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医一直强调要健脾?把脾胃养好了,还怕什么!

 幽默的数据线 2021-08-12

随着多地陆续产生本土病例,多省市呼吁“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多个旅游景区也相继关闭,我们那根倦怠的弦又被拉紧了...

这两年“提高免疫力”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随着这波疫情的强势反弹,又一次引起大众重视。

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有人感慨:要是有一种能够自动研发新药的机器就好了,出现一种新病毒,就能马上研制出一种新药,保护我们自己。

其实这样的机器早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人体本身。当病毒侵袭时,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身的免疫力。但为什么每个人免疫力有强有弱?

其实上天是不太公平的,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好,有的人从小就体弱多病。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认为这些区别是先天精血遗传决定的。

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因为后天的生活环境与习惯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可以通过调理后天的脾胃功能来弥补。

先天因素只是决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之一,实际健康情况看的还是后天的调养。譬如一个桶,桶的大小决定了能装多少米,这是先天因素,但是实际桶里装多少米,看的就是后天的因素。

《黄帝内经》把人体患病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因素例如四时天气的变化,细菌,病毒等外邪侵袭;另一类是内在因素的影响,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精神情志的变化或者过度沉溺于某种情绪中,都会导致内伤。

现在的人不愁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吃得太好了,整天膏粱厚味鱼肉蟹虾;古代人过劳伤脾,现代人上下楼有电梯,出门汽车代步,久逸伤脾。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人脾胃差的由来。

人体自身小环境的阴阳平衡,以及这个小环境与自然界大环境之间的协调。人体失去平衡,需要药物来让人体恢复正常,而药物也需要通过脾胃才能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如果脾胃虚弱,那么吃什么都没用。

人体对抗疾病,如同作战,后方要向前方输送各种军需物资,才能确保前方打胜仗。脾胃就是向全身各个器官输送各种各样营养物质的中坚力量,是保证身体其他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石。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遇到紧张情况肠胃就会不舒服,或者感觉腹痛。一有痛感就跑厕所,大便后仍然会有排不尽的感觉,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具体什么病,这其实是功能性胃肠疾病。

症状上可以表现为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往往因为情绪波动而发作,尤其是从事紧张脑力劳动的群体尤其多,特别是在现在夏季,人们贪食冰饮,而食物又非常容易变质,稍有不慎肠胃病就会找上门。如何调养我们的脾胃呢?

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保健药粉药丸,大多都打着能提高免疫力的口号,但其实要提升自我免疫力的关键一步就是要养好我们的脾胃,三个好方法记得收藏。

一、食疗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归糖水就是一种非常应季的药膳,适合虚寒腹痛、月经不调、气虚头晕的人群。
用料:当归15、生姜15、红糖15;
方法:加适量清水煮后喝;


夏季湿热严重,茯苓栗子小米粥是一道夏季健脾祛湿的佳品,适合脾胃虚弱,大便溏薄的人群。
用料:茯苓20、栗子15、小米50;
方法:茯苓和栗子研成细末,加水和小米一起煮粥喝。

二、穴位按压

夏季也是腹泻高发季,当腹泻发作时候可以按压百会、印堂、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每个穴位搓揉60下,早晚一次。

夏天更要热着过,也可以用吹风机的热风档吹下自己的肚脐(神阙穴),让温度进入身体达到祛寒暖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腹泻带来的不适。

三、膏方调理理:

“湿气重”、“脾胃弱”、“开路药”、“虚不受补”这些在膏方门诊经常听到的词,大多与肠胃有关。那么,肠胃不好的人还能服用膏方吗?

其实,多数情况下肠胃不好的人是可以服用膏方的,而且是比较适合用膏方进行调理。只是在膏方的组成、剂量以及服用的时机把握上,有所不同。
因多数膏方比较滋腻恐难消化,所以对病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体内湿气较重,就需要先用理气化湿、健运脾胃的中药“开路”调理一小段时间,以达到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的目的。

大多数脾胃病的特点是长期易反复,易受气候影响,需长期服药调理,而膏方因服用方便,保质期长,更适宜胃肠病治疗。但是建议要在专业医师辩证看诊后,针对性进行膏方治疗。

本期分享专家

章谙鸣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隔周日下午

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消化内镜室主任,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中医药传统治疗慢性脾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结肠炎、结肠息肉、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