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选择思维模型-适者生存的演化规律

 捡芝麻666 2021-08-12

一、什么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

达尔文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

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劣势,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底层逻辑。

二、进化和演化之说

自然选择的一个主要机制就是生物的演化,经过自然选择,而能够称成功生存的,称为“适应”。

Evolution这个词,在中国长期被翻译成“进化”,那么对应的自然是“退化”,似乎给人一个感觉:自然界的生物一定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而事实上,正确的理解是:生物的变化没有任何确定方向,自然界不存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物种由少到多样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自然界生物的变化,无所谓对错,无所谓进退,都是对环境的适应和调整,相关特征必须适合其所处的环境,这个过程是随机的,没有进步和退步的区别。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Evolution翻译成“演化”。

所以,生物演化不存在绝对的低级或高级,进或退都不失为一种适应环境的方法,而环境的变化又是不可预知的、偶然的,因此生物的演化是没有方向的、无序的。生物生存的逻辑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或者换句话说,强者不一定是强壮的,而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

三、自然选择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狗被驯化的分析

狗的祖先,其实很可能是一类生存能力比较弱的狼,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它们在和其它狼群的竞争中,经常处于下风,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可能这一类的狼,知道自己无法独自生存,一些偶然的机会,通过和人类的接触,发现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加,面临的风险也小很多。于是它们通过和人类合作的方式,接受了人类的驯化,进而成为了人类的伙伴狗,从而得以适应生存。

所以,自然选择,是一场没有既定目标的变化,所有物种要做的,只是适应当下的环境活下来,而对于“未来如何”,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通过不断的演化,努力 去适应变化。

案例二:澳大利亚兔灾

澳大利亚本来并不产兔子。1859年,十二只欧洲野兔被移民从英国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这些天敌,与兔子处于同一种小生态的小袋鼠对它们也没有竞争能力,因此这些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到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

到了1886年,这些兔子的后代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出发,以平均一年六十六英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到了1907年,兔子已扩散到了澳大利亚的东西两岸,遍布整块大陆。由于兔子跟绵羊、牛争夺牧草,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澳大利亚人想尽了办法限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等等,办法用尽,而兔灾仍然无法消除。

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采用生物控制的办法来消灭兔灾。生物学家从美洲引进了一种靠蚊子传播的病毒,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在美洲兔体内产生粘液瘤,并不致命;但是它们对于欧洲兔却是致命的,而且对于人、畜、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完全无害,无疑是消灭澳大利亚兔子的最理想的武器。

果然,到了1952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爆发了全国性的瘟疫,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兔子在澳大利亚的灭绝似乎指日可待。但是,一个进化论学者完全能够预测接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自然选择正在起作用。

一方面,兔子对病毒进行了选择:同一种病毒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突变型,有的毒性较强,有的毒性较弱;由于病毒必须靠宿主才能生存、繁殖,那些毒性强的病毒随着它们所寄生的兔子的死亡而死亡,那些毒性较弱的病毒反而得以存活。

另一方面,病毒也对兔子进行了选择:抵抗力较差的兔子首先被淘汰,而抵抗力强的兔子侥幸活了下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择,它们的后代的抵抗力也变得越来越强。互相选择的结果出现了毒性较弱的病毒和抵抗力较强的兔子,最终将导致兔子数目的回升。

事实正是如此:兔子数目以后逐年回升,死亡率越来越低,到现在已下降到了百分之四十。虽然澳大利亚的兔子每年都还会爆发粘液瘤瘟疫,但是它对兔子数目的控制作用已经不那么有效。

这正是演化在起作用,它被人类引发,又被人类所观察。除了演化论,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

今天,澳大利亚的生物学家正在开发毒性更强的粘液瘤病毒以便提高兔子的死亡率,很显然,这将导致另一轮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逻辑,历史将会重演。

