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瓜斋第66期:读小书——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瓜瓜斋 2021-08-12

记得上学时,某学期,瓜瓜君选修了一门课程,叫《说文解字》研究,老师让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瓜瓜君出于求知的冲动,书一买回来就趴在书页上啃。第一次,啃完《序》,搁了。第二次,啃完正文前5页,搁了。第三次,硬着头皮啃了第6——30页,搁。后来,瓜瓜君就不再列席这个课堂了。现在,这本书被瓜瓜君置于家里书架最醒目的位置,以便客人来了一眼看到,好觉得主人是位高深饱学之士。

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呐。

后来在某处读到某文字学家读《说文解字注》的过程,他说在老师的指点下,严遵师嘱,读了六遍,每一遍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每一遍都从文字学的某个角度出发,捋一遍书中这个角度所缀连涵括的所有信息。这样读完六遍后,这本书的营养就为他所吸收,并形成了所谓“说文解字体系”。瓜瓜君猛回头:有的知识,不是自学能够完成的,一定要有好老师点拨。

因为选修课上错过了老师,后来也再没遇到恰当的老师,瓜瓜君就一直没有重新读《说文解字注》。倒是读了几本文字学入门书籍,比如唐兰《中国文字学》,陈梦家《中国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概论》,林澐《古文字学简论》等书。读这些今人写的书,瓜瓜君舒服多了,即便如此,比如唐兰的书,也还是才读到一半,就有许多不懂。没办法,语言天赋欠缺。

于是发现李学勤这本《古文字学初阶》。

“初阶”,就是第一个台阶,所以,该书是写给零基础的读者看。果不出所料,瓜瓜君拿到书,轻轻松松就读完了,毕竟才106页。

李学勤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瓜瓜君逛书店,常看到他的名字,往往都是古文字学方面的论著,令人望而却步。古文字学看起来很难,其实呢,确实很难。这本《古文字学初阶》,可以消除读者的畏难情绪。下面拣选书中几处比较有趣的内容,与诸君共享。

在谈到甲骨文时,作者主张甲骨文决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因为据已发掘的甲骨来看,字数超过了五千,说明甲骨文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今天用3500常用字,就可以生活无忧。何况,由于甲骨本身的用途限制,当时使用的文字,也不会统统出现在甲骨上,那总数就不止五千多。对此,瓜瓜君深表赞同。这就好比,一篇博士论文跟一篇小说,所使用的词汇系统,肯定大有不同。商周人除了甲骨文,肯定还有别的书写载体和场合,只不过没有留下来或尚未被发现。

作者在书中另一处又说,甲骨文中早已有了“册”字,并且还有“作册”一词。我们看图片:

写法完全就是简牍这种书写材料的象形体嘛。此可证甲骨文的时代,其实已经有了简册书籍。

作者说,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都不能叫做“书”,因为它们都是附属于有固定用途的器物。就像不能把后世的石刻称为“书”一样。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通俗读物都说中国最古老的书籍是甲骨文。瓜瓜君犹记得上中学时的一篇课文,题目是《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显然是把甲骨文当作书籍。这样理解甲骨文的性质,是不恰当的。

对于甲骨文,我们第一印象往往觉得它是象形字。作者说,甲骨文并不都是象形字,而且象形在其间的比例实不很大。后代所谓的“六书”造字说(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里都可以找到实例。即就象形而论,甲骨文的象形,也远不是原始的象形,书中举例如下:

陶文的“止”字,明显地像足趾形,有五个脚趾头,甲骨文的“止”字,则简化为

只剩了三个脚趾。

甲骨文的“人”字作

仅有侧影。

甲骨文的“鱼”字作

头向上,失去了自然的体态。

这些都表明它们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

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想见,那时的文化,应该相当发达。书中提到在今广西贵港发现过西汉初期的简牍。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广西已经有汉文化的传播了。看来,在漫长的上古时期,地域之间人们的交流活动,可能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要多得多。

先民多有可爱之处。书中介绍了甲骨卜辞的体例:

署辞:甲骨来源、修治甲骨的人员及保管者

兆辞:裂痕的情况

前辞:问卜的时间、地点

贞辞:所提的问题

占辞:对照占书作出的吉凶祸福的判断

验辞:应验情况

某片甲骨卜辞其中的一段是这样的:

戊戌卜永贞,今日其夕风?贞,今日不夕风?

翻译成白话,大概为:

戊戌这天,名叫“永”的卜人发问,今天在晚上起风么?再问,今天不在晚上起风么?

两问一正一反。看来当晚刮不刮风,在古人那里是件大事。而且问的既是“当晚”,那这次问卜最早也是当天早上进行的,早上占卜晚上的事,不知是否来得及启动大风灾害天气紧急应对方案。

说点题外话,在农业社会,晚上刮不刮风,有可能真的是件大事。比如小麦因为刮风会一夜变黄,第二天就得收割,如果没有提前备好镰刀,就耽误了工夫。比如一树梨花如果被夜里的大风吹掉,就可能接不出梨子。刮风导致天气干燥,可能引发草料场的火灾——想当年林冲林教头在看守草料场时,遭陆虞侯他们放火陷害,如果没有大风,火就烧不起来。所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不光有美学上的色彩,也是有情节的特意安排的。

扯远了。

书中列举了长沙马王堆战国楚国的帛书内容,又列举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内容,两相对比,比较有趣:

马王堆战国楚国帛书内容分类:

六艺,如《周易》

诸子,如《老子》

兵书,如《刑德》

数术

医书

地图

睡虎地秦简内容分类:

《编年记》(年谱)

《语书》(当地郡守的一篇文告,反映地方百姓不听秦令,要按原楚国的生活方式生活)

《秦律十八种》(如何整人)

《效律》(如何整人)

《秦律杂抄》(如何整人)

《法律答问》(如何整人)

《封诊式》(治狱文书的格式)

《为吏之道》(厚黑学)

《日书》(迷信书)

对比看出:战国时的书籍可谓五花八门;秦代的书籍,几乎都与如何整人有关系,属于特别实用的书籍。窥一斑而知全豹,看来秦代的焚书政策是有一定功效的;而所谓战国的百家争鸣,符合实情。

书中据《汉书·艺文志》列举了古代几种教儿童识字的书籍,即“小学”课本。如太史籀《史籀篇》,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扬雄《训纂篇》等。虽然是识字的课本,其实有不少是相当高深的知识,小孩子不容易理解。由这些识字课本,生发出一种学问,叫“小学”,即研究文字的学问。

这些童蒙课本的作者,一个个如雷贯耳。比如李斯,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大书法家。赵高,虽然指鹿为马是个大坏蛋,但能继李斯作丞相,肯定有几刷子。司马相如,大文豪。杨雄,大文豪大哲学家。古代学龄儿童真是有福气,使用的课本都由水平奇高的人编写。想想我们今天。

最后,抄引书中摘录的铜镜铭文作本文的结尾,这些铭文,虽寥寥数字,却颇有一种古典美:

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宜酒食。

大乐未央,长相思,甚勿相忘。

大乐富贵,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

相思愿毋绝,愁思悲,顾见怨,君不说(悦)。

顺祝诸君端午节快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