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2020年度教学成果展——硕、博篇

 停云馆天逸书院 2021-08-13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研究生教学概述

一、历史沿革与思想

1963年,创办高等书法教育专业时,老一辈教育家们从培养书法事业后继有人的角度,提出了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教学任务,倡导读书、问学、从艺的教学理念,从而奠定了书法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1979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陆维钊先生制定了一份教学纲要,列举六十问题,涵盖书法学科的各个方面,非常详备,构架了书法学科的知识体系。沙孟海先生又在给全体研究生的信中,提出了五点意见,更是明确了“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金石考古…”的治学思想。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所独具的教育模式,引领潮流。

2001年,书法系成立后,以“四通人オ”培养方针为指导,制定了

“固本培源、借古开今”的办学思路,与“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个性、专精与博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健全了书法学科品格,维护了专业的传统优势,打造了教学科研、创作实践的新高地。

二、培养方向与理念

目前,书法系研究生总人数(含非全日制研究生)131人,与本科生人数持平,符合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生的要求。按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学科发展的要求,有以下三个培养方向:

1、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

2、书法篆刻理论研究

3、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

其中,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下,又有三个不同的主攻方向:书法风格史研究、书法形式研究以及碑帖融合研究等。书法风格史研究主张穷源竟流的治学理念,借古开今,培养“四通”人才;书法形式研究主张从书法形式美的要素入手,提炼概括,以古为新,塑造创新能力;碑帖融合研究主张打通碑帖隔阂,化碑为帖,以帖入碑,开拓书法创作新气象。

书法篆刻理论研究方向主张以学养书,按照阅读-记录书写-表达的学术理念培养学生,将做旧学问的功夫运用到新时代的教学中来,培养新一代的书法理论研究人才。

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主张深入经典,结合美院自身书法实践的优势,在印宗秦汉、印外求印的基础上,通过印从书出等手段,开拓篆刻艺术的新天地。

-- 展厅场景 --














-- 部分作品欣赏 --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