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小伙盛夏打球猝死!酷暑运动你要当心的几件事

 大导球事 2021-08-13

年轻时每次打球都会备着一瓶透着寒气的凉水,尤其是夏天,觉得打完球一饮而尽再快乐不过来,但是悲剧就这样发生在我们身边。

7月14日晚上,株洲湘江风光带一名24岁男子在室外打篮球时突然倒地不起,现场有目击者称,“当时天气炎热,他打了三四组下场坐在场下未走动且喝了冰水,没想到发生了意外。”

运动后喝冰水真的对吗

说个几年前的真事。某省级运动队刚引进国外冰冻疗法,整了几个大冰桶放训练场边。

第一次使用时,领队临时通知开会,要提前下训练。跟队的物理治疗师刚好又不在,教练一急不等了,大手一挥,“算球,脱了直接下!”

结果刚冲刺完一身大汗的运动员们扑通扑通往里跳,没几分钟软了几个,还有瞬间浑身发紫的,一看情况不对手忙脚乱往下抬。

还好反应及时,运动员体质又异于常人才没出大事。后来都学乖了,下训练都老老实实的跟着训练师,先慢跑放松,再舒缓拉伸,最后下冰桶。

肯定有人问,喝冰水和下冰桶能一样吗?其实本质上差不多。一个从外往内,一个致内而外。就如同一个瞬间能让人冻成冰疙瘩的寒冰掌,一个是在体内种下冰毒的玄冥神掌,肯定都不好受。

在剧烈运动时,身体会随之产生很多能量,一部分用于肌肉活动,另一部分转化成热量。体温瞬间升高,从平时在37度上升到39°C左右,内脏器官也处于比平时热得多的状态中。

此时外界冰水的突然刺激,会使得喉咙,食管,胃等器官遇冷而急剧收缩,肠胃道的血管会产生痉挛,以致发生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

极度危险

更有甚者,会因血容量增加过快,心脏的负担加重,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出现心力衰竭,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

像常年体质差一点的,经常加班亚健康的可能就一波带走了。

剧烈运动完正确的做法时,做一组600至800米左右的放松跑,让身体逐渐冷却下来,而后进行放松拉伸。

如大导般这种有膝盖积液这类运动损伤的,可对患处进行局部的加压冰敷。一般的冰敷时间在6—8分钟,再去用温水沐浴。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如果你想在球场上多蹦跶几年,那么请一定要善待你的关节,保护好最为重要的软骨。

运动后冰敷能够起到很好的收缩血管的效果,这样就能避免因为过度运动导致的血管破裂,对于关节软骨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再来说一说运动后正确的补水方式,在结束运动后不要着急将水往嘴里灌,应该稍缓一下待心率略微平复,再小口饮水,将水含在口中含一会,湿润咽喉和口腔,之后再慢慢咽下。

错误示范

切忌运动后冷热交替饮水,这不仅会刺激到牙齿,更会对肠胃产生不利,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都说健身先健脑,其实所有运动都是一样,了解人体的规律,遵循科学的原理方为运动的真谛。

我们的身体远没想象中的强大,珍重身体,不仅为了你自己,更是为了每一个你所爱的人。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此类悲剧不要在运动场上再次发生。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