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四七:苏蕙回文

 金色年华554 2021-08-11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四七:苏蕙回文

【简介】本典出自《晋书·列女传》。据传,东晋时,前秦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苏蕙,名若兰,工于织作,文才极高,是女中奇才,窦滔远戍流沙,苏蕙思念甚苦,于是写了凡八百四十个字的回文《旋玑图》诗织在锦缎上寄给丈夫,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

“回文”是一种诗体,诗句中的字顺读、倒读均可成文,据说苏蕙的《旋玑图》诗乃此诗体中的名篇,在文坛上享誉极高。《璇玑图读法》引唐·武则天《序》:“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馀首,计八百馀言,反复回环,皆成章句。”陈道望《修辞学发凡》:“(苏蕙)所作回文诗,系以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各以二十九字的方图,回环反复读起来,可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回文诗是种创作难度极高的诗体,而苏蕙作为一个女子能创作一首八百字丶反复能读出几千首诗的《旋玑图》回文诗来,并且还能把这诗织在锦缎之上,她高超的文才之外,更显示了她绝世的精湛的织作技能。此诗的出世,把回文诗引领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她的人生也得到了升华,而她的才名在文坛上也得以永留。因此她的这个奇妙的事迹,不仅在当时流传很广,而且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一来,她把回文诗推上了文坛的高峰,引来了许许多多的人来研读她的这个《旋玑图》诗,并且还引起了历代诗人们创作回文诗兴趣,历朝历代不知多少人慕名而来写这种体裁的诗丶历朝历代也不知留下了多少这种体裁诗的优美篇章;二来,她的这个奇妙的故事,被历代文人作为美妙的典故在诗文中乐于运用。由于苏蕙是绝世奇才,能作回文诗并且能够把诗织在锦缎上寄给思念的丈夫,故事情节真挚感人,故文人们在诗文中遂引“苏蕙”丶“苏娘”丶“若兰”其人来比喻工于诗文和织作、富于情感以及感念夫君的女子;而以“织锦才”、“苏蕙才”、“织锦之才”等用典形式来比喻女子高超绝世的文才和精湛的织作技艺;以“苏惠织锦”丶“若兰织句”、“苏娘织锦”、“回文织锦”、“苏蕙回文”、“回文诗”、“锦字”、“锦书”、“织锦词”、“苏蕙笺”、“锦字笺”、“锦笺”等用典形式来表示妻子寄来的以表达深切思念之情的书信或情诗和织有诗文的锦缎,亦用来表示闺怨之作及男女之间互寄的以表相思之情的诗文,也用来比喻妇女或女子以及他人的词工意美的佳作,但多用来以为称赞妇女绝妙才思的典实和用来比喻妇女女子们高超的、绝妙的织作技能及其精致的制品,也为诗笺的艳称;“回文锦”、“窦锦”、“苏锦”等用典形式即指苏蕙所织的织有回文诗的这一锦缎,由于锦缎为丝帛之类的总称,故有关咏写丝帛之类的诗文常用这些典式以为状美之词,或用作写有诗文(多指男女艳情类)图案的无比美好的锦缎丶丝帛及其制品的泛称。

【出典】《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注:

始平:即今陕西兴平。善为文:指善于写文章。

苻坚:前秦主,氐族人。

秦州:晋武帝泰始五年置,治南郑,即今陕西南郑县。

刺史:一州的行政最高长官。

被徙:被调迁。

流沙:沙漠。沙漠随大风迁播,故称。此泛指极远的边塞之地。

旋图:诗文排列的形式成圆状图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