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唯一能拿出手的八旗将领,勇猛异常,却被一少年砍死在麦田

 无风起念 2021-08-12

有些时候,厉害的人物,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好的结局,而勇猛之人,也不一定是毫无对手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勇猛无比的将领。

此人是战场上的神话,但是最终却被一个少年砍死在了麦田之中,令人哀叹不已,此人便是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八旗将领。

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庄太后是一个姓氏,他是个在马背上长大的人,非常擅长于骑射,因此受到了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重用,曾经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之职。

换而言之,在僧格林沁最厉害的时候,曾经掌控着清王朝两旗的兵力,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僧王”

僧格林沁一生之中最经典的事情便是剿灭太平天国和天津大沽口之战。在第一场战斗中,僧格林沁用最严厉态度面对叛军,甚至多次屠城,因此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杀神”,也因此而打了不少胜仗,并被清朝朝廷称之为“国之柱石”。

然而,僧格林沁没有将自己的勇猛用在正确的地方,对自己的国人如此凶狠,但是却无力抵抗船舰利炮的英国联军。

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口之战的时候,僧格林沁带着自己看似非常厉害的骑兵去面对英法联军,很快便成为了对方的手下败将,最终以军死亡三人,英军死亡两人,满清阵亡两千多人作为结局,也成为了僧格林沁一生的耻辱。原本这样的败绩,是需要受到惩罚的。

然而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找不出其它可以带兵打仗的人了,所以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僧格林沁甚至还升了官,获得了非常高的地位。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865年的时候,清廷派遣僧格林沁前往山东剿灭太平天国残余势力,捻军张宗禹部。

敌军采用迂回战术,不断派小部队骚然僧格林沁的军队,使得僧格林沁非常难受,他不得不长时间处于追赶敌军的状态,最终手疲不能举缰索,以布带束腕,系肩上驭马”。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僧格林沁部队已然筋疲力尽的时候,张宗禹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让僧格林沁在经过山东曹庄一带时损失惨重。

僧格林沁不得不带领小部队逃亡,并在逃到吴家店一带的时候因为体力不支而坠马。而在这时,麦田中突然冲出了一个少年,直接将僧格林沁给砍了,让他原本辉煌的人生就此落下了帷幕。

显然的,倘若是在僧格林沁精力旺盛的时候,这个少年很难打得过僧格林沁,但是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反抗的能力,只能够任人宰割。

只能够说,这样的下场,倒不如当时在战场上浴血拼杀,至少也死得有尊严一点。而这,或许也是僧格林沁一生之中最为凄凉的事情。

僧格林沁阵亡不久,死讯传回北京,清廷震惊,命侍卫驰驿迎柩回京,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御驾亲到僧格林沁府中致祭,并为僧格林沁立祠,其祠在今北京地安门东大街47号,称“显忠祠”,现为宽街小学所在地。

僧格林沁是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出身的军事统帅,他去世后,慈禧太后马上下令让曾国藩等人督剿捻军,从此,军权落入湘军的曾国藩、淮军的李鸿章等人手中。

参考资料:周学军《僧格林沁及其子孙出生日期考》、《清史稿》

关注【无风起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