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胜|山西·忻州古城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8-13

城楼修葺

历史存留在城楼里

“睥睨西连秦塞险,云山北拱帝图雄。九原烽火形偏壮,三晋关河势转工。牧马水清胡骑绝,和戎谁复更论功。”风光蔚然的山西忻州古城,承载了千年历史。

《忻州志·兵备》记载:“忻境近边,当晋北孔道,历代恒苦兵革之患,朔籍史册,自汉迄明,争战不息,民困极矣。”从过往的忻州历史中,不难看出,忻州长期处于战争之中。

从同治七年四月至同治九年十月,经过前后三年的修缮,忻州古城形成了城墙之上有垛口、角楼、堞楼、门楼、堙门的“雉垛斯伟,楼橹崇焕”的多重防御之状。今日隐约可见的忻州老城城郭,乃是同治七年修葺之遗物。

昔日的忻州老城,四面城墙,城墙四角设角楼。《守城录》载:“城身,旧制多是四方,攻城者往往先务攻角,以其易为力也。”

因城角两面受敌,守兵较多,面积需加大,于是出现了角台。所谓角台,就是转角的马面,角台上的建筑就是角楼。守城者借助角楼以侧击进攻转角附近城墙的敌人。因此,设置角楼首先是从实战需要出发的。

一座城从整体上看,城门楼、角楼均建在城垣的关键部位,突出了重点。平面上有进退,轮廓上有起伏,建筑上有对比,使一道单调的城垣变成了极富变化且恢弘壮丽的建筑物。

四方城楼

拱辰门:晋北腹地的第一道门

忻州古城北城门为“拱辰门”,以北斗星辰暗寓整个晋北腹地;楼前高悬“晋北锁钥”之匾。

“锁钥”一词,出自《忻州志·城池》:“忻郡为全晋后藩,三关内障,出入锁钥,诚属要地。”说的是忻州地理险要,凭险扼隘,易守难攻,为省城门户,可与“两京锁钥无声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齐名。

景贤门:桑梓多出俊杰

南城门则刻书“景贤门”。因城南为明代四乡建制时的“集贤乡”,遂称南城门为“景贤门”,寄桑梓多出俊杰之希望。

前匾上悬“三关总要”,寓意忻州古城为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的掌控之地;后匾上书“诚鼎春秋”,取意忻州有春秋大义,诚信如鼎。

永丰门:百业兴,民俱富

东城门为“永丰门”,因城东物产丰饶,为明代四乡建制时的“永丰乡”,遂称东城门为“永丰门”,寓意百业兴旺、物产丰饶。

前匾上悬“双流合抱”之匾,寓指云中、牧马两河汇流,有诗为证:“云中牧马水悠悠,为过岗东合抱流。一入滹沱三水汇,春浇夏灌益忻州。”元好问也曾留下“系舟南北暮云平,日落滹沱一线明”的名句。

后匾上书“涛涌河汾”,寓意忻州廉吏辈出、蜚声三晋。

新兴门:新续兆瑞、兴盛绵长

西城门为“新兴门”,因东汉曹操在此设新兴郡,有“新续兆瑞、兴盛绵长”之意,故称为“新兴门”。

城楼前匾悬“九峰雄峙”,意指西城门面迎九龙冈,地处忻州城最高处。各处牌匾均蕴含着深刻寓意,展现了忻州风情。西城今岁斑驳,但它的明天一如名字所说的那般,新兴而起,未来可期。

定城安民

守望千年的长明灯

忻州古城的四座城楼底端均砌拱形门洞,洞顶高旷而豁朗,底宽3米,开门时轰隆有声。城门内侧各铺台阶,拾级而上,曲折回环,楼内宽阔无柱,结构简洁,连契严实,为忻州几代人民阻挡住了战火,带来了安稳的生活。

四座城门遥遥相望,经风沐雨踏过岁月,如今仍见当年旧迹。

行人过客皆在忻州古城的脚下与过去的岁月握手。盛世繁华中,它仍如一盏长明灯,昼夜不息地守护着忻州的子孙。

(本文文字、图片由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