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抄 | 《借山而居》

 蓝天白云黑狗 2021-08-11

黑狗的

摘抄


【第一章  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

1、终南山的云彩,不但可以盖宫殿,还可以揪一块嚼着吃。

2、喜欢砖地(合缝齐整的青砖),其实还是美学上的偏爱,质朴、厚重,还有心理上的轻松,弹个烟灰或者喝茶的时候泼出去茶根儿,都不用太拘谨。

3、我不喜欢画画,也不喜欢写诗。因为我觉得任何企图对疼痛的表现,都不如直接递给他一把刀子。写诗只能是接近诗,而始终无法达到诗。所以诗意地存在着,比写诗更重要。但是我又必须画画、写诗,那是“诗意地存在着”之外的需求,比如“存在”。

4、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

5、最有存在感的瞬间一定是独处,但独处却面临着无人共享这天地之大美的孤独。大雪天的终南山最美,魔兽世界里的磅礴,童话里的梦幻,穿越的恍惚,但要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一步一滑蹒跚攀爬。所以,桃花源只是你看见的白天,而聊斋才是夜晚。

6、生命简直太短,一年一年地翻页和翻书一样快,我都二十七岁了呢。我希望在知了能叫的一个夏天,这一生,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

所以,只要不是死亡和疾病,疲惫与劳累我都是不畏付出的,为这绚丽的感动。
相对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

7、每个人都有对桃花源的想象,但各有各的问题。所以每一种生活都是个案,不可复制,有唯一性,因为他是他,所以他的生活是他。

8、我相信“个人”有很多是善的,但“众人”一定是恶的,所以如果不谨慎,必然落个不堪其扰。

9、因为我知道要想爱情幸福,唯一的办法就是专注,而专注就是责任,责任是自律,自律是抑制丑恶的滋生,抑制丑恶的滋生就是让美好喷薄,喷薄而出的美好,便是幸福。

10、所以我觉得爱的产生应该在相互不了解对方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仅仅靠某种无形的似曾相识,瞬间被击中。应当是:她冲我一笑,我就爱上她了。

11、大多数毁灭,始于善意的围观。

12、自由和爱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13、庞大繁杂的信息时代,他们依然活跃着,但已和我无关。所以,我当然不会被任何一种期望值绑架。

14、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作用,让人不清醒。唯有孤独,清澈如初生。

15、个人在人群里生活,一定会被这种无力和尴尬不同程度地充斥着。虽然都是善意的,但想说的话又被迫咽回去,多了总是会堵塞。于是,你就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像个不合群的怪叔叔。

16、人的动物天性让我们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同类有依赖感。一个孤独的原始人如果在一个全是异类动物的环境里看到另一个人类,就不感到孤独了。这种找同类的天性最后缩小到找认知的同类,找知己。

17、就像愤怒,每个人都会有,只是说一个温和的人和一个躁动的人区别在于,温和的人愤怒的频率低,恢复得也快。

18、人的这种受环境影响的自卑意识也是一样,区别就在于有人一瞬间就调整好了,并且看见了“存在与虚无”;有人却不断地被缠绕着,直到“垮掉”。

19、人有求生本能,所以自我反省的人,会在反思里不断地找到出口。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视野越来越大时,看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面对环境也就越来越包容。就像突然有一天你看见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于是我们开始在任何环境里都能找到诗来抚慰自己的尴尬。

20、但是,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作用,所以这种动容和清澈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者过客。一旦离得太近,就会迷失自我,会被动,会疼。所以还是要逃离。

21、名言就是给一些遗憾的或者无法释怀的需求,说出一个安慰的声音。

22、“仪式”是填补人心漏洞的五彩石。而应付怪力乱神,我的方法是:用无神论的论点来说服自己的迷信,用迷信来证明存在,用存在来博弈虚无,用有限的认知在没有源头的生命里寻找平衡。

23、因为人类历史早期就是从巫术文化开始的,万物有灵论的神秘主义哲学早已渗透到血液,就像刚孵化出的小鸡害怕鹰的影子。神秘主义是人类最原始的记忆。

24、那么如果说“恐惧”是人类神秘主义的原始记忆,“下定义”就是导致逻辑的轨迹出了问题。

25、自己骗自己,骗到无懈可击时,就是一代宗师。

26、各种小型的仪式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能量场,更宏大的庄严感,即便没有信仰,也让人不敢太放肆。

