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小作|这人世间细小的温暖

 诗人舒放 2021-08-13

在西巴寺,除了拍摄寺院建筑之外,还拍了一些在平日会被我们忽略、忽视的细枝末节。正是由于太过于普通常见,才被我们极度忽视吧?但这些恰恰是人间的小确幸。

不看叶子,只看花,能认出来的人有多少?就算看到叶子,能知道这是土豆开花的,又有多少?

土豆——马铃薯,或者更接地气的叫法是洋芋,想来没有人没吃过。但见到洋芋花的人想来不多,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吃的土豆实际上不是它的果实而是块茎。马铃薯开花之后会结一种青色的果,大小如同被称为圣女果的小番茄。在我们年少时候,能摘得一枚洋芋的果子,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显然,这是一间无人居住的老僧舍。从门窗上的装饰来看,有些年头了。不知道它曾经的主人是“此生已完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而离开?这些精美、细腻而繁复的纹饰吸引了我,包括门板上的摩尼火焰宝瓶图案。日用寻常不离道,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非常非常“赏识”这一句,但直到现在才可以勉强说能领略出其中的一点滋味。

一间有人居住的僧舍。

简易小菜园,亦是小花园。那些迎着阳光傲然开放的格桑花儿,给整个僧舍平添了些许柔软,是内心深处的一波涟漪。

窗户上端的图案,绝非是装饰,而一定有着教义方面的作用,可在我看来,美的终极意义也就是善,两者并无区别。

在转经殿门口休息的老人家们,邀请我们一起坐下,还把随身携带的小方凳让给我们来坐。我特意拍了一位老阿妈的转经筒。

撒龙达的藏族小美女。见我拿着相机,就主动邀请我给她们拍照——她们并不在意最终能否获得任何格式的照片。

多远的路,多深的山,那里都是家。

人间温暖

细小真实

…………………………………………………………

关于作者舒放,力求避免油腻的中年男子。流浪各地,但定型于高大陆青海。写诗多年,一直坚持着,哪怕诗歌从大众变成小众乃至现在的旁门,喜欢不减,且欢喜有加。
世界薄寡,请允许我用诗歌撩你。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我 

本人近年作品集




所以,在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