂不闻古人云:道可道、非常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下联“不期而至清风故人”,意思是——一阵清风,吹醒了对水发呆的我。我会心一笑:噢,太好了,这“清风”老友啊,又来找我了。

接着看吴昌硕(1844-1927)先生一副:

白兔可得射斜日,黄马一乘游高原。

先生在款识中自注:白作帛,斜作余

上联“帛(白)兔可得射余(斜)日”,直接从字面理解,意思大致是——弓矢在手,斜阳在天,白兔在野,射来一餐。

下联“黄马一乘游高原”,也直接从字面理解,意思大致是——赳赳黄马,我来骑乘。茫茫高原,我去兜风。

网上有文章将“白兔”解释为名马、“黄马”解释为高官,讲得也很有道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如下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23/08/1302411_665722188.shtml

墨迹中上款写到“集石鼓字”,也就是说此联是“石鼓文”集联。此石鼓发现于唐代初年,共有十枚,为战国时秦国遗物。其上文字记载秦王狩猎之事,因此又称“猎碣”(吴昌硕先生在款识中也常写作“集猎碣字”)。其文字古朴工稳(见下图),后来秦始皇时统一天下时,颁布的小篆字体即与之一脉相承。由于“石鼓文”字数有限(共计400余字,其中不重复单字100多个),又加之吴先生用典生僻,这一联吴先生到底在说啥,后人估计很难弄明白了。

好在直接从字面理解就很美。以高古之文辞意境,再加上高古之字体书风,此联亦堪称“辞翰双绝”矣。

下面看于右任(1879-1964)先生两副。一副是:

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

这一副“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写的纯是一派世外幽境。古石、灵草、长松、异禽,不知年岁悠古,但见自在安闲,朝夕餐风饮露,似已超然成仙。

另一副是:

挂席拾海月,披云卧石门。

这一副“挂席拾海月,披云卧石门”,写得绝无半点烟火气息。闭目遐想——但见一位鹤发童颜的世外高人,时而遨游于沧海之上,倚片帆而追寻明月;时而信步于崇山之中,拨轻云而高卧石门。

此联为谢灵运诗句集联,上句出自《游赤石进帆海》,下句出自《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谢灵运先生的原句确如天赐,但集联者的眼力亦是非凡,以彼绝世佳材,经此妙手连缀,终落得珠联璧合,浑然天成。于右任先生手书此联时,估计也被其高古意境所激荡,挥毫落墨间,好似有一股超然气在纵横驰骋。

接着看林则徐(1785-1851)先生两副。一副是:

石含太古水云气,竹带半天风雨声。

上联“石含太古水云气”,写得太安静了——眼前这些石头,或许在此已有万亿年了吧,你看它几处疏松的孔洞里,好像还含蓄着远古的水云之气呢。

下联“竹带半天风雨声”,则给上面的安静增添了几许生机——翠竹摇曳,又起天风海涛之曲,令人不能自已。

福州林则徐祠堂内有此副联语真迹。上图笔迹偏于瘦硬,当属赝品。

另一副是:

趣有天游静与古会,人因竹畅风为兰和。

上联“趣有天游静与古会”,写的是心中的大宇宙,下联“人因竹畅风为兰和”,写的是眼前的小清新。竹畅兰和,一派生机,常能使我欢喜;天游古会,万古岑寂,不免令人伤悲。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其中的矛盾,如何处理?

或许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东坡先生此破解之法,正源于老庄之道。

再扯得远一点,我们看,中国人没有一神而尊的宗教,或许正是因为中国有老庄之道吧。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有此知见,则中国人根本不可能相信上帝——因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爱的化身,而我们压根不相信有什么至高无上的爱。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所谓上帝,也该是人相信后才有的吧。

下面看陆润庠(1841-1915)先生两副。一副是:

疏林自写无声画,高阁常留不去云。

此副“疏林自写无声画,高阁常留不去云”,上联说疏疏淡淡的林木,本就是默默无声的画卷;下联说飘飘忽忽的云彩,总绕着巍巍高楼在盘桓。

上联为古,下联为高,写得静谧而安详,悠然而多情。

另一副是:

梅花香馥琴心古,瑶草春深鹤梦闲。

此副“梅花香馥琴心古,瑶草春深鹤梦闲”,也是上联为古,下联为高。为什么说下联为高呢?那是因为人常说“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嘛。这么“”的“鹤梦”,大概是梦回老家了吧。

接着看李瑞清(1867-1920)先生一副:

置身秦汉而上,所居廉让之间。

此副“置身秦汉而上,所居廉让之间”,说的则是世道人心。中国人好崇古,总觉得上古人品高洁,后世须当效法。按作者的意思,好像秦汉之前的人,自求无多(让),自奉甚俭(廉),不争不抢,是做人的好榜样。

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资料,非洲大陆以及太平洋的某些小岛上,有一些与世隔绝的人类部落,现在还处于原始社会。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不错,狩猎采集即能吃饱;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靠一些简单古老的风俗维系着和平。据说这些部落民风相当淳朴,似可为此联做个注脚。

下面看潘昌煦(1873-1958)先生一副:

鱼鸟清闲有濠澲间意,竹石奇古如魏晋时人。

大家看这一联,“鱼鸟清闲有濠澲间意,竹石奇古如魏晋时人”,好像说反了,想说高古,应该拿人和鱼鸟竹石相比才对,而不应该拿鱼鸟竹石来和人相比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好像也不应该太较真,因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与人相比?”

接着看王文治(1730-1802)先生一副:

古苔残墨沼,深竹旧书堂。

这一副“古苔残墨沼,深竹旧书堂”,当是旧时文人隐居的理想去处——偏居荒鄙地,苔竹以为俦。小池堪洗砚,奇书最消忧。

杭州西溪湿地中有几处旧宅,颇可追抚此等意趣。

最后看张大千(1899-1983)先生一副(未找见墨迹,自书暂代):

门前大树老与我,窗外斜阳红上楼。

曾记十余年前,在福建泉州偶过某古宅院,院内四周均为乌木古建,中庭有一株参天大树。时晴空将暮,斜阳西垂,道道余晖穿过树枝、洒在高高低低的楼阁之上。乌楼、赭墙、绿树、红阳,交相辉映,煞是壮观。厅堂的门柱上,贴有一副红底墨书的颜体行楷,细观文辞,正是这“门前大树老与我,窗外斜阳红上楼”。此情此景,直令人不由得猛拍柱楹,大声叫好。

这一声惊动了看门大爷,大爷浓眉倒竖、杏眼圆睁,怒气冲冲地嚷了句差强能懂的闽南普通话:

“小伙子,能不能文明一点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