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瓜斋第76期:读斯宾诺莎《伦理学》

 瓜瓜斋 2021-08-12

网络图片

手头这本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记不清什么时候买的,但依稀记得购买原因。原因如下:

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

                                                     ——黑格尔

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罗素

斯宾诺莎和王阳明两人都算作是“致良知”的哲学家,不过一个偏重道德的致良知,一个偏重科学的致良知。

                                                      ——贺麟

我准是受了这些言语的怂恿,买了书。年轻时,我也模仿一般文艺青年,喜欢哲学,虽然没读什么哲学书。现在知道,那时的所谓喜欢哲学,大概是把“哲学”当作一个形容词,不是喜欢这门学科,而是喜欢某种深沉和思辨范儿。哲学书倒也买了几本,比如黑格尔的《美学》,十几年前就买了,到今天,阅读仍旧没有超过60页。原因很简单,看不懂。不过,自从受了毕飞宇《我读<时间简史>》的启发,我居然拿起《伦理学》,一口气读完!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懂,但读书札记勉强可以做出来,不就是摘抄嘛。

读完该书,我又回头读了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讲斯宾诺莎的一章。因为我对哲学毫无系统知识,所以建议自己切勿进行宏观的胡言乱语,现仅依据《伦理学》章节次序,摘录部分句子(句前有○的)。有感的,就发一下;没想法或不知怎么分析的,就让它在那儿。

第一部分  论神

这部分是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论,对此,罗素基本是抱抛弃态度的。但哲学家意见的不同,哲学家观点的谬误,并不妨碍哲学家思维和论辩的精彩。

○神,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

神,在斯宾诺莎这里并非对等于上帝,读此句可知。因此,当时的教会人士攻击斯宾诺莎是无神论者,罗素则认为斯宾诺莎是泛神论者,《伦理学》中译本的《出版说明》则说他是纯粹的无神论思想。但是,我读这本书的感觉,无神论的气息一点都不浓。

○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反之,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为均按一定的方式为他物所决定,便叫做必然受制

这是斯氏对“自由”的哲学理解,应该对“自由”的社会学理解有所帮助。

○我还觉得那认万物皆受制于漠不关心的天意,依靠神的任性的说法,反较那谓神的一切行为皆志在为善的说法似乎更接近真理。

这句话让我想到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都相当深刻。

○因为数学不研究目的,仅研究形相的本质和特质,可提供我们以另一种真理的典型。

我数学一直差,但我对数学一直抱有好感。我以为数学是最纯粹的科学,斯宾诺莎这句话证明了我的看法。

○自然本身并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一切目的因只不过是人心的幻象。

我所接触到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总说社会是螺旋式前进,波浪式发展的。又说万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有规律,即等于说有目的。我始终觉得这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又,佛家的“幻相”,柏拉图的理念中的“床”,和斯氏这里的幻象,有类似之处。

第二部分  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

这部分基本属于心理学范畴。

○心灵与身体是同一个体,不过一时由思想这个属性,一时由广延这个属性去认识罢了。所以心灵的观念与心灵自身也是同一之物,但由同一属性即思想这个属性,去认识罢了。

读着拗口,但却是马列主义者们喜欢的辩证法。

○观念的观念,不是别的,即是观念的形式……正如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因而知道他知道这是一件事,且同时知道他知道他知道这一件事,如此递进以至无穷。

这段话,难免让人想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句子:“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一个是肯定式表达,一个是否定式表达。

○人之被欺骗由于他们自以为他们是自由的,而唯一使他们做如是想的原因,即由于他们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行为,而不知道决定这些行为的原因。所以他们对于自由的概念,其实是由于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行为的原因;至于说他们的行为出于他们的意志,这纯是些没有思想的语句。

人大概总是身陷囹圄而不自知的状态吧!

