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百科】探索左束支起搏技术 六院心内科在行动

 光宇阵 2021-08-13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诞生让众多心律失常患者“重获新生”。近年来,一种新型起搏技术,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成为当前起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技术。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且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希浦系统起搏,尤其是国内在以黄伟剑教授为代表的起搏探索者们原创的LBBP,因参数更理想、操作更简单,弥补了HBP的不足,引起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希浦系统起搏仍处在起步阶段,其定义、操作、适应证及程控设置尚无统一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专家团队带着真挚的热忱和不断探索前沿的精神,长期深耕于起搏与电生理领域,一直追求着更为生理的起搏方式。在市六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成兴和心脏起搏电生理亚学科负责人李京波的引领和支持下,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反应、伴有射血分数下降的高起搏依赖以及房颤伴慢心室率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积极开展LBBP的起搏手术,力求实现更优的临床疗效。

88岁的患者王奶奶(化姓),既往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史,3年前因为持续性房颤伴有心功能不全,在我院进行房颤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患者X奶奶恢复良好,维持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达34个月。最近患者X奶奶因胸闷、气促再次来到我院,同时伴有下肢水肿,据心电图检查显示房颤复发,伴有偶发室性早搏。

入院后,我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专家团队为患者精心策划治疗方案,施以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进行控制心衰和心室率的治疗,但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平均心室率仍在110-120次/分,且心衰症状并未明显改善。依据房颤管理指南,在与患者及家属商定后,决定进行房室结消融+起搏器植入术(LBBP术式)。医生凭借扎实的心电生理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起搏器操作植入技巧,为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尽管每一台这样的手术会比传统起搏器植入耗费更多的时间,并面临更大的X射线暴露,但由于其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为我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专家团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

据心内科起搏电生理专家介绍,该患者属于房颤心室率和心衰药物控制失败,最终顺利通过房室结消融后植入起搏器,医生采用了LBBP术式,在实现良好的心室率起搏控制,同时又实现最大化的心室电机械同步。左束支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是目前心脏起搏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左束支起搏最大的优势在于起搏位点位于传导病变或易损区远端,实现了生理性起搏的同时,施行起来较希氏束起搏相对简单,便于临床推广。未来,生理性起搏技术将不断完善和成熟,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图片

房室结消融术后右室心尖部临时起搏

和LBB起搏心电图对比

图片

术后影像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

起搏电生理专家团队介绍

沈成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心脏介入组副组长),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OCC康复论坛坛主,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工作组组长。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李京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心律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无创心电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培训专家组副组长,上海卒中学会理事,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美国心脏节律学会会员,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治,尤以心律失常的起搏及射频消融治疗见长。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黄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质控组专家,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

主要临床技能: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起搏与电生理组独立术者之一。近年来,除开展常规起搏和导管消融手术外,还积极开展针对孕妇等高危人群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和希浦系统起搏等前沿新技术。目前个人累计独立完成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800余例,各种心脏起搏器(含ICD、CRTD)植入600余例,其中希浦系统起搏30余例,手术成功率位居国内同行前列。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PACE等国际知名心电起搏生理专业及综合杂志发表SCI论文28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王远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起搏与电生理组主要术者之一。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第五届委员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上海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主要临床技能:长期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临床工作,2009-2018年期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中心学习和工作,经历了其房颤年手术量从百余台到两千余台的全过程,期间成长为房颤中心的主要术者之一,2018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到2020年底已独立完成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房早、室早、室速和室上速等)的导管消融3600余例,独立植入各类型起搏器(包括ICD和CRT-D)300余例,尤其在高龄、高危、复杂房颤患者的消融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率居国内前列,目前已常规开展单侧股静脉途径行房颤射频消融,并受邀帮助30余家医院开展房颤消融手术,已培养10余位房颤消融的独立术者。参编三部房颤消融专著,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心电起搏生理专业杂志发表SCI论文三篇。

心律失常专病门诊:周一、周三上午

王延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加拿大韦士敦大学(原西安大略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症的处理。主要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方面的工作,能独立完成房颤、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消融以及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植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面上项目多项。

房颤专病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来源:心血管内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