27、原来我不喜欢城市是因为城市有个能量场。只不过寺院是让人一进去就敬畏,就慢;城市是让人一进去就有压迫感,不由自主地快。

28、#知了#这个夏天,万只蝉鸣,只有一只,以卡壳的悲剧,拒绝平庸。

29、拟人化,其实是动物和人之间共有的那个“动物性”。而人性本身,就是动物性。

30、人生一场,能够善终,就是福报了。

31、农民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割草喂牛,只欣喜地里那些能够结果的花,是源于对粮食的饥饿感。

32、我觉得最可悲的事,莫过于终其一生,一直在把假象当真相。

33、所以为什么不去工作住到山里,也就无须多言,植物本来就会唱歌,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这样,没什么稀奇的。

34、五百年前,他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自由和爱,是生活的全部。五百年后,他回到这里,却成了一只奇珍异兽。

35、北方人很幸福,我们这不堪的世界每年都可以有一次纯净,像处女、童话、一张白纸,像初生。

36、我一直觉得任何一种经验都是值得感恩的,即便是绝望的时候。比如寒风噬骨、大汗淋漓、万众瞩目、寄人篱下等各种好的或者不好的体验。我在它里面时,都会有意地去客观地感受它新鲜的那部分。当然我说的那种体验的多样性并不是指没事给自己制造一个极端环境让自己忍受,而是不得已处在一个极端环境下依然能找到希望的出口。

37、逼格跟钱无关,而是说你有一块钱,能花出一块钱的质感。

38、重复地生活像翻页一样快,刚送走一届,下一届又要统考了,这让我虚无。我还是个孩子呢,还没准备好,竟然就快奔三了。

39、未知对我来说,不是畏惧,更多的是吸引力。未知会让生命的时间感拉长,我希望我闭上眼睛,记忆的数据是多样的,不想老了一闭上眼睛,除了单位就是家,记忆就两帧。

40、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先走进去,然后再完善条件。(爱情不也是这样吗?在一起,是信念。其他的都可以一点一点解决,这个是核心啊。)

41、饿肚子没什么,自由被禁足才是不能容忍的。

42、生活成本背后的“何不食肉糜”其实是个一叶障目的寓言故事。

43、你的身份、生活条件越高,你消费和需求也越高,比如你买个车就得需要油钱,买个好房就得装修得高端,配个别墅就得雇个保姆等。于是你发现你拥有的虽然更多了,但其实大部分分流给那些与你无关的事了,而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你早已不知不觉地被物质绑架了。

44、英雄主义可以有,但要切记,一切荣耀终将被历史消解成岩石,就像死之后的空无。所以这一切都没意义,是前提。

45、庞大繁杂的信息时代,专注就是存在。敢于为俗。

【第二章  在我的世界里,我是我自己的王】

1、电影、音乐、书、宣纸、毛笔、油画框、喝茶、会友、晒太阳,我想要的东西,都轻而易举,那么,一定就是富有了。

2、富在阳光照在我身上的同时我在享用阳光照在我身上,而阳光其实也照在每个人身上,但他们没有回应;就像桃花冲我笑,我也冲它笑。富在时间都可由我任意支配,并会持续下去。富在我家有电影、音乐、书;有宣纸、毛笔、油画框;有鸡有鹅,有猫有狗;有山有云有风有太阳,有吃有喝有余额。可以自然醒,沐暄堂。我想要的一切,我都有,我不想要的都和我无关。富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且将日复一日,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

3、我是一个容易在时间上掉进虚无的深渊的人,所以只有指尖碰到指尖的质感,实实在在的慢,才能有存在的归属感。没办法,我是虚无症患者,自由和爱是我自救的小药丸。

4、我不大习惯人群,无法忍受群体社会环境下,各种乌七八糟、零乱又毫无意义的东西强制性与你发生关系。拿声音来说,我在山上一个人时,所有的声音都可以自己选择,兴奋时就放点儿欢愉的歌嘚瑟一会儿,怅然若失就放点舒缓的音乐来平静,这些声音就像你的工具,皆因有你才有了它的意义。你若不想听时,只需动下食指,关掉就行了。而自然的风声鹤唳便是仙人老友的对话。图像也是你可以塑造的,那棵树不好看,你爬上去修一修就好看了;挡了你的道的,就回屋抄出斧头除掉它。你可以对一片儿小菜地精雕细琢,把篱笆墙都筑得有构成有节奏感。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就是他的全世界,那么起码在我的世界里,我是我自己的王。