○那些希望上帝对于他们的道德、善行,以及艰苦服役,有所表彰与酬劳的人,其去道德的真正价值未免太远,他们好像认为道德和忠诚事神本身并不是至乐和最高自由似的。

第四部分有一句话,从正面立论:

○追求德性即以德性是自身目的。

我觉得这两段话说得极好。道德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藉以达到别的目的的手段。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但将道德本身当做目的,还将生活艺术化。

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这部分以及第四、五部分集中了斯宾诺莎的伦理观。主要摘录对各种情绪进行定义或概括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不免有心灵鸡汤的感觉,不过,因为作者采用几何证明的方法进行论证,冲淡了鸡汤的味道——固然几何学方法在罗素那里也是被摈弃的。

○三种基本情绪:快乐、痛苦、欲望。

○希望:仅不过是一种为将来或过去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不稳定的愉快,而对于这一事物的结果,我们还在怀疑中。

○恐惧:乃是一种可疑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不稳定的痛苦。

○欣慰:乃是一种为过去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快乐,而对于那一事物的前途,我们曾经加以怀疑。

○悔恨:是与欣慰相反的一种痛苦。

○嫉妒:乃是恨之表现于对他人的坏事感觉快乐,对他人的好事感觉痛苦的情绪罢了。

○骄傲:乃是由于一个人自视过高而引起的快乐。

○过许:由对于他人评价太高而引起的快乐。

○好胜:是我们所发生对于一物的欲望,其起因乃由于我们想象着其他与我同类的人,也具有同样的欲望。

○轻蔑:由于低视他人而引起的快乐。

○懦弱:不敢要他所想要的东西,或只敢要他所不想要的东西,这种情感便叫做懦弱。

○骄傲的反面,是自卑。(而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谦卑)

读者可以对症一下。

○实际上当一个人想象着他所爱的女人失身于他人,他不仅会感觉烦恼,因为他的欲望是被阻碍着,而且他还要讨厌她,因为他不能不将他所爱的对象的形象和另一个人的生殖器及排泄物的形象联想在一起。

话糙理不糙。

○人们欲求的东西,就说它是善的;人们厌恶的事物,就说它是恶的。所以并非因为那物是善的我们才追求,而是因为我们追求,才说它是善的;反之亦然。(后一句是我从原文概括的)

这里点明的因果关系,和我们平时所想正好相反。这说明人其实是情感动物,最擅长感情用事。

○人类的生性就倾向于恨与嫉妒,而他们的教育也有足以助长这种倾向的地方:因为当父母的总是习于以荣誉与嫉妒的引诱,去激励子女遵从德行。

为人父母的好好背诵这句。

○从与能认识的心灵相关联的情绪而出的一切主动的行为,都可以称为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可分为意志力与仁爱力二种。意志力是指每个人基于理性的命令努力以保持自己的存在的欲望而言。仁爱力是指每个人基于理性的命令,努力以扶助他人,赢得他们对他的友谊的欲望而言。即意志力为己,仁爱力为人。故节制、严整、行为机警等,属意志力。谦恭、慈惠等,属仁爱力。

如果说意志力和仁爱力都出自于精神,那么这二者其实是一物的两个方面。意志力指向个人,仁爱力指向社会,二者完全可以兼顾。西方社会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个人和社会不是割裂、对立的。可以顺便想想中国。

第四部分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德性的基础即在于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

○追求德性即以德性是自身目的。

○心灵的最高的善是对神的知识,心灵的最高的德性是认识神。

○只有遵循理性的指导而生活,人们的本性才会必然地永远地相符合。

这几句可作座右铭。

○无论玩世者流如何嘲笑人事酬酢,无论出世者流如何指斥人世的污浊,无论悲观消极者流如何颂扬原始蒙昧的生活,如何蔑视人群,赞美鸟兽,但经验告诉我们,通过人与人的互相扶助,他们更易于各获所需,而且唯有通过人群联合的力量才可易于避免随时随地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危难。

关于诊治社会之病,中国哲人,比如儒家,给出的方案,往往从人心道德出发。道家则给出消极的方案,讲究出世。斯宾诺莎则从“人的社会性”这个角度出发,肯定“互相扶助”的力量。中西对比,我们会发现,西哲偏于理性,中国人重情感;

○信心、失望、欣慰、悔恨,皆是心情软弱无力的标志。

○怜悯在一个遵循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本身是恶,没有益处。

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略)

罗素是智力极高的人,他可以批评斯宾诺莎,我是小喽啰,书都没怎么读懂,自然无法批评。同样是一汪水,对鲸鱼来说不够填牙缝,对泥鳅来说可以畅游了。以上的摘录,就是泥鳅畅游的收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