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仁义和善 2021-08-12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

* 看完书,觉得都懂了,但是让你说,却又说不出来;

* 通过写作、演讲分享知识的时候,别人反馈说逻辑结构不清晰;

* 表达观点的时候口若悬河,可是别人问个为什么或者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就有过这样一段失败的演讲经历。有一次一家头马俱乐部邀请我去做一个演讲。他们有一个环节,就是在正式演讲之前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分享会,用于收集反馈。当时我的话题是关于思维模型的相关知识,提到了很多新的术语和观点,也举了不少思维模型的例子。内容挺丰富,我的自我感觉也很良好。

没想到不少听众的反馈是没有一种有共鸣的感觉,就是说这个话题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它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去学思维模型?

另外一个反馈是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儿了,但是怎么做呢?不清楚。演讲当中没有实践的行动步骤和指导。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多半是因为还没真正掌握你以为懂了的知识。

费曼学习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把知识讲给别人听,并且让对方听懂。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发现知识的盲区,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因此,以输出倒逼输入,就成为很多学习者的共识。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可是费曼学习法没有告诉我们用什么套路进行输出。毫无章法的输出对于深入思考和知识的内化,帮助有限。在以往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时候感觉书中的某一句话打动了自己,或者觉得很有道理,就写一些感想。但是这个感想其实并不完整,是碎片化的,它很难转化为一个可行动的知识,或者说没有转化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一个知识点,也就很难成为自己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俗话说,捡再多的芝麻也凑不起一个西瓜。

什么是“一个人”知识表达模型?

究竟怎样输出才能让知识表达结构清晰,有效地完成知识的系统化呢?

《学习的答案》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人”知识表达模型。它从What-Why-How、适用条件、案例、原理、相关知识、历史这几个维度全面解构知识点。借助于这些维度,我们就能深度思考,系统地整理知识,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来重述知识,从而达到清晰表达、内化知识的目的。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这个模型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可以解决知识重述不完整的问题。我们在传递知识的时候,完整性的缺失可能会恰恰忽略掉一些对听众最有价值的部分。

其次,结构化表述之后,逻辑就显得比较清晰了。

然后,当我们用自己的话去按照一定的结构,把这个知识整理出来之后,非常有利于记忆。因为杂乱无章的东西你是很难去记忆的

如何使用“一个人”模型?

具体如何去做呢?

只要按照“一个人”模型中的要素依次整理、表述就可以了。

第一,左手代表What, Why,How。

What的部分讲述这个知识点讲了什么,重点是澄清相关的概念、观点,或解决方案的概述。为了利于记忆,可以为知识点编码。比如在定义目标的时候经常用到的SMART原则,正念当中的RAIN情绪处理方法。

Why的部分则正像图中手势比做的手枪瞄准了目标一样,瞄准这个知识点要指向的那个问题,讲述该解决方案的价值。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学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到底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不这样做的坏处是什么?

接下来的三根手指头代表着How的部分,也就是具体如何去做的行动步骤。当然不一定是三个步骤。只是说最典型的就是三、四个步骤。当步骤太多的时候不容易记住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樊登曾经说他非常佩服国外的学者,在讲一个理论的时候都非常的有逻辑性。就拿一个段子来打比方,把大象装冰箱分几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合上。

这种操作我们看起来可能很好笑,为什么要啰里啰嗦的分这么好几步?但实际上分成清晰的步骤之后,相当于分解动作,一步一步去做,非常有利于练习和实践。同时也把这个事情标准化了,把艺术和技术问题变成工程问题,有利于复制。

比如说我儿子练习游泳的时候,教练是怎么教的呢?他把动作分解到几乎不能分解为止,先练其中的一个动作,比如说先练手怎么样去划水,然后再来练习脚怎么样去蹬水,等等。

这就是步骤分解的意义。所以我们去判断一篇致用类文章写的好不好,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看看它这个步骤是不是可以执行落地的?这个步骤是不是非常清晰的?