5、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事物,在你眼里就像地板上的脚印,手机屏幕上的划痕,古镇矗立着的土豪金。

6、满大街的人,满世界的消息都和自己无关,但就是不停地扰乱着你,你的水一直被搅动,你只想快点儿回到沟洼里的平静。

7、群居的人,尤其是数量密集的聚会,看起来就特别像是动物世界。只有把其中某个抽离出来,面对一个单独个体时,人才有人的样子。

8、出世其实是为更好地入世,出的事表象世,入的是世本质。

9、人类制造了这些现代化的楼和灯,还有巨幅的奢侈品广告,创造出一个个代表着“存在”和“尊严”的虚拟价值,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去追逐,让没有信仰的人把追逐这些价值当作活着的意义,让没有存在感的人以拥有这些价值被周围人围观。他们生活在其中,相互给对方压力,人人都是这些虚拟价值体系运转的受害者,同时也都默默充当着帮凶。

10、不同的虚拟价值最终服务的是“虚荣心”,“虚荣心”的需求根源其实还是存在和尊严,是人类群居之后的本能需求,也正是存在感和尊严在维持着社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他们没有存在感,而房、车等这些象征着财富的虚拟价值,可以让自己获取另一部分人的尊重,从而感到尊严和存在感。这没有错,任何群体社会里,人都会为这个虚荣心耗尽自己的一生。

11、早上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坐在地铁上,对面的电视屏幕里放着西安城现代化的城市宣传片,依旧不知疲惫地制造着城市梦想,用镜头特效和谎言拼接成假象,像个洗脑机器,在车厢里,前后夹击,对着那些拥挤、麻木、疲惫的面孔,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12、对于那些随时都会死的人,安慰是苍白的,只有自己能接受自己很快会死这个事实后才有意义。因为血从他身上流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熄灭,当光线慢慢变暗,只有他能看见。人在绝望里,只能自救。陪伴的人所要做的,就只陪伴就好。

13、如果成熟就是经历了各种疼痛、绝望、恐惧、无助、抛弃、被抛弃的结果,那么死亡就是对人最深刻的教育。

14、生死是我想得最多的课题,其他都已找到了药,只有生死始终不能释怀。

15、万物实实在在轮回,自己也实实在在走了一生。

16、我老了行将就木时,也要这样看日出——太阳升出来,我离开。万物继续,我来过。

17、也许正是因为生命这么不堪一击,活着才更应该理想主义。

18、所以有时候会想,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面对死亡,知道将要死去。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19、每次进医院,都会觉得像是进入一个全是畸形人的、阴郁的、压抑的荒诞星球。看见穿着病服的病人成群,就好像菜市场角落里堆积的烂菜叶子,全是干枯的、发黄的、生虫洞的病叶子。除了医院,大街上走的那些,才是翠绿、饱满、水嫩的青菜叶子。所以每次阳光照在我健康的叶片上,就有幸福感。好想打个滚。

20、我不但要看清这个世界,还要看穿。

21、大多数人对没见过的事物都很惊讶或不解,不在自己认知范围内便会愤怒否定。这挺狭隘的,人性的无数可能造就了人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造成了存在的多样性。

22、没有饥饿感的经验很难体会生活的质感。偶尔要有你想去哪,买不起机票。想吃什么,不舍得买得饥饿感,这种有饥饿感的生活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真相。当然穷也是种损失,就像养牛仔裤在我们的父母眼里永远无法理解一样,他们永远也看不到山顶的世界是什么样,和山顶那些人永远也看不到客观的评价一样。

23、一个人应该把所有的不同,都视为对他的馈赠。

24、我必须保持客观清醒,山顶和山下都看不清这个世界。而最好的人生,当是上可上,下可下,唯有中间状态最佳。

25、当我想象着,以最后一眼的视角看这一切的时候,从车前玻璃的框架里抬头,突然看见这些火柴盒大小的楼与楼之间的蓝,原来是一层薄薄的、更大的玻璃,而玻璃之外,是“醒”。

