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瓜斋第65期:简化字的前世今生(下)

 瓜瓜斋 2021-08-12

本期,我们接着聊一聊汉字的简化。

读过上一期的朋友已经知道,汉字的简化并非始于当代,而是古已有之。不过,汉字的演变史,也并非是一味简化的过程。下面是从邹晓丽编著的《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一书中摘录的字例:





注:上述每个例字的变化过程,都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

像“夫”、“赤”、“车”等字,其书写的变化,是从繁到简的过程。而像“贝”、“老”等字,似乎反而变繁了——不过,从方便书写的角度看,这两个字其实还是变得较容易书写了——尽管它们的笔画增多了。

文字是交流工具,由繁到简是总趋势,好理解。不过,可以推想,在造字之初,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多的汉字,随着人类活动的日渐丰富,原有的字不足以表达很多新出现的事物和思想,于是造出新字。其中不少新字是在旧字基础上,通过增加部件造出的。比如:

止,本义指脚,后来发展出“停止”义,于是新造了“趾”来表达“止”的本义。

其,本义指簸箕,后来借为虚词,于是新造了“箕”字,来表达“其”的本义。

無,本义指舞蹈,后来借为“有無”的無,于是另外造了“舞”字,来表达“無”的本义。

这几组例字,先出现的“止”、“其”、“無”都较后出现的“趾”、“箕”、“舞”为简单,是由简到繁的变化过程。

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归纳:

由繁到简,是出于方便书写的目的;

由简到繁,是出于丰富表达的需要。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古代通行的正体楷书(即今天所谓繁体字)和甲骨文,会觉得繁体字的笔画往往更多,但书写起来,还是较甲骨文为便捷。这是因为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形态大概沿着以下两点变化:

形体从烂漫趋于方整;

笔画从屈曲趋于横直。

终于成为典型的方块字。从烂漫到方整,从屈曲到横直,自然便捷许多。

汉字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发展出相当庞大的数量。西汉文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堆辞砌字,用了很多今天看来死掉的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录字9353个,用来表达“万物”,只差647个而已。不妨推测:汉字在先秦之前的很长时段里,一方面要进行较方便的记录和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增加笔画或部件等方式,来创造新字,从而表达更多更复杂的意义。当造新字的过程完成得差不多了,人们就把重心转移到书写的方便与否之上。此外,这一过程与秦汉以来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勃兴也有关系。先秦,文化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对于方便书写的需求,即便有,可能也没那么迫切;秦汉以降,实行郡县制管理帝国,以察举制度选拔人才,选拔总不能选文盲出来,于是读书识字的人多起来,相应地,对于方便书写的需求,可能变得迫切了。

书法史上的有趣故事是:秦始皇大兴监狱,关的犯人太多,某狱吏给犯人造册,因为要用篆书书写,就忙不过来了,情急之下,把篆书的线条拉直,创造了隶书,这个狱吏叫程邈。虽然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但可以推知,社会的变化,会促成文字的变化。秦汉社会的变化,促成文字由繁到简的变化。

因此,我们看到,篆书之后,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一路下来的演变,无不是为书写方便服务。楷书定型已经一千多年,这一千年中,它还在不断简化。再举民国刘复和李家瑞所编《宋元以来俗字谱》为例:

从上表可知,这些例字,从宋元时代,就有俗体。这些俗体,今天的大陆将其作为正体。由上一期所引《干禄字书》序言可知,古代所谓正体、俗体,是应用场合不同,而不是正确与错误,或高雅与低俗的不同。

那么,汉字是否一直会沿着简化的路走下去。瓜瓜君以为,凡事都有个度。1950年代,大陆推行了简化字,十多年后,又推行了第二批简化字,这次弄了笑话,比如将“家”简化为宝盖头底下一个“人”,将“展”简化为尸字头底下一个“二”。因为简化得太离谱,这次改革自动废止。直到今天,大陆使用的,仍是第一次推行的简化字。

因此,文字简化的最低限度,除了要以准确表达意义为前提,还要看这种文字的特性,即该文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形构字的特征,全世界也只有汉字是靠“形”吃饭的。简化字,再怎么简化,还是要照顾到汉字的“形”的传统。

至于有人说简化字丧失了传统,让大陆变得没文化云云。瓜瓜君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可一言以蔽之。要说,在将古籍转化成简化字后,确实出现一些意义混淆问题。但语言文字毕竟是人的工具,语言文字使用得当与否,可能跟语言文字本身的繁简无关,而跟人的驾驭能力有关。比如饰彩的弓是否优于朴素的弓,不是看那弓身的彩饰,而是要看拉弓的人是谁。

最后,说点题外话。

瓜瓜君常想,先秦时代,没有纸张,简牍书籍笨重,又没有电灯,读书写字非常不易。因此,那时人对待汉字的态度,自当与今人悬绝。先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汉字,并绵延数千年而不衰。这确是值得自豪的事。民国时有人主张废除汉字,更有人将中国之疲弱落后归于使用汉字之故。今日,仍有人站在西方中心的立场,批评汉字所构成的汉语,是一种语义模糊、逻辑性不强的语言,一种不符合现代化需求和理性思维的语言。殊不知现代化这个东西,早已被西方人反思;而理性,从来都不能独霸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