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错误的5个喂饭方式,不仅偷走了宝宝营养,还偷走了健康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1-08-13

大多数的宝宝从第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这是因为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母乳已经无法满足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很多有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宝宝自从开始吃辅食后,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不是感冒、就是拉肚子。

孩子出现“健康倒退”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生前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消耗殆尽;二是父母错误的喂养和护理方式引起的。说到喂孩子,很多父母都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不会啊。没错,喂孩子吃饭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喂婴儿吃辅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吹凉、嚼喂等错误的喂养方式,反而增加宝宝患上疾病的概率和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父母常见的错误喂养方式有哪些?

1、吹凉后,再喂

在给宝宝喂食的时候,很多父母担心宝宝会烫到,于是就先把食物放到嘴边吹气,等吹凉后再喂宝宝吃。是的,这么做宝宝确实不会被烫伤,但是父母口中的病毒和细菌会在不经意地吹气间附着在餐勺和食物上。相对于婴儿,成年的人免疫力要强很多,这些细菌和病毒对于成年人可能是无害,对于宝宝而言则可能是致病,甚至是致命的。

如果担心辅食太烫,父母可以提前做好,放到一边自然降温,也可以把辅食放进密闭的容器内,用自来水冲洗降温。

2、嚼后喂

有些父母和家人认为宝宝牙齿还没有发育,担心宝宝咀嚼不彻底会引起肠胃不适或拉肚子的问题。于是,他们常常喜欢替宝宝把食物嚼烂后再喂给宝宝。

其实,父母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喂养方式。父母把食物嚼烂后再给孩子吃,本来就清淡的辅食就更没有味道了,同时还添加了很多细菌和病毒进去。除此之外,父母代替咀嚼剥夺了宝宝口腔肌肉和咬合力锻炼的机会,会直接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因此被父母这么喂养的孩子,说话一般比较晚。

3、不让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到了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有自己吃饭的意愿,可是父母担心宝宝的手脏,很不卫生,于是拒绝宝宝自己动手吃饭。事实上,宝宝自己动手吃饭不仅可以提升宝宝对辅食的兴趣,还可以锻炼手臂和手指的协调能力。父母只要每次吃饭前把宝宝的小手洗干净,就可以锻炼宝宝自己吃饭的能力。不过,刚学会吃饭的宝宝会把饭掉得到处都是,父母一定要记得及时清理。

4、吃得越多越好

让宝宝吃饭,很多家长都会犯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希望宝宝吃得越多越好,并以此为荣。

在喂饭的时候,如果父母发现宝宝已经饱了,就要停止喂饭,不要再强迫或者哄骗孩子再吃一口。强迫喂饭不会让宝宝更健康,反而会增加孩子肠胃不适的可能性和对吃饭的反感情绪。

5、边玩边吃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宝宝能安心吃饭,常常会让宝宝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抓住孩子张嘴的间隙把饭快速送进嘴里。父母这么做,看似宝宝吃了更多的食物,事实上增加孩子患病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孩子对食物的感知度以及味觉的敏感度。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吃饭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不高谈阔论,给孩子树立一个专心吃饭的榜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