26、假如站在此刻的这个点上,从“我”开始,把历史拉长来看自己,再拉远,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然后继续拉远,站在地球上看人类,站在银河系看地球,再拉远,站在整个宇宙看你在那颗叫地球的尘埃上留下的“作品和荣耀”,一粒尘埃里的一粒尘埃,如此微不足道。人的一生本身没有意义。

27、但作为活着的个体看,在这一小节微不足道的时间段里,又需要有意义地活一生,因为作为活着的个体,需要意义这个东西,让我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有存在的乐趣。

28、我不喜欢在问题的水面没有结果地思考,相对我更希望能钻到水底去看清到底是什么在搅动。

29、人是有天赋的,说是从前世带来的也好,说是神赐的也好,只是不要辜负了。还是王国维的三重境界,如果不能满足于小宇宙的爆发,想看到另一面,比如银河系的静谧、神圣、连贯,多读书还是可以的。

30、为什么一个可以当众给孩子喂奶的女人,要是怀里没有孩子却露出胸部,就会有巨大的羞辱感呢?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只要环境给某个“行为”提供一个“允许”的条件,“行为”就会被所有环境里的人认同。

31、一场浩荡的运动或者一个盛大的群体记忆过后,会觉得像场幻觉一样。所谓历史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洗去的就是那一个时代环境下的催眠。

32、整个社会在被操纵着运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同时又都是帮凶。但是环境的力量太大,很少有人愿意退出来,看看这个时代的荒诞。

33、你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人连什么是幸福都是被灌输的,以至于我过着“干活累了休息,休息空余喝茶,喝茶期间看书,看书乏了画画,画画完了写字,写完字了听歌,听歌听腻了做饭吃,然后边吃边看《霍比特人》”的日子,也会有人站出来说:“你怎么能逃避生活!”

34、抛开社会环境塑造的价值观,显然“爱”和“自由”才是人类骨子里最本能的幸福,这两个价值观贯穿人类文明史,恒久不变。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本身“一生”这道光就很短,只有爱和自由,能让这道光更亮,持续更长。

35、而我越是被压制,越是有种坚守理想主义的使命感,越是不被理解,越是觉得“众人皆浊我独清”。

36、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教育家,我凭什么要求他像个心理学家一样理解我那点十六七岁的破孤独呢?

37、男人像个大男人,女人像个小女人,似乎那个时代的男女关系相对于现在的“平等”,更具有稳定性。

38、忧郁症是悲观主义的花,是会让人自杀的。

39、报喜不报忧,是对父母最好的爱了,所以我们都知道把自己最狼狈的一面藏起来。

40、投其所好,爱必须在他们的话语里实施才有效。所以有时候我就想,当有一天有能力孝顺时,最好就是挣钱让他们挥霍,让他们趾高气扬,让他们在世俗的世界里以世俗的方式找到存在,让他们爱慕人虚荣,夸夸其谈,让他们耀武扬威。而我,踩着吴彩云吃着粗茶淡饭,看着他们幸福就好。

41、对“旧”的审美、返朴,是对现有生活的反思和觉醒,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2、和父母就这样,他们总是想以他们的价值观改造你,撇值或者掰弯,那是他们的“爱”。而我们之所以反应比对外人更强烈,就是因为这错位的“爱”。

【第三章  最好的爱是一生只爱一个人】

1、世界和身边人回馈我们的种种不同,都是我们自身带来的。我一直都认为,除了天灾人祸,人的幸福和不幸皆源于自身。

2、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刚开始恋爱,勾勒的生活都是带着诗的,开满花的,即便在冬天也是满世界雪白。不过生活的真相却是由更多细节乏味而平淡地组成。花有开,但一年只有几天;雪很白,但化雪很脏,并且没有电暖器。所以我们都有准备,真实而普通的那部分,才是真相。

3、我们对对方了解更多,更亲密,像亲人那样,可以无所顾忌地“犯二”。过了神秘阶段还会有余味的人,才是最可爱的。就像我爱生活不足的那一面,柴米油盐,乏味无聊饥饿感。爱人也是,爱她的小脾气、棱角与质感。