第二,右手大拇指代表If,在什么条件下这个知识适用或者不适用。

这个往往是一些书的作者也容易忽略的地方。这就造成了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知识的适用边界,尤其是什么情况下它不起作用。这非常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我们在看到一个道理的时候觉得“哎呀,太有道理了”,然后就想去实践。然后可能就会发现有些情况下,它其实并不管用,进而对这个道理本身产生了怀疑。其实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它的适用条件而已。

所以,如果事先就能明白知识的适用边界,就更有利于把这个知识和实际场景关联起来,进而找到适用场景。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人看到一个心理学的原理叫延迟满足,可能就会想说,这个简单,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关注最后的那个结果,现在先忍着点儿,然后等到后面能拿到那个结果,就能得到更大的满足。但是我们可能又会听到这样的一些理论,要及时奖励自己,及时给予正反馈。一个要延迟满足,一个要即时满足。那看起来这两个理论不就是互相冲突的吗?

其实是它们各自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和条件。前者是把延迟满足当做一个策略,适用于为了获得某种结果就必须忍受痛苦的情况。比如当你遇到人生的难题的时候,你得先面对问题,忍受问题本身带来的痛苦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痛苦,然后才能享受解决问题之后的满足感。后者同样是为了获得某个结果,只是如果具备条件的话,就把痛苦的过程转变成不那么痛苦。比如你想达成某个远大的目标,可以建立正反馈循环机制,让过程不必那么痛苦。两者都是达成目标的策略,并不冲突。

所以你看,只有考虑到具体的适用条件,才能更好的去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将知识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学活用。这其实是比较难的,原因在于场景迁移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深度思考。比如说很多人都在学习非暴力沟通。但是在生活或者工作当中可能很少会用到它。为什么?其中一个关键所在,就是没有想清楚适用场景。当某个真实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根本就想不起来以前学过某个知识能够用在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关联。

所以,活学活用就是要在这个地方去下工夫,就是要去搜集足够多的场景,然后去想一想,我应该怎么去用,什么情况下我可以用,什么情况下我就不能用,或者说满足什么条件我才可以用。这是真正考验一个人学习东西是否深刻的重要方面。

第三,右手的另外四个指头表示用来结构化描述案例的STAR模型。

它是指在某个场景(Situation)中,为了完成某个任务(Task),采取了什么行动(Action),得到了什么结果(Result)。STAR模型其实是面试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模型。面试官可能会问一些问题,“以前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等等。面试官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想了解被面试者过去的行为模式,以此来判断在未来类似的场景中,会如何去做。被面试者如果用这个模型去描述经历,就可以让叙事更加生动具体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在为知识点举例子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模型进行叙述。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课程、讲座宣扬干货十足。学习者也对干货特别在意,一看到PPT上画了什么模型,或者一个看上去像干货的东西,立马就拍照。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个误区。现在的观点、道理太多了,干货其实是最廉价的一个东西,你随便翻开一本书,或者看一篇文章,都在讲干货。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所谓的干货,而是“湿货”,也就是案例。恰当的案例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应用场景的理解,有助于把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案例还可以分门别类得区分一下,包括正例与反例,名人的例子与自己的例子,经典例子与新颖例子等不同分类。

在不同的场合下,要斟酌选择不同类型的例子。如果是写书或者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用名人的例子就容易增强说服力。因为大家对名人就天然的会比较信任。如果是面对面的沟通,或者现场演讲,用自己的例子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它会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

第四,头代表知识点的原理。

也就是这个方法为什么会管用?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比如说一些情绪管理的书当中会提到,在即将被激烈情绪所控制的时候,可以暂停一下,比如说先深呼吸一下,或者离开和他人发生争执的现场,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再来看如何做才更加明智。这么做为什么会起作用?是因为一旦大脑当中的情绪开关被打开,杏仁核就会屏蔽理性思考,情绪就会激发自动应激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或僵住。这就是杏仁核劫持。它发生的时间会很快。如果我们不通过暂停给大脑一个缓冲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被这个自动反应机制所控制,被情绪所控制,这是暂停背后的深层机理。