案例三:细菌抗药性

假如你得了肺炎,去看医生。医生给你开了红霉素,然后会告诉你,七天为一疗程,在这七天之内一定要坚持服药。他的这一番忠告,实际上是根据进化论的研究成果作出的。

在你服了三四天药后,绝大部分的病菌都被杀死了,你也感觉好多了,但是还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病菌在那里苟延残喘,如果这时候你误以为病已经好了而停止服药,这些病菌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开始大量繁殖,没过几天,你旧病复发;而现在这些病菌都是抵抗力比较强的,要杀死它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你实际上用红霉素对病菌作了一次自然选择。而如果当初你连服七天的药,就很可能把所有的病菌都杀死。

有的人得了感冒后,也喜欢去看医生,并且请求医生开四环素之类的抗菌素。一个合格的医生一般只给你开退热消炎治头疼让你感觉好点的药,而不会答应你的请求,给你抗菌素的。

为什么呢,因为感冒是由病毒,而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抗菌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毫无作用。服抗菌素治不了你的感冒,反而会对你体内的某些病菌作出筛选,一旦这些病菌猖獗起来,就很难治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抗菌素用得太多太滥,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我们只好不断地发明新的抗菌素去对付它们,有时候要同时使用好几种抗菌素才可能把病菌杀死。

这里有个问题:是因为抗菌素的刺激使得细菌产生突变,因而具有了抗药性呢,还是细菌本来就存在着少数具有抗药能力的突变株,抗菌素对细菌作了筛选,使得有抗药能力的突变株占了优势?也就是说,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用进废退,还是因为自然选择?早在四十年代,微生物学家已经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证明了细菌在接触抗菌素之前,就已存在具有抗药能力的突变株,在这个问题上,自然选择学说是正确的。

分子生物学产生以后,对细菌抗药性的机理有了透彻的了解,更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性,并变害为利,把细菌的抗药性应用于基因工程。

害虫的抗药性也是同一道理。细菌和昆虫都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因而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突变。这些突变在平时也许不起眼,甚至有害,但当环境改变时(比如遇到了抗菌素或杀虫剂),那些能适应这种改变的突变就开始称王称霸了。这也是演化论所预测的。

四、自然选择思维的启发

我们在前面有讲到红皇后效应思维模型,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皇后对爱丽丝说:My dear, here we must run as fast as we can, just to stay in place. And if you wish to go anywhere you must run twice as fast as that.” 亲爱的,你必须尽力地不停地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如果你要想去别的地方,就要用至少两倍的速度奔跑。

这其中也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思维逻辑:红皇后所处的世界,周围是一个快速变化和移动的环境,而爱丽丝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世界的运转逻辑中。如果不能根据新的环境,做出适应调整,肯定跟不上新的环境节奏。

现实世界中也是一样,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只有适应,而不是焦虑和苦恼。现在的人们,正在面临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人人都想成为一个强者,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们已经足够努力了,甚至让自己已变得强大,可还是感觉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为什么呢? 

若果你知道,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逻辑,相信你定然会豁然开朗。我们可以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两条:

其一,社会的大环境,不断的在快速变化着,而你努力的速度跟不上社会进步的速度。比如,现在5G时代已经来临,而你还在用4G的手机。

其二,虽然你在某方面已经足够强大了,然而你的这份“强大”,并不一定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你并不是一个适者。比如,工作技能和岗位的选择,虽然你在本职工作岗位做的足够优秀和出色,然而,你所处的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面临产能落后,被淘汰的边缘,你的这份“强大”就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而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强者,之所以能够很好的生存,是应为他们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先成为了一个适者,而后才变得强大,这才是强者恒强的逻辑。

有句诗怎么说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思维来看,我们可以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适者留其名”。

别让生命在焦虑和抱怨中虚度,只有适应变化,成为一个适者,才能生存下去。当然,如果运气好的话,在适者的基础上,在演化成为一个强者就更好了。这也是自然选择的思维模型对我们最好的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