4、幸福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一样,是战争,是智慧的结晶。

5、自知与自律,你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足去成就他,他也愿意为你改变去成就你,一切所指,都为“幸福”。所以完美的婚姻,一定是两个非常有“智慧”的人的产物。

6、失恋,只是花一些时间收回自己赋予那个对象的爱罢了。

7、爱是一种妖气丛生的迷糊,就是我们对面前的这个人失去判断力,你看到的她的一切都是美的,脸上长个斑,甚至缺个胳膊在你眼里都是 一种完美。她一皱眉,就会有雨,滴在额头上;她一笑,就有了光。

8、这个世界和我们相吸引的人很多,从来就不止一个,只是我们必须只选一个,所以,爱情就是珍惜相互吸引的不容易。

9、想象出来的疼令人恐慌,就像我们想象死亡,就像我们已经不爱了却不敢放弃对方。其实很多死亡的瞬间是不疼的,死之后又是空无。分手之后也不会永远孤独,会有新的人走进来,就像针头扎进血管的时候并不是很疼。

10、爱情是台抛光机,我们成年后温和的脾气和耐心都是被爱情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青春期的我们,摸上去像金刚菩萨,现在的我们,像温润的玉。我们互相蹂躏、锤炼,越来越小心,也越来越温暖。

11、因为太了解对方了,所以打击的那些词语必然会刺痛内心最软弱的地方。话一旦出口,变成声音,入了对方耳朵,就成了一个仪式,后遗症就会很多很多。

12、专注、决绝、朴素与羞涩的芒

13、我认为人性本是恶的,后天环境标准和理性教育得出善果,来不断地抑制恶,教化恶,然后才有了道德。

14、两个人其实是两个枝丫长在一起,钻破皮,肉和肉长在一起。一个如果死去,另一个便无法再活下去。这不是爱情吗?

15、初中时候,我认为爱是心跳,后来认为爱是会发光,再后来认为爱是归属,现在我认为爱是温暖的归属。

16、我只希望我的爱情能华丽调和着平庸,朴实夹带着真诚。

【第四章  幻想的热情,挣脱的魄力】

1、除了自知和反思,我必须坚持的还应该有幻想的热情、挣脱的魄力。

2、有时候孤独不是因为人和关怀,而是因为生活和生命,亲人和爱人都填补不了这孤独。这孤独,是作为一个必须活着的生命在这个世界里的无奈和恐慌。

3、判断自己太年轻还是够成熟的分水岭,就是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对不了解事物的尊重。

4、于是我就知道,你是什么就一定会是什么。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改变不了你成为那个人。

5、从任何一个方面最终都会指向你会成为你现在。

6、英雄主义的消解,存在与虚无的博弈,自由和爱的守护。于是,这一切最终都会指向我成为我的现在,住在山上。

推荐语

by 黑狗


偶然间,在某公众号上看到本书作者冬子的一篇文章,非常喜欢,是那种触及到内心的欢欣雀跃,于是立马下单购买了他的第一本书《借山而居》。冬子毕业于西安美院油画系,毕业工作几年后,他离职了,在终南山上租了间“小破屋”开始了山居生活。他并不把自己称为“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是清苦清欲的,而他的生活中还是离不开手机、网络、便捷的家用电器……但也只有他真正喜欢的才会被留下——“我想要的一切,我都有,我不想要的都和我无关。

冬子在山上养了一只叫凤霞的鸡、一头叫幼婷的鹅、两条分别叫土豆和郑佳的狗、一只让他又爱又恨、随意取名为“喵喵”的猫……他还有一辆叫嘉陵的摩托车。这些,连同终南山的人、事、物、云、雪、阳光、满山遍野的花一并成为了他的财富,很多人仰望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开始的“桃花源”。就像冬子所说,别人所认为的“桃花源”只在白天,到了晚上就成了“聊斋”——漏雨、蚊虫、严寒、断水……之所以没写下这些,也许就是因为忙于处理,无心笔墨,而等到经历之后,又会觉得苦中有了甜,一切痛苦的经验都是为生命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对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那些我们过去不曾有,现在很难有,未来也不一定有的人生体验,透过别人的文字,也算是跟着经历了一遍。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冬子说。

而“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冬子也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