当我们在陈述一个知识的时候,如果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那么就会让他人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启发。

第五,左右脚分别代表相关的知识和该知识点的历史、出处。

当讲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能够给读者再进一步指出来相关的还有哪些知识点,就能够把不同的知识点关联起来。

比如说关于建立新习惯,有一个核心知识是习惯回路。那么相关知识点可能是如何激发动力,或者说如何管理时间等等。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关联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网络,有利于读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个模型教你如何吃透、讲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

知识的历史就是这个知识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演进的。比如说时间管理,现在一般讲的是第四代时间管理技术。那么之前第一代到第三代分别有什么特点和重点,把这个脉络讲出来,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价值。也可以去讲它的出处,比如来源于某一本书,或者某一篇文章。出处有利于那些感兴趣的读者去追根溯源。

这里分享一个我用“一个人”模型进行结构化知识复述的例子。

有一位同事知道我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书。有一次她问我如何处理家庭成员在育儿观念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我想到了课题分离这个方法,就想把它的精华讲岀来。

可是我发现我只能说出一些零散的概念和观点,没办法系统地把这个主题讲清楚。后来我按照一个人知识模型整理了这个知识点,如下所示。

What:课题分离就是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的。每个人都应只解决好自己的课题。

Why:这个工具解决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矛盾这个问题。

How:

1.区分课题。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2.不干涉。不把别人的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不好为人师。

3.不依赖。不把自己的课程抛给别人,不寻求认同。

If:当自己内心的意愿与别人的期望有冲突而造成矛盾的时候,可以应用课题分离, 做好自己的课题。怎么做是自己的课题,但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响应,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很难干涉。所以,要学会拒绝别人,表达自己的需要,不一味迎合别人,不全盘接受别人的期待。另外,当自己的期待与他人的意愿产生冲突而造成矛盾的时候,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就是说,不好为人师,不给别人强加自己的期待,接纳、尊重他人的反应、情绪和需要。

案例:比如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既不能强迫、干涉,也不能代替、大包大揽。父母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支持。是否接受父母的帮助和辅导,则是孩子的课题。又比如,要不要做好事是自己的课题,是否回报、感谢,是对方的课题。

原理: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相关知识:控制圈与影响圈。

出处:《被讨厌的勇气》。

有了上面的整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在我的头脑中,就已经是一个相对完整、逻辑清晰的全景图了。后来我把这些内容做成了一个知识卡片。

“一个人”模型还能做什么用?

“一个人”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知识的结构化表达,还可以用于梳理书籍、文章、讲座等的逻辑结构,尤其适用于致用类的知识。摸清了逻辑结构之后,就可以按需关注重点部分的内容。

比如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你可能发现作者花了很多篇幅都在讲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可能对于你来讲,理解它的价值和必要性已经不是个问题了,那你就可以略读这个部分,而去关注关心的部分,比如具体要怎么样去做。

用这个模型还可以去判断所谓的鸡汤文和好的致用类文章。比如说有些所谓的干货文章讲了不少道理,强调什么很重要,或者比较煽情地讲了很励志的故事。但仔细一看,其实是喊了很多口号。看了这些东西,感觉热血沸腾。但是这些文章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所以,如果想学到一些能够实践的知识的话,就要重点关注How的部分,是否足够清晰,是否能够落地

结束语

有了“一个人”知识表达模型,针对致用类的知识,就可以用它来查漏补缺,构造知识结晶,构思分享的表达结构。当然,在应用的时候,不一定每一个要素都要有。很多时候只需要有what-why-how这三个最核心的部分可能就够了。甚至有时候就只有what,可能也已经能够给别人一些启发了。这个模型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根据自己的场景去剪裁应用。相信有了“一个人”模型的助力,你也能成为传递知识的大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