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花水月

 木东青 2021-08-13

清阳金丹《俗语常言》

镜花水月,是虚幻之意。
这一俗语,本是道家隐语。其本义,指的是“有无之间”。后来传来传去,失了真,只保留了似是而非的虚幻之意。
镜,明镜也。
明者,日月之光华也。
人体有光华,起于心头,开窍在目。
《阴符经》曰: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目得光华之末也,本在于心。
日月与心,合称三清。修成三者者,称三清上境。
三清上境,分玄清与明清两境。
玄清,黑中见白。
明清,白中见黑。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二境未合时,称三清。二境既合时,称紫清。
三清上境之中的明清上境,因其“明”,被喻为“镜”,故称明镜。明镜有本,根本为圆面,形如台面,故有“明镜台”之称。
明镜台,被各种修行者所喜欢,所以,佛道典籍皆有所牵涉。最有名的,就是《坛经》之“菩提非树,明镜非台”之辩。
明镜里,有黄花,曰金花。金花,也叫金莲。光灼灼、赤洒洒,虚悬无依。
镜花,说得就是此花。
镜中花,如果不打磨,终是虚幻之物。修行者,以无为璞镇之,以无为油调之,打磨出来,虚幻变真实。这个过程,叫做“磨镜”。
磨镜,是唐宋神仙惯用的术语。其法,是在人体上打磨,是修炼身体之喻。
"磨砖作镜"一事知道吧?
作为一个成语,意思是把黑砖磨成镜子,比喻徒劳无功。
语出《景德传灯录》,卷五:
"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成佛邪?'"
故事背景,是一个弟子终日坐禅,冀有所得。老僧觉得不妥,有心点化,于是,就在他身边磨砖。于是有了这一段话。
坐禅,称为枯坐苦修,是笨办法,不是实修之法。不管佛道,只参禅问道而不实修,终归于虚妄。而要实修,则需要实修之法门而入。得法门,反作用于人体,这才是科学之道。
老僧教徒,以矛盾之法,值得回味。
而何为磨砖之法呢?
曰:下盘之旋。
阵法曰:天罡步。
以上,是镜花之喻。

水月之喻,也是绝巧之象。
水者,一也。五行数,水一六。
一者,数之始。
故水者,万物之元始种子也。
古贤曰:水可生万物,圣人独知之。
月,引潮之星也。
月与水,一直有伴生之关联。
满月,大潮起。
古人见月与水这个关系,造出“方渚”这个物事来,用于取水。夜里,收集星月之光,即有水泉出现,
相对神奇。
水,色黑。
月,色白。
水月者,黑中见白之象。
《道德经》所谓“知白守黑”,即是水月。
《参同契》曰: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
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
说得也是水月。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若要长久,返本还原。月初满之时,水似满之初,收心敛性,归于正道。瞬间觉得清新无限,若饮佳酿,入无上妙境。

镜花,盘花也,盘桓步伐,以生真气。
水月,收心也,采集真气,以养我身。
镜花水月,道家修行法门也。

清阳诗曰:
镜花有缘携手游,水月一心竞风流。
大乘无禅道有信,三清紫清任悠悠。

清阳于2021